2011年国际现货黄金的平均价格达到1571.5美元/盎司,相对于2010年的1224.5美元/盎司,增幅高达28.3%,远高于近10年19.4%的平均增幅。 伴随着2011年黄金价格的跌宕起伏,全球黄金市场交易异常活跃,全球20家衍生品交易所38个有成交记录的黄金期货交易统计显示,2011年全球黄金期货总计成交同比大增65.97%。 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由2010年的第7位下调至2011年的第8位,若按吨数排名,2011年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则保持在第4位。上海黄金交易所各类黄金产品共成交7438.463吨,同比增长23.03%;成交金额共计24772.168亿元,同比增长53.45%。 国内商业银行黄金业务——无论是自营品牌金,还是代理黄金业务也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其中,自营品牌金成交量较2010年增长逾64%,而代理黄金业务同比增长率甚至高达102%。中国黄金市场依然处于最具活力的发展时期。 2011年全球黄金总需求量增长了0.4%,达到4067.1吨,创下自1997年以来的最高点。2011年黄金需求量仅略高于2010年,主要原因是增长迅速的投资需求被首饰和科技领域的下降所抵消。以价值计算,2011年黄金需求创下了2055亿美元的年度价值纪录,比2010年的价值高出29%。 2011年黄金市场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驱动这一结果的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方面是亚洲的增长和对黄金的看好,另一方面是西方国家保护资产免受不确定因素影响的需要。尤其是在亚洲,中国需求的增长推动了整体数字的大幅上升,我们认为这一趋势在未来一年中仍将延续。展望2012年,中国和印度仍将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群体,中国甚至可能首次超越印度。但可以肯定的是,黄金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强劲,表现在需求基础呈多样化并且持续增长,同时供应方面活动受抑制。 从目前可掌握的情况判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基本结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不会停止;未来经济不确定性增大。 未来,美国经济需要降低金融和服务业在经济体中所占的比重,而加强制造业,即“去金融化”。欧洲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削减财政赤字,改革其陈旧的劳工体制,降低福利,增加竞争力,即“去福利化”。中国则面临着在新的形式下的经济转型,逐渐摆脱对于房地产业的依赖,即“去单一资产化”。同时,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即发达国家需要加大出口和投资的比重,而新兴市场国家则需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以预见,这个改革的过程将会相当漫长和痛苦。模式的转变,或者说是系统的升级,绝非可以一蹴而就。这个过程将是对过去模式的否定,转型过程中会有阵痛。由于尚未找到,或者说尚未适应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在未来数年内,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都将放缓。也由于经济前景不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性也将明显上升,股市难有趋势性的牛市,商品市场维持宽幅震荡的可能性较大,各种资产面临重新估值,因此投资的风险上升,避险类资产的配置要求即得到了提高。各资产品种阶段性的机会将会很多,因此及时的资产配置和准确的择时将是获得良好投资回报的关键。 2011黄金在大宗商品市场上的相对优势得以突显,不仅体现在日内波动幅度相对稳定,更体现出相对其他大宗商品明显的投资收益优势。 目前无论是欧元区还是美国,或者更多的发达经济体,各国央行当前普遍采取的是创纪录的低利率政策,并且这样的超低利率持续的时间很可能贯穿并延续到2013年以后,这意味着各国央行仍在继续释放流动性。在全球大范围内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下,通货膨胀的威胁仍然如影随行,显然,低利率下的宽松货币环境和不断注入市场的流动性对黄金市场价格将产生长期支持动力。 需要指出的是:从波动区间上看,无论从波动幅度还是持续时间上,2011年都远甚于2010年。2010年,金价单日波幅超过25美元的时间为12天,2011年金价波幅超过25美元的时间为47天。2010年,金价单日最大波幅为46.77美元,2011年,金价最大单日波幅已经超过80美元,绝对波幅扩大71%。黄金市场的波动率较前一年显著扩大,未来一年中,黄金市场仍有较大概率维持高于历史均值的波动率,短线价格投资风险有扩大的趋势。 我们预测2012年国际黄金价格的年度均价有望维持上行态势,升越1700美元上方,逼近1800美元/盎司。国际黄金价格的年度均价在保持上行趋势的同时,再次突破历史高点。2012年金价走势可能颇具波动性,一、二、三季度可能以大幅震荡行情为主,区间为1805美元——1520美元,四季度会有突破创新高的可能,最高估计可达2100美元。 对此我们建议年度黄金价格投资可以在1650美元以下考虑执行买入策略,1920美元以上可以获利了结。完成年度投资。 责任编辑:伍宝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