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快讯要闻

第四届中国期货暨衍生品市场论坛成功举办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09-05-19 11:00:42 来源:中金在线

  北京期货商会联合亚洲期货商会(FIA)于2009年5月16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期货市场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第四届中国(北京)期货暨衍生品市场论坛”。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国内外证券期货机构、国际知名信息技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市场人士,围绕今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期货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市场关心的热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

  北京期货商会秘书长苏英表示,大危机背景下中国期货市场成功地经受了考验,成为2008年以来各产业群中运行最稳健、发展最突出的行业。期货市场为我国许多企业和部分行业应对危机的冲击提供了有效的市场平台和风险管理工具。期货市场和期货产业的战略地位和价值在去年以来开始真正为社会所认识。展望后金融危机时代,要敏锐地看到危机和应对危机可能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资本市场研究会副主席陈耀先表示,在全球都笼罩在大危机的情况下,中国期货市场成功经受住考验,成为2008年以来各产业群中运行最稳健、发展最突出的行业。这个市场为我国许多企业和部分行业应对危机冲击,提供了有效的市场平台和风险管理工具,化解了危机所带来的市场风险。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期货产业的战略地位和价值在此次危机之后再度被社会所认识。

  陈耀先认为,当前乃至今后三至五年内,都是中国期货市场难得的一次发展机遇期。首先,期货产业还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本身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和市场工具创新上,还有很多事情可做。其次,在全球化时代必须学会利用市场机制和工具防范管理市场风险,而期货市场就是这样一个特殊市场。因此,推进期货市场创新发展,做大做强,不仅是这个产业自身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和产业体系安全稳定的要求。最后,尽快推出股指期货,不能让单边市场继续下去。他认为,金融期货已经准备了三、四年之久,应该说条件具备、时机成熟,他呼吁尽快推出。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王小广研究员在展望我国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及未来走势时认为,2009年国内经济政策效果将继续显现,包括投资明显回升、信贷大幅扩张、房地产加剧消化库存、汽车消费活跃及工业增长环比反弹等。但这种回升时是政策性回升。王小广还警告说,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及政府干预过度有很大风险,世界经济史上几次大的经济萧条都是由于政府干预不当造成的。这需要给予高度警惕。

  他还表示,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受到来自内外双重压力,但这种困难可以转换成的重要动力就是加快改革。所以,要利用这次危机来加快改革和经济调整,为下一轮增长做更多铺垫。这种改革包括垄断体制改革、建立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过去一年,中国期货市场成功应对了百年一遇的严峻挑战,功能和作用继续深化,成交规模也进一步提升。据亚洲期货业协会执行董事Nick Ronalds先生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分别位居全球衍生品交易所的第十、十三和十六位。就具体品种而言锌、铜和铝期货成交量位于全球金属期货品种的第四、五、八位;农产品期货表现更为抢眼,成交量最大的前十个品种中有七个来自国内三家交易所,其中白糖、黄大豆1号、豆粕期货占据农产品期货品种的前三甲,玉米、橡胶、豆油和强筋小麦期货居第五、六、七、九位。

  商品市场剧烈波动及整个金融领域的动荡凸显了期货市场“避风港”角色。北京证监局副局长孙才仁在题为“金融危机唤醒中国企业风险管理——后危机时代期货业的机遇和挑战”的演讲中认为,金融危机中众多企业和机构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成功实践证明,套期保值已经成为大型跨国公司进行风险对冲管理的重要平台,成为全球化时代企业管理现代化、全球一体化的重要依托。

  孙才仁亦表示,后危机时代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趋势不会改变,企业面临的风险考验依旧存在。同时,中国企业已置身全球化之下,引入市场化风险管理机制,自觉锁定、对冲和管理价格风险,全面改进和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是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

  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强认为,第一,我国期货市场正处于历史发展中最好的时期。首先从我国期货市场的规模来看,近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不仅远远超过了我国历史上最高水平,而且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商品市场,而且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其次,从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质量来看,不仅法律法规制度性建设越来越健全,也形成了一套既符合国际市场的规律又结合我国实际的风险防范、化解监管机制,并且得到了市场的有效检验。再次,从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来看,现有的20个期货品种不仅覆盖了大多数的产品,而且功能方面在全球发挥了领先作用。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期货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更多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地参与、利用期货市场进行管理。银行评级机构和金融产品当中也开始考虑期货市场的作用,政府、学术界、新闻媒体对期货市场的认同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的共识。

  第二,我国期货市场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市场的规模和结构决定了市场的功能。一个市场的发展和完善,首先是要有一定的规模。其次,要有合理的结构,没有规模的基础,结构的优化无从谈起,但是缺乏合理结构的规模也难以可持续发展。在过去的三年里面,我国的期货市场的规模增长带来了更多的参与者、资金和流动性,从而为当前市场质的提升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

  中国银行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企业创造了很多财富,当前需要利用金融手段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期货市场做为一个风险管理的场所,它可以规避风险同时保全收益。她还提醒投资者,当前黄金和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内在调整和技术指标修已经基本到位,未来上涨潜力值得关注。

  新品种接连上市为蓬勃发展的中国期货市场注入了新的动力。大连商品交易所会员服务部高级总监朱丽红认为,即将推出的PVC期货品种与国内整体经济发展形势紧密相连,是煤炭和原油的“温度计”,长期走势具有周期性,短期价格波动频繁,未来PVC期货上市后前景值得期待。

  中粮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王惠玲认为,早籼稻期货由于价值较低,用途广泛,不仅作为主要储备用粮,而且工业属性较强,完全具备一个活跃期货品种的基础条件。她说,2004年起购销市场完全放开,早籼稻价格不仅受国家政策、自身供需格局等基本面因素影响,也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收购市场竞争、与其他大宗农产品比价、种植成本和收益、物流运输成本、国际市场价格以及天气、自然灾害和农民惜售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有成为活跃期货品种的良好基础。

  此外,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宗商品的投资机会”、“在开放中探索期货业务创新与发展”和“信息技术推进期货市场发展”三个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和学者还就期货业的创新与发展、信息技术对推动期货市场的发展等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教授认为,散户主导的投资者结构是我国期市持续繁荣的巨大隐忧:首先是散户占主导加大期价波动,突出表现为散户专业性不强,获取信息不完全,在市场上往往采用追涨杀跌的初级手段。这种方式会加大期价的波动区间,导致期价不合理波动,当在这种波动中出现期现价格严重背离时,套保难以实现,就会影响到了期市风险管理功能的实现;其次,无法满足期市长期繁荣所需的流动性。期市有一个“七赔二平一赚”的规律,散户在市场中处于弱势更多的处于70%的亏损阵营,长此以往,退出就会成为理性选择。我国期市近年来品种创新步伐加快,经验证明一个繁荣品种需要约100亿元来支撑,散户主导的格局不会给期市带来稳定增长的流动性。

  胡俞越认为,CTA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他说,期货属于高精尖的专业化投资产品,需要有专业化的机构投资者和专业化的人才通过专业化的手段进行专业化的管理。

  CTA就是让专业化的机构和专业化的人才去做专业化的事情。对于期货公司而言,CTA可以提供全程咨询、集合理财和专户管理三种专业化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 CTA的咨询费、资产管理费和相应的激励费用可以帮助期货公司与客户共同盈利。这就有助于期货公司走良性发展的专业化道路。

  北京期货商会(www.bjqh.org,英文缩写为BFA)由在北京注册的期货经纪公司、外地期货经纪公司北京营业部和期货交易所驻京办等单位自愿联合发起成立,是经中国证监会北京证券监管办事处审核设立的期货行业自律组织,是在北京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非盈利性社会团体法人。商会的宗旨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期货市场的方针政策,发挥政府与行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遵循期货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服务、规范、发展,实行行业自律管理,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遵守社会道德,开展对期货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和严格管理,促进北京期货市场规范、健康、稳定地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