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投资机构专家

陈鸿斌:日本还想抛售多少黄金?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2-04-17 09:37:37 来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近年来日本有个动向颇可玩味,这就是利用国际金价飙升的机会,大量抛售黄金。不仅日本央行这么做,持有金饰品的居民也在争相抛售,其特征明显表现为持有黄金的目的是投资而非保值。据今年1月底发表的日本贸易统计,去年日本的黄金出口量猛增34%,达到122.5吨。扣除进口后,其净出口量高达118吨,这是日本黄金出口首次超过100吨大关。2000年至2005年,日本黄金储备约增加了375吨,但这几年却又几乎将增持的黄金悉数抛出。

由于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的财政危机旷日持久,风险始终未能缓解,所以金价去年一度一路飙升,刷新了30年来的纪录。在日本金融当局看来,这是抛黄金的大好时机,于是日本央行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出手抛售。而以新兴经济体为主的许多国家却相继增持黄金,因为无论是美元还是欧元,作为储备货币的稳定性都已大不如前。再加上出于抵御通货膨胀的考虑,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都在尽可能地增持黄金。

截至去年年底,日本的黄金储备为765.2吨,在全球排名第九,黄金储备仅占全部外汇储备的3.3%。日本不产一两黄金,除了从诸如报废手机和电脑线路板上回收极为稀少的黄金以外,基本上是抛一点就少一点。从全世界来看,除中国以外,主要产金国的产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南非如今的产量已不足10年前的一半。现在当然还能买到黄金,但谁知道万一有个风吹草动时,还能不能买到黄金呢?这绝非耸人听闻。就在2010年春季,由于冰岛火山爆发形成大量火山灰,许多飞越欧洲上空的航班被迫取消,黄金就此连续10天断货,以至日本就连工业用金也连连告急。

是否应将增持黄金作为外汇储备保值的重要手段,当然需要根据不同的国情而确定。虽然黄金本身不会增值,但一旦遇到突发事变,遇到大灾大难、战火烟云,其身价立马令人刮目相看,这已是屡试不爽了。几千年来,黄金作为第一保值手段,其耀眼的光芒始终不曾黯淡过。即便人类社会经历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变,黄金价值都没有丝毫变化,这是纸币所根本无法比拟的。几十年后,谁知道现在的纸币实际币值还剩多少?加上黄金随时可以出售,所以虽然在二战结束前后全世界不再实行金本位制,但黄金的安全性能始终受到许多国家金融当局的青睐。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大为增加的当今,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保持相当比重的黄金储备,显然是有道理的。

根据去年11月世界黄金协会的储备报告,世界各国的黄金储备,美国以8133吨一骑绝尘,德国以3401吨名列第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以2814吨排名第三,其后分别是意大利(2451.8吨)和法国(2435.4吨)。中国位居第六,储备量为1054.1吨。瑞士虽然人口不到800万,其黄金储备居然也超过1000吨(1040.1吨,排名第七)。俄罗斯以851.5吨的储备量排在日本之前。

也许比储备量更重要的指标是占外汇比重。美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的比重均在70%以上,储备量低于日本的英国也达17%之多,均与日本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的黄金储备比重虽然低于日本(为1.7%),但近几年黄金储备增加速度显著,2001年还只有394吨,到2009年已跻身世界前六。从去年各国央行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抛售黄金储备的央行并非仅日本一家,但大多数央行是增持的,有些央行还瞅准机会,在金价回落的瞬间补仓甚或囤仓。而日本央行的操作完全是单向的,其做法显得非常“另类”。

实际上,在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和金融大国以来的四十多年中,日本银行的黄金储备政策一贯如此,也就是黄金储备的比重非常之低。这显然与日本经济对外需的依赖很大,所以对外汇储备的流动性要求更突出有密切关系。为支撑其出口体系,日元汇率走高始终是日本的心腹之患,央行必须持有相当数量的货币以便在金融市场上随时出手干预。

若是往回历史,在进入近代以前,日本持有的黄金量曾相当可观。当年马可波罗就称日本为“黄金之国”。但在江户幕府后期,美、欧列强相继以成本低廉的银币来诓兑日本的黄金(基本上是以三分之一的价格),从而使日本的黄金不断外流。当黄金储备告罄之际,江户幕府也就寿终正寝了,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日本的有识之士一直希望金融当局不要忘记这段不太遥远的历史,未雨绸缪,别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作为一个经济大国,黄金储备过低,显然并非上策。尤其是考虑到日本目前正面临极为严重的财政困境,政府债务已超过GDP 的两倍,而其国债的海外持有比重去年出现了显著的上升势头,一旦升至临界点,海外金融大鳄便会向日本国债张开血盆大口,其价格就可能暴跌,利率随即飙升,通货膨胀也会急剧走高。也许到了那时候,日本央行和居民才会感到缺少黄金储备的脆弱不堪。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