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现货市场£企业

中药材价格陷暴涨暴跌怪圈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2-04-16 10:00:33 来源:生意社

相比于猪肉、奶粉等生活必需品因价格上涨而备受关注,中药材领域的部分商品价格近年来屡创“天价”,却少人问津。据工信部中药材产业信息监测预警平台中药材天地网监测数据,三七的交易价格近日已较3年前有10倍的涨幅,创下历史新高。

此类涨幅在中药材业内已不鲜见。在去年中旬,另一中药品种太子参即在两年时间里创下17倍的涨幅。中药材价格飙涨的背后,有干旱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但很大程度上来自资金方的囤积炒作。有业内人士称,参与中药材炒作的,已不乏行业大企业的身影。

中药材价格的暴涨暴跌,不仅使下游生产企业在生产计划和成本控制等方面无所适从,从长远看,也必影响上游种植户及贸易商的利益,对整个行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中药材价格飞涨

目前市场上多数中药材品种都在涨价,年平均涨幅在30%左右。

“现在三七的价格已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了。”长期关注中药材价格走势的中药材天地网信息部主任蒋尔国表示,该网站的监测数据显示,三七(80头)的交易价格已经接近600元/公斤,而在2009年的时候,三七(80头)每公斤的价格不到60元。

三七为传统中草药,富有止血、散瘀、消肿、去痛作用,在临床中被广泛运用,被誉为“金不换”。所谓“80头”,为业内对其商品规格的一种界定。

3年10倍的涨幅,在中药材行业却非最为惊人。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周荣汉向《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表示,以太子参为例,其在2009年9月时的市场价格还是22元/公斤,至2011年4月,太子参的价格摸高到380元/公斤。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太子参价格飙涨逾17倍。

据云南省药材商会统计,目前市场上多数中药材品种都在涨价,年平均涨幅在30%左右。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1月至5月期间,所监测的537种药材中,有399种价格上涨,平均涨幅为10%,最高涨幅达到400%。

中药材交易商张润(化名)表示,他前几年去三七的主产地云南文山,“就像收白菜一样的收三七”。而自2009年以后,三七价格暴涨的过程,令他这个业内人士也感到“触目惊心”。他表示,三七价格在2011年4月份时,曾达到过一个历史高点,每公斤的交易价格超过了500元。而云南此番再度出现旱情,推动三七价格再创新高。

三七作为中药材原料,交易价格飞涨,其影响很快传递到了下游的生产企业处。“据我了解,全国有1000多家三七药剂企业,多数已停产或处于停产的边缘。”一位不愿具名的药企负责人表示,因为三七原料价格太高,或者因为拿不到原料,已有很多小企业被迫停产,未来不排除有更大面积的药企停产。

更为严重的是,中药材原材料价格的飞涨,不仅会影响到下游生产企业的生产计划安排以及生产成本控制,还会影响到中成药产品的品质。上述药企负责人表示,一些不甘心停产的企业,就会采用次品进行生产,导致终端市场劣质药横行。

大企业炒作身影

中药材价格暴涨的背后,则是其价格的周期性暴跌。

记者采访获悉,此番三七价格的上涨,与其主产地云南连续3年干旱有关。连续干旱致三七产量下降,从而导致需求缺口。但多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三七以及之前太子参价格短时间内出现飙升,与贸易商的炒作密不可分,其中不乏部分行业规模企业的身影。

2011年时,康美药业(13.46,-0.07,-0.52%)即曾因囤积三七而被发改委点名批评。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官员公开表示,检查中发现康美药业2009年购入三七660.7吨,加上以往的库存58.04吨,全年共计718.74吨,仅对外销售88.1吨,生产自用65.6吨。截至2009年12月31日,康美药业还有库存565.04吨,尤其是当年1到9月份只对外销售2吨。

而在2009年年报中,康美药业也披露,受益于药材价格的上涨,其药材贸易业务收入大增60%,达8.3亿元。据悉,康美药业2009年囤积的三七在2010年价格高涨时全部抛售,从中获利1.2亿元人民币。

发改委的点名批评并未影响到2012年资金涌入中药材囤积炒作的热情。张润表示,中药材的一个特性就是地域性特别强,产自广西的中药材,拿到山东去,肯定种不活。种植地域集中,导致集中采购囤积也非常方便。由于市场需求是相对固定的,往往几个亿的资金就能控制一个品种的市场。

中药材价格暴涨的背后,则是其价格的周期性暴跌。张润表示,行情不好的时候,人参当萝卜,三七当白菜卖。如今价格飘在云端的太子参和三七,2006年时都曾卖出过50元左右低价,当年很多农户和贸易商的投资血本无归。

急需信息透明和大宗交易

有企业开始尝试通过大宗商品交易,挖掘中药材的价格潜力,并稳定行业商品的市场价格。

“从长远看,暴涨暴跌,对整个行业都存在不利的影响。”中草药电子商务平台绿金在线首席执行官张文军表示,农户和贸易商自然是乐意看到现在囤涨的局面,但导致生产企业“无米开锅”。未来价格如遇暴跌,农户和贸易商的投资又容易打水漂。行业需要出台机制,来保证中药材的价格波动,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

此前有行业人士在两会期间建言,建立全国性的中药材价格指数。中药材价格指数将是中药材价格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发布工具,既可以鼓励优良中药材的种植、发展,促进药农增收,又能稳定中药材市场和价格,避免暴涨暴跌,同时还可以推动中医、中药走向世界。

张文军亦认为,首先应当鼓励和吸引更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促使产业结合,使中药材的种植规模化和产业化,减少自然条件等因素对中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其次,是尽量做到行业信息透明化,使行业上下游信息形成对接,避免供需不平衡的状况发生。

“一个理想的状态是,上游种植户能通过信息共享预判下游企业的需求,而下游企业则根据产量等透明信息安排采购生产事宜。”张文军说。

据记者了解,已有行业龙头企业开始借鉴中粮的全产业链模式,通过吸引战略投资,将产业链从渠道延伸至规模种植领域。同样也有企业开始尝试通过大宗商品交易,挖掘中药材的价格潜力,并稳定行业商品的市场价格。

中国期货市场创始人、经济学家常清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药材行业的大宗商品交易有很多可取之处。首先,其可帮助国内中药材行业发掘其潜在价值,又能抑制住行业商品价格的波动范围。其次,从目前国内运营期货市场的经验来看,大宗交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行业商品标准的建立,这对目前国内的中药材市场来说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伍宝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