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6日电综合报道, 当投资者沉浸在股市走出一波小阳春行情之时,今日,股指期货迎来两周岁的生日。两年虽然短暂,期指给A股市场带来深远的意义。两年来,在监管层的正确引导及投资机构回避风险的需求推动下,期指市场日趋成熟。股指期货在市场运行、投资结构及成交量、持仓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 成交量总体平稳 持仓量不断增长 据兴业期货统计显示,期指四合约两年成交量共成交约11907.57万手,而首年成交量为5920.83万手(2010年4月16日-2011年4月15日),第二年为5986.74万手(2011年4月18日-2012年4月12日),相关指标变化幅度1.11%,显示成交量总体运行平稳。 区别于股票市场用来衡量参与热情及后期趋势的成交量指标,期货市场的量能指标则是持仓量。持仓量显示期货市场资金存量变化,它是未平仓合约总和,代表着持有者对后市的态度。持仓量多少反映了资金对市场的参与热情,也是判断期货品种资金博弈、后期行情趋势的重要量化指标。 从持仓量来看,持仓量整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目前,日均持仓量达到4.5万手左右,近期达到上市以来最大持仓量7万手,说明市场资金关注度不断提高;主力合约持仓占比60%以上,显示较长投资周期投资者在适当关注远月合约。 机构资金逐渐入市 市场参与结构多元化 据了解,国际市场上成熟的期货市场中,金融期货的比重一直相对较高,而参与金融期货交易的投资结构特点也相对明显,即机构投资者偏高、参与回避市场风险交易者偏高,投机成分相对偏低。 沪深300期指推出后,市场的参与主体仍是以普通的中、大户为主,而由于市场初期的不完善,使得原本应该占主力的参与主体大型机构投资者,不得不挡在期指交易的门外。 令人惊喜的是,监管层在鼓励机构资金入市方面并没丝毫怠慢。 2010年4月21日,证监会首先发布了《证券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上述两项政策,率先扫清了大型机构资金进入股指期货的门槛。 2011年5月3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除了前期国内大型机构外,外资机构的参与势必促进期指交易机构的多元化,而外资机构丰富的经验积累,也将进一步促进国内期指市场走向成熟。 2011年6月27日,继证监会放行证券公司、公募基金、QFII参与期指交易后,银监会出台《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又一机构参与主体加入进来。 分析人士指出,2011年后期指套利区间逐步缩小,以及期现持仓比理性回归,很大程度源于市场参与结构的多元化,即与机构资金的介入不无关系。 四大特点显现 ETF和转融通助力期指交易 对于两年来期指市场的表现,有关分析人士总结出四大特点:期现走势高度拟合、成交和持仓相对平稳、日内波动趋缓及期现价差收紧。 据业内分析师分析:第一,期现拟合方面,股指期货上市至今,期货指数与现货指数走势高度拟合,在过去的两年中,股指期货当月合约与沪深300指数的相关系数达到99.78%;第二,成交持仓比回落反映出期指市场投机交易渐少,参与者结构成熟度提高,市场日趋理性;第三和第四个特点说明期现套利机会逐步减少,市场波动趋缓。也正是这四大特点,使得期指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日益凸显。 展望未来,接下来的几年更是股指期货交易做深做厚的绝佳时机。与期指交易同时推出的融资融券业务对促进股指期货期现套利交易、平抑过度投机,进而保证套期保值功能、促进股指期货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但目前券商推出的融资融券业务因为融券标的股票少,仅90支,与市场上2000多个股票、基金等产品相比太少。并且试点期间,券商对于投资者有较高的资质要求、融资融券的费率与佣金率相对都比较高。同时,由于融券对券商具有较高的风险,市场上大多为融资业务,券商对于借出自己的股票给投资者的动力也相对不足。 也正因如此,作为一项创新业务,融资融券推出以来,与其相关的转融通业务一直备受各方关注。转融通业务推出以后,从制度模式上来看,券商作为中介,可以借出机构手中闲置的股票;股票原拥有者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这样来看,融券实际上是股票预期浮动利率收益和固定借出利息收益的一个短期互换;券商获得中介费,投资者融券的成本下降,三方投资意愿均得到加强。显然转融通业务的顺利推出又将成为促进期指交易市场深入发展的有力武器。 分析人士还指出,除了期现套利之外,沪深300ETF做为指数化投资工具,当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时,投资者可利用股指期货对300ETF进行套期保值,会取得较好的套保效果。 截至4月13日收盘,沪深300指数报收2580.45点,涨0.39%。股指期货市场4月13日全线收涨。主力合约IF1204涨0.76%,报2586.2点,成交31.1万手,持仓29612手;IF1205涨0.77%,报2598.4点;IF1206涨0.84%,报2610.0点;IF1209涨0.78%,报2636.2点。 责任编辑:李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