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期货上市,散户别冒进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谈佳隆|上海报道 4月24日,证监会正式批复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开展白银期货交易。5月2日,白银期货模拟交易开始。《中国经济周刊》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上海期货交易所白银期货品种正式推出有望在今年上半年成行。 “开展白银期货交易,有利于白银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琴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方面可以利用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充实和增强价格信息,形成现货、期货价格相互影响、制衡的良性机制,为政府调控和企业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将中国因素反映到国际市场,增强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提高中国在国际白银市场的影响力。” 中国的白银欧美的价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我国白银总产量累计达到11617吨,位居世界第一位;除用于投资储存外,2010年全国白银消费总量约5700吨,位居世界前三。 目前,我国白银最主要消费领域是电子电气、银基合金及焊料、感光材料、白银首饰及其器件和政府铸币等。随着银粉、银浆在太阳能、物联网等行业应用不断增加,白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材料的作用正不断增强。 “中国在白银消费方面与美国不分伯仲。但是中国在白银市场上没有定价权和话语权,国内也没有一个较为权威的统一定价市场,中国白银的价格基本上跟随伦敦和纽约的价格波动,而国际银价则被一些投机基金操控,受美国经济的影响,甚至受欧债影响,间接干扰和牵制着中国白银的价格运动。”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期货市场部主任张剑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1963年6月1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在全球首先推出的白银期货是大型化的5000盎司(约155.52千克,1盎司=31.10348克),交割方式为实物交割。经过将近50年的发展,2011年,COMEX的5000盎司白银期货成交19608557张。按照成交量计算,美国毫无疑问成为全球白银期货交易量最大的国家。 海通期货投资咨询部陶金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国对白银的高需求并没有带来更多的话语权。主要是由于国际公认的白银价格以美元计价、以盎司计量,因此以人民币计价、以克计量的国内白银市场对白银价格影响较弱。定价权的缺失导致国内白银市场一直跟随国际银价的走势而波动。” 15千克/手怎么得来 上期所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上海期货交易所白银期货标准合约(草案)》(下称“草案”)显示,白银期货合约交易单位为15千克/手(约527盎司/手),交割单位为30千克,报价单位为元(人民币)/千克,最小变动价位1元/千克,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不超过上一交易日结算价±5%,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7%,交割方式为实物交割。 交割单位为15千克/手,主要考虑的是与国内主流白银现货交易接轨,和国内白银期货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 “我国选择15千克白银期货交易单位应该适中,”海通期货投资咨询部陶金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全球主要的白银期货市场比较来看,目前比较成功的是美国COMEX的5000盎司的白银期货和印度大宗商品交易所(MCX)的小型白银期货交易(1千克、5千克、30千克)。它们是2011年全球交易量最大的4个白银期货合约。” 近年来,印度MCX 的白银期货异军突起,交易量逐年增加,大有赶超美国COMEX白银期货之势。同时,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采用的合约大小为10千克/手的白银期货也逐渐被市场认可。 陶金峰认为,中国和美国国情不同,和印度国情可比性相对较强,选择白银期货合约交易单位应当考虑到可比性,而不应盲目地与所谓的国际接轨。2004年2月17日,印度MCX推出交易单位为5千克的Mini 白银期货值得借鉴,考虑到我国人均年GDP大约是印度的3倍左右,15千克交易单位的白银期货更加适合。 事实上,合约交易单位的设定既关系到企业实现套期保值的便利性,也关系到投机者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套期保值不再出国 “白银金融属性很强,价格容易受到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价格波动区间大,生产和消费企业承受着较强的经营风险压力,市场迫切需要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和产品出现。白银期货的推出,对我国白银产业,尤其是对副产白银的铜、铅冶炼企业意义重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琴华提出了这样的看法。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白银产能已将近600吨/年,“但最近几年,白银价格大幅波动对整个产业的影响较大,不论是采掘、冶炼、加工还是贸易和消费,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国内白银期货推出,包括生产型、加工型、贸易型在内的白银相关企业,为避免白银价格的千变万化而导致的成本上升或利润缩水,都可利用白银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期货市场部主任张剑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去年4月25日开始的连续下跌,8个交易日内,白银价格从49.81美元/盎司跌到34.31美元/盎司。由于白银冶炼从矿粉到成品需要1~2个月的周期,企业可能瞬间产生巨大亏损,甚至会造成致命打击。”在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苗红强看来,白银价格波幅逐渐扩大,冶炼利润逐步向矿山转移,白银价格的波动对产银、用银企业产生巨大的经营风险。尤其是产银企业,由于进口矿粉采购大多采用点价模式、国内采购采用均价模式、成品销售采用点价和现货市场报价模式,如果把握不好采购与销售价格风险,将对企业的盈利水平产生重大影响。 此前,国内白银相关企业也采取过套期保值工具规避风险,但主要依靠外盘。“以前国内没有白银期货交易。公司的白银期货保值操作只能通过美国COMEX和英国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进行。而国家在外汇额度方面的管理则直接导致境外白银保值在数量上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并受到限制和束缚。一旦出现极端行情,由于外汇额度不够,境外保值容易发生资金不足的情况。而国内白银期货的推出,将为企业在国内保值打通渠道,创造条件,提供平台。”一位白银期货相关企业人士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目前,欧债危机使得银价波动性陡然增大。如果欧元进一步下滑,美元则会成为避风港,这会导致银价出现快速下跌的风险,也会给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风险,白银期货套期保值的功能则能够规避此类市场风险。 放弃夜盘的风险 除了套期保值之外,谋求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平衡问题则是投机者最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地下炒金炒银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的案例不在少数。地下热炒的存在,除与市场监管有关外,国内金银投资渠道缺少也是重要原因。 白银期货的上市,为投资者打开了合法之门,投资者适当的投机交易也将促进期货市场的繁荣。持有资金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期货公司开户,进行正规、受法律保护的交易,相关部门和机构加强监管与引导,对打击地下炒银行为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期所即将推出的白银期货,其交易成本可能比美国、印度、日本三大市场更低:交易手续费相对较低,没有持仓成本。 “白银期货上市将为期货市场的参与者提供更为多元化的选择。”广发期货研究员冯亮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际银价近年来最低8.5美元/盎司,最高到49.81美元/盎司,价格相差竟达5倍之多。由此可见,白银属于波动性较大的品种。因此,交易所需要在保证金的调整方面,更为灵活和及时。” 不过,有投资者不无担忧地指出,目前上期所白银期货合约存在交易时段的分布缺陷:一天的交易时段分布在上午9:00-11:30和下午1:30-3:00,即交易时段只涵盖亚洲交易时段,没有办法紧跟欧美盘。 “由于白银市场比黄金市场容量更小,具有更强的投机波动性,且往往巨大的市场波动都发生在欧美盘面,特别北京时间20:30(夏令时间)或21:30(冬令时间)后的欧美盘面,这段时间国内期银处于休市状态。如果发生巨大的逆向波动,国内期银重仓操作的投资者可能在第二日开盘即爆仓。”一位期货界的资深人士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银价单日下跌超过10%的情况并非不会发生。2011年9月22日开始,当日银价大幅下跌9.6%,第二日下跌13.22%,第三日最大的惯性跌幅进一步超过16%。如果没有办法及时控制风险,做错方向的投资者等待的只有爆仓命运。 因此有市场观点认为,期银并不适合一般投机或投资的中小散户。如果上期所的期金期银品种能够像美国COMEX一样,交易时段涵盖主要各大洲市场交易时段,那无疑最具竞争优势。 但据悉,增添夜盘将大大加大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营运成本,这是此次放弃夜盘方案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资料: 起步价1万元 按照合约草案,白银期货以99.99白银作为标准品,交易单位拟每手15千克,交易所最低交易保证金7%,以当前白银每千克不超过7000元计算,加上期货公司追加保证金,普通投资者参与白银期货的门槛约1万元。即便按2011年国际银价最高点49.81美元/盎司,约合10.1元/克,按保证金15%来计算也只需要大约2.3万。 原油、股指期权排队上市 证监会今年3月提出,抓紧建设原油期货市场,稳妥推出国债、白银、焦煤等重要期货品种。加强相关农产品期货品种的研究开发力度,以及对铁矿石等战略性品种及期权等新交易工具的研究。在白银正式破茧而出之后,原油、国债、沪深300股指期权、玻璃、油菜籽、油菜粕、土豆、鸡蛋等期货品种的上市筹备工作近期都取得突破。 责任编辑:伍宝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