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转危为安? 黑龙江是国内大豆主产区,也是非转基因大豆的传统市场。可是,现在黑龙江却成了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天下。处在食用油产业链上的国有粮库和非转基因大豆生产企业都各自捧着本难念的经。为什么具有传统优势的大豆产业会面临这样的困境?怎样才能让这条产业链顺畅地运转起来?我们继续来探求事情的究竟。 据了解,黑龙江省内豆农只认同1.85元/斤的收购价,而进口豆到港完税价格为1.55元/斤,比国储价格便宜0.30元/斤,每吨的价差达到了600元。巨大的差价使得九三油脂在黑龙江一共有5家企业今年的生产一直不正常,而与本土企业的惨淡经营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沿海的3家企业今年的收益丰厚。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宝龙:“由于沿海价格一直很低,这样我们在沿海的企业应该说遇到了历史以来在第一季度到现在,历史以来最好的一段时期,经营的非常好,利润也很丰厚,但是省内的这几家企业遇到了历史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压力很大。” 杨宝龙坦诚,鉴于大豆行情近年来的大起大落,企业走出黑龙江,在沿海地区加工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是企业在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杨宝龙:“由于黑龙江现在我们这些大豆没有进入国际市场,没有进入到国内市场,以及国储政策的出台,就逼迫着我们开始转型,我们把主要的产能和加工能力呢向沿海的几家企业进行转移,加入到了进口大豆,加工进口大豆的序列当中。” 一方面是沿海红红火火的大豆进口,一方面是怨声载道的东北大豆产区,中国的大豆市场正在经历着奇特的冰火两重天。一艘艘从太平洋(601099,股吧)上飘来的运粮船装载转基因大豆不断的停靠在天津、大连、广州等码头,这些进口的低价大豆不断地运送到这些沿海的加工厂,为中国人提供了大部分的食用油。 杨宝龙:“按照我们现在的进口的数量和每年实际大豆压榨的情况来看,我们每年食用油份额中90%以上的食用油,都是转基因大豆所做成的食用油,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之下,可以直接推断出我们国家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食用油的一个使用国家,消费国家,或者成了一个转基因食品的一个最大的实验基地。” 如果转基因大豆油继续在国内继续畅通无阻的话,非转基因大豆油行业的生存空间不容乐观。 杨宝龙:“我们国产的大豆没有进入到国内市场,没有参与加工这个环节,所以说这些非转基因的这些食品,非转基因的食用油可能会在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少,最是直至它消失。”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油脂企业以外,有关专家担心国内的豆制品加工企业也将会出现问题。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登高:“南方的豆制品加工企业所需要的大豆也不能满足了,这样他们最近不是大豆涨价嘛,就是豆制品加工企业没有原料了,因为原料进了国库了,所以他们就引起加工企业的恐慌,如果说这种恐慌再延续下去,我看也许会有个别企业用转基因大豆来加工产品。” 在不少专家的看来如何处理那些储存在粮库中的大豆,成为解决现在国产大豆问题的重中之重,北豆南运可暂时解决东北粮库的压力,可是完成这个过程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同时在运输、储存的过程之中,大豆的成本自然就会增加,每斤的成本将会提高到2.2元,远远高于收购价1.85/斤,短时间内这些大豆很难做到顺价销售,就是高于2.2元的价格向市场销售,这也就意味着中储收购的大豆很难进入最终的市场流通,如何使这些大豆物尽其用,成为时下的当务之急。 刘登高:“赶快把这大豆加工,加工成油进入市场,就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平衡我们的进出口。” 杨宝龙:“能不能把这些豆子在当地以国储豆的形式,变成国储油的形式来进行存储,既节约了存储的空间,又降低了存储的成本,同时又拉动了当地加工企业的加工和提高它的生存。” 半小时观察:退守阵地不如主动出击 2008年第一季度,黑龙江进口大豆只有5156吨,而今年一季度,这个数字是44.1万吨,一年时间上升了85.5倍。即使在素有国产大豆“最后守望者”之称的黑龙江,现在国产大豆的市场空间也被迅速压缩。 对黑龙江的大豆产业,我们栏目多次进行过跟踪报道,前两年困扰当地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豆农手中的大豆卖不出去,因为市场遭遇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低价冲击,价格较高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相对竞争力下降了。去年国家动用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存储,高价收购正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防止国产大豆遭遇生存危机。不过,缓解了豆农的燃眉之急后,如今的焦点又向下游,转移到了粮库和生产企业身上,仓储成本、生产成本与市场价格倒挂,进口大豆带来的竞争压力依然持续增强。 面对相关利益错综复杂的大豆市场,现在看来,仅仅依靠几条政策措施,并不能实现统筹平衡。对我们这个大豆原产国来说,怎么样维护国产大豆的市场,保护大豆产业,还需要做出更全面的长远规划。一方面,可以从种植方式、农业技术等各方面扶助豆农,压低种植成本、扩大单位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产大豆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利用国产优质非转基因大豆资源,培育高端产业链,生产绿色产品,跳出与进口转基因大豆打价格战的束缚。这样的中国大豆就不会是烫手的山芋,反而会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