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自12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证券公司已经可以申报融资融券业务。 融资融券交易会增加市场交易量,活跃证券交易,所以被视为“救市”举措,但我们也应看到,这同时也是一个做空交易机制。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金融市场上的卖空行为也是愈加猛烈,卖空力量加剧了很多金融机构的危局。在美国国会众议院针对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举行的听证会上,该公司前任CEO Richard Fuld感叹,信贷市场危机和“裸卖空”行为的双重打击,是导致这家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崩溃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成为“裸卖空”行为牺牲品的不仅仅是雷曼兄弟这个具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巨头,贝尔斯登和花旗都曾有过这番历程。今年4月,贝尔斯登的高管也曾表示是卖空者导致了贝尔斯登遭到挤兑。而就在11月中旬,美国最大的花旗银行也抱怨该公司在纽交所的股票遭到了大量抛空,谣言导致其股价在短短一个星期内暴跌了60%。一些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也未能幸免。 所以,在中国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启动的前夕,有业内人士担忧,“裸卖空”是否会变相地在中国出现。 所谓“裸卖空”(Naked Short Selling),是指投资者没有借入股票而直接在市场上卖出根本不存在的股票,在股价进一步下跌时再买回股票获得利润的一种投资手法;进行“裸卖空”的交易者只要在交割日期前买入股票,交易即获成功。由于“裸卖空”卖出的是不存在的股票,量就会非常大,因此会对股价造成剧烈冲击。 担任纽约国际集团资深董事总经理的李明向笔者勾勒了一张“裸卖空”的运作图:首先,选定一个交易活跃的公司为潜在抛空目标,在融资数千万美元后,每天的交易可有几十万股;然后,随着股价的快速上升,一家或几家对冲基金联合起来,大量在高位抛空卖出该股票和在期权市场卖出该股票,建仓后,开始雇佣小报和所谓的“股评家”等联合散布该公司的负面消息。随着若干关于该公司的负面新闻和评论的涌现,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会纷纷抛售股票,从而导致股价暴跌。 “中国现在的融资融券和美国的‘裸卖空’有本质的区别。因为有证券公司这个把关环节,并且投资者是一定要借到证券后才能进行卖空交易的。”美国纽约纽曼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证券律师罗伯特?纽曼认为。但他同时担忧,如果对证券公司的监管不到位,就会出现变相的“裸卖空”。 早在1996年,证监会就曾规定各证券经营机构不得透支申购股票,也不得为客户进行透支申购。但是那时,由于监管不力,透支申购以及透支炒股却成为很多券商和投资者的获利方式。因此,变相“裸卖空”是否会在中国出现,现在成为一些市场人士的忧虑。 光大证券总裁徐浩明认为,严控风险、保障投资者利益是融资融券试点中最为重要的工作,要严控的风险包括券商自律风险、客户的信用风险、操作中的平仓风险等。 目前,中国证监会有关融资融券试点的规定显示,一些对试点公司的规定和限制已经在为防范风险作准备:将根据证券公司净资本规模、合规状况、净资本风险控制指标和试点方案准备情况,择优选择首批试点证券公司;对客户的资质、证券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普通证券账户所在证券公司开户期限等,都作了严格的要求。 即便这样,按照美国的经验教训,我们依然不能对融资融券掉以轻心,而要随时关注实际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监管。 美国颁布的证券交易法和市场交易法则对卖空操作的交割日期早就进行了规定:抛空的投资者必须在3日内买回股票,证券经纪商必须在13个交易日内买回股票,股票做市商必须在21个交易日内完成交割。然而,据美国纽约国际集团总裁本杰明?卫介绍,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交易机制多样和自动化电子交易监管困难等原因,难以对对冲基金和离岸基金的交易进行有效监管。 为此,美国证监会在7月15日宣布采取紧急行动,限制对房利美、房地美、花旗、高盛、雷曼兄弟等19家主要大型金融机构股票“裸卖空”行为,但是,该项限制仍然给予做市商(market makers)豁免权,这项豁免权很快也被9月17日颁布的更加详尽的一系列规则所取消。 新规则包括:做空交易者必须在交易结束时向证券机构呈送交易数据,为期不得超过3天,否则将面临罚款;不遵守法规的股票经纪人将被禁止在同一家证券机构从事做空交易,除非其做空的股票已提前借出;此外,还要求对冲基金和其他大型投资者披露空头头寸。 本杰明?卫认为,监管部门除了要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外,还要对媒体进行监督,防止一个基本面良好的企业成为卖空机制的牺牲品——因为大量“裸卖空”行为都包括了媒体的推波助澜行为在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