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期货市场向更高层次转变 两年前的今天,国内第一个股指期货品种——沪深300指数期货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中国期货市场乃至整个资本市场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过去的两年中,政府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对期指市场准入规则和交易机制进行了不断完善,使股指期货的交易环境更加安全和公平,实现了市场的稳健发展。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股指期货的交易额已占到国内期货市场总交易额的近一半,与此同时,对资本市场带来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监管得当 运行平稳 两年来,股指期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理性、规范、成熟,也坚定了监管层和市场继续推出金融期货新品种的决心,为国债期货等更多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奠定了基础。 截至2012年3月中旬,股指期货累计开户数超过90000户,市场流动性良好。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市场参与者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参与秩序良好,未出现重大违法违规交易行为以及会员强制平仓、客户投诉和交易纠纷,市场评价积极正面。 两年来,股指期货成长迅速,市场成熟度较高。沪深300指数期货与现货指数保持高度相关性:主力合约与沪深300指数相关系数达99.6%,基差率较低;近月合约为主力合约,交易最为活跃,交易量占市场总量的90%以上,符合成熟市场一般规律;持仓稳步增长,成交持仓比逐渐接近海外成熟市场水平;期货交割顺利,交割日合约价格走势平稳,收敛性好,各合约交割量较低,没有引发“到期日效应”。 严格的监管是股指期货成功运行的重要因素。中金所始终坚持强势监管理念,严监管、紧运行,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净化市场交易环境,维护市场“三公”原则。通过提高保证金、降低杠杆率,增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能力;通过收紧持仓限制,主动抑制市场过热倾向;通过优化套保和推出套利管理措施,促进股指期货市场功能发挥;通过加强与沪深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等各方的密切配合,完善跨市场监管协调机制,切实防范跨市场操纵行为发生。总体来看,股指期货市场运行安全、平稳,实现了良好开局。 机构参与 套保为主 股指期货的推出,改变了股市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的状况。机构运用股指期货进行保值交易,有效地规避了股市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信托公司等机构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陆续出台,实现了机构投资者的逐步有序入市。截至3月中旬,已有52家证券公司、14家基金公司、1家信托公司参与到股指期货市场。这些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类型以套期保值交易为主,同时也包括套利和投机交易。 股指期货的推出,逐步改变了相关投资机构 “高抛低吸”,通过频繁买卖股票来盈利的模式。一些机构积极运用期货产品,进行“期货替代”,变现货交易为期货交易,减少了现货市场上的频繁操作,在股市持续下跌时,敢于稳定持股,坚持价值投资,大大减少了股票换手率。 股指期货也促进了机构持股结构的优化。股指期货上市以来,证券公司明显加大了对大盘蓝筹股的投资力度,持仓组合中大盘蓝筹股比重大幅增加。 投资模式多样化 在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过程中,国内投资机构开发出了各种新的投资产品与投资模式,使得国内资本市场生态环境更为丰富多彩。 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跨期套利、期现套利、统计套利、市场中性策略等成为证券、基金和信托产品共同的创新模式。在过去的两年中,这些特殊法人机构在金融衍生品利用和创新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投资策略方面,部分证券公司运用多种套利策略,捕捉市场定价偏差,在控制跟踪误差的基础上,辅以Alpha策略,形成了追求长期稳定、与市场涨跌相关性较低的绝对回报产品。2011年,约两成新上市券商资管产品将股指期货作为投资标的。 此外,股指期货的推出也支持了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目前证券公司是以自有资金和证券参与融资融券的,存在风险暴露的问题,特别是ETF纳入融资融券后,证券公司利用股指期货对这部分风险暴露的对冲需求增加,在股指期货的有效保护下,券商可以扩大融资融券规模。目前,已有多家证券公司运用股指期货进行融券套保交易。 基金公司是期指市场重要的参与力量。截至3月中旬,共有68个基金专户产品参与了期指交易。在2011年新发行的119只基金专户产品中,有近六分之一的产品明确将期指作为投资标的,其中的大部分实现了正收益。 部分基金公司运用量化选股模型构造股票组合,同时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对股票组合进行完全套期保值操作,以规避市场系统性风险。在套利策略使用中,一些基金公司通过灵活运用包括对冲交易套利、高折价套利、阿尔法套利、一级市场股票交易套利等多种套利策略,寻找与市场方向无关的收益。易方达基金发行了多期对冲策略的专户产品,还专门设立了对冲策略研发中心,并设计出系列化的股指期货产品。使用对冲策略的产品赚取了3%左右的正收益,而其他未使用股指期货做对冲的则出现了亏损。 此外,公募基金和以证券信托产品模式进入的私募基金也在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股指期货交易模式。目前已有4只公募基金和2只私募基金开立了股指期货账户并开始交易。如果说公募基金的进入能够提升股指期货市场的量级,那么监管相对宽松的私募基金,将为股指期货业务创新提供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