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谷物市场3月份行情回顾 (一) 产区收购价格高涨,企业库存偏低农民惜售 进入3月份以来,由于去年华北黄淮产区玉米质量较差,水分较高,霉变粒较高。而饲料企业对玉米质量要求较高,这使得南方销区和华北黄淮海产区的饲料企业纷纷转向东北产区采购玉米,造成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持续坚挺,并带动其它地区价格上涨。3月份至今,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了100-120元/吨,华北上涨60-80元/吨,广东上涨了70-80元/吨。目前玉米的收购价格高达2280元/吨,而2月份约为2100元/吨。一个月上涨了10%。 近两年来玉米深加工新增产能和饲料需求快速增长是推高玉米价格的主要推手,在目前的成本压力下,深加工企业面临着利润空间降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有些加工企业已经放弃继续补进玉米。由于受原料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及淀粉、酒精价格延续弱势所累,目前淀粉、酒精生产行业多处于亏损生产状态,且短期缺乏有效提振因素。据不完全统计,在3月份加工企业库存相对紧张,个别企业库存仅为1-2周左右,在库存偏低的情况下,企业补库意愿也是推动玉米在3月份价格上涨的原因。与3月初相比,当年东北产区玉米存量进一步消耗。农户手中存粮有限,不少有存粮的的农户更倾向于带玉米水分下降后销售干粮,既其粮源可能延迟至5-6月份销售(主要集中在吉林省)。4月下旬春播以前,部分农民存在一定卖粮需求,但从目前农户售粮进度来看,其可供上市玉米数量已有限,这对东北产区玉米价格维持高位形成一定的支撑。受现货收购价格上涨,企业库存补库行为及农民惜售等因素影响,玉米期货合约出现一波较大的上涨行情。 大连玉米1209合约期价2月份最高2497元/吨,最低2386元/吨,月均价较2月上涨了1.49%,持仓量成交量均有所增加。 (二)天气良好和国储拍卖成交清淡,小麦市场未出现天气炒作 3月份,美国太平原地区降水良好,补充土壤墒情,提振了冬小麦作物生长,这可能提高小麦单产潜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小麦供应规模。此外,由于俄罗斯在3月份表示本年度不会限制谷物出口,市场担心俄罗斯可能出口更多的谷物,也给小麦市场带来利空。国内3月份北方冬麦区小麦普遍处于返青期,大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降水利于土壤保墒增墒,对冬小麦返青生长较为有利;此次降水伴随降温过程,降温对冬小麦无明显影响。东北地区春播尚未开始,降雪增加了积雪覆盖厚度,补充了土壤水分,同时也利于增加地表水资源,春季农业灌溉用水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充。北方冬小麦长势较好。市场未出现天气炒作行情。FAO3月份发布报告表示, 2012年全球小麦产量有望创下历史次高纪录,达到6.9亿吨。国内3月份小麦临储拍卖成交冷淡。 天气良好和国储拍卖成交清淡,及全球小麦2012年供应有望继续宽松这些因素对市场构成利空,受多重利空因素影响,强麦3月份处于小幅下跌行情。郑强麦1209合约期价震荡向下,其中主力1209合约最高价格2698元/吨,最低2594元/吨。月均价较1月份下跌了-1.28%,成交量增加2792980手,持仓量增加4.5万手。 (三)供给宽松及下游消费低迷,籼稻小幅下跌 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11/12年度全球大米产量4.81亿吨,比前一年增长3.1%;消费量4.71亿吨,比前一年增长2.3%,期末库存1.51亿吨,同比增长7.3%;库存消费比为32.1%,比前一年上升1.5个百分点。从数据看,全球稻谷的供需整体还是较为宽松的。截至3月10日,我国6个粳稻主产区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646万吨,较上年同期的776万吨大幅增加870万吨,增幅达一倍以上;国企所占收购总量的比重也由上年同期的42%大幅上升至61%。在粳稻大丰收的背景下,若没有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托市收购,谷贱伤农现象或将难以避免。大量粳稻进入国企,为国家日后调控粮食市场储备了充足的粮源, 3月中旬,东北三省农村水稻余量预估在30%水平,稻农仍存在一定惜售心理。但因销区大米需求持续低迷,压价收购心理开始显现。而在米厂停机率高企、大型集团入市谨慎之际,需求面暂难提振市场转强。东北地区大米加工企业开机率维持在43%水平,处于全年较低水平。因季节性消费淡季,以及稻米加工产能也存在过剩的情况。国家收储虽令籼稻价格下跌空间有限,但在全球供给宽松,下游消费低迷的情况下,籼稻合约3月份还是出现了一波震荡下跌的行情。 郑州早籼稻合约期价3月份呈震荡向下走势,其中主力1209合约最高价格2730元/吨,最低2658元/吨,期价下跌-1.48%。持仓量较上个月减少4896手,成交量较上月增加152556手左右。 二、 谷物市场4月份行情展望 (一)USDA种植面积意向报告公布在即,消费仍旺盛令玉米波动加剧 继1月份我国玉米进口量创10年历史新高后,随着2011年储备机构采购陆续到港,我国今年2月份玉米进口量继续维持高位。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农产品(10.77,-0.01,-0.09%)进口增长势头继续强劲,2月份玉米进口量虽比1月份75.1万吨略有下降,但52.1吨的进口量仍居历史高位,较去年同期的1051吨增长达494.4倍。中国正从全球最主要的玉米出口国转变为“潜在的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中国的玉米进口成为全球关注焦点。海关玉米进口数据连续创新高,表明中国玉米供需格局已由过去的相对充裕转变为供不应求,预计中国进口玉米的数据会继续上升,供需缺口逐步扩大的原因是深加工需求快速增长的缘故。此轮上涨正是因下游需求旺盛推升及现货价格走高和资金炒作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后期玉米的需求继续旺盛令玉米的回调空间可能相对有限。 美国农业部将在3月29日公布3月种植意向报告和季度谷物库存报告。受访的25位分析师平均预期,美玉米播种面积为9472.0万英亩,创下自9547.5万英亩,或较上年种植面积增加逾3%。17位分析师预期截至3月1日的美国玉米季度库存预计为61.50亿蒲式耳,这将是2006年3月1日以来的最低库存水平。种植面积的增加可能令市场出现短期利空因素,而美国玉米库存减少将导致玉米回调空间有限。 由于货币宽松、USDA种植面积意向报告公布及玉米消费旺盛,新玉米尚未大量上市等众多因素影响,预计玉米后期走势可能波动性会加剧,但震荡向上趋势不变。 (二) 小麦与玉米比价目前偏低,未来可能补涨 FAO近期表示,全球谷物价格仍将十分坚挺,因动物饲料需求超出预期,尤其是新兴国家的需求增长。而2011/12年全球小麦期末库存达到近年最高值,国际谷物理事会最新报告,预计2011/12年度全球小麦产大于需1400万吨,期末库存2.11亿吨,库存消费比30.98%,为2004/2005年度以来的最高值。3月份国内玉米价格快速上涨,迅速拉大了与小麦的价差。目前河南北部普通小麦出库价在2120元/吨左右,当地玉米收购价则为2200—2240元/吨。在去年小麦替代玉米1400万吨的基础上,今年国内小麦替代玉米的数量还会大幅增长。这将稳定小麦价格。目前玉米库存下降的很快,但小麦的库存一直非常的稳定,小麦的库存也是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准,由于小麦作为饲料可完全替代玉米作用的完全也是可以用于喂猪,目前小麦价格相对比较低,随着近期局部小麦地区价格走软,当地饲用小麦的添加比例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这一点从近期超标麦需求旺盛也可见一斑。基于玉米期货价格回调空间有限,则小麦的价格可能存在补涨需求。我国新麦目前仍处于生长期,未能上市,全球供给宽松,饲料消费需求旺盛,小麦替代作用等多空因素的影响下,预计4月份小麦将迎来一波小幅震荡上涨行情。 (三)种植开局不利,余粮消耗进度加快限制籼稻下行空间 自去年入冬以来,国内气候表现异常。北方地区低温少雨,长江黄淮地区气温偏低且降水较多,云南则遭遇连续三年的干旱灾害,早稻主产区湖南、江西等地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提前一个月进入了汛期。今年早稻主产区总体降水大幅高于正常水平,全国早稻主产区气温持续低于去年同期,比正常值低1.5摄氏度,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将导致水稻幼苗烂秧,进而推迟水稻移栽时间。早稻育秧已经由南向北铺开,而近期主产区持续低温和阴雨天气对新季早稻种植构成了威胁。一季度东北三省水稻余粮消耗速度呈现加快态势,其中除黑龙江个别县市余粮尚有40%-50%外,多数地区余粮水平仅在20%-30%左右。根据国家粮油信息预估,东北三省水稻余量在27%的水平。剩余粮源分布不均,稻农惜售情绪的再度升温。 近几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成本持续增加,物质成本也有所增加,推高了我国稻谷生产成本,且由于播种面积的持续下降,今年国家再次大幅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我国籼稻市场上流通的余粮已经不多,目前籼稻市场多空因素仍较复杂,多中有空的因素,空中包含着多的因素,没有一方能主导市场走势,可以预计,在政策的有力支撑下,多空双方短期仍将维持这种动态平衡,市场也将继续保持相对稳定,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小。在没有突发的重大因素干扰下,稻米价格仍将保持现有通道震荡运行。 总之,针对国内农产品供求关系日益失衡的现状,近期国家连续出台关于农业和粮食安全的重大文件,如《粮食法(征求意见稿)》和《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努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但是在粮食连续8年增产,国内玉米、小麦、稻谷等主粮却也逐渐开始由净出口向净进口的方向转变的大背景下,粮食价格的趋势性上涨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刚性。且供给增长面临种种约束,投入价格上涨导致粮食生产成本提高、气候变化导致粮食减产。在国内粮食紧平衡状态下,自然灾害等外部冲击导致粮食价格波动增加,使农产品易涨难跌,波动加剧。 预计谷物商品未来上涨的趋势未改,4月份对谷物品种维持看多判断,其中强弱次序依次为:玉米,强麦,早籼稻。 责任编辑:伍宝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