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20万亿产值的服务业有望向民营资本全面开放。 记者28日从第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上了解到,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产业结构深刻调整,新兴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按照2011年我国服务产业增加值推算,未来年逾20万亿产值的服务业有望向民营资本全面开放。 温家宝总理在京交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要深入推进服务领域各项改革。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坚决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充分释放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和活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业市场,坚决破除阻碍民营企业投资的“玻璃门”和“弹簧门”。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 记者了解到,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体制机制僵化,市场化程度不高。中国美国商会主席狄安华认为,我国的确有些服务业领域还没有对外资开放,但是对外资开放的程度比对民营资本的开放程度已经高得多。于立新也表示,入世十年来,我国服务业领域在对外资开放的同时,却没有向民营资本全面开放。下一步我国应抓住重点突破口,进行配套政策扶持,破除民营企业发展的无形障碍。 “由于服务业涉及面广、行业众多,因此,应选择重点突破口进行推进。”于立新表示,应从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三方面重点突破。他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制造业转型升级配套服务的,长期以来,处于制造业价值链两端的研发、营销、渠道等高附加值、高利润服务没掌控在我国企业手中,因此生产型服务业应得到发展;除此以外,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都应是重要的战略突破口于立新指出,我国平均每年新增600万具有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作为高端服务业的服务外包具有集约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特点,正是契合了高素质劳动力的就业要求。 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43.1%,吸纳就业人口约2.7亿;服务贸易总额突破4000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服务业吸收外资552亿美元,首度超过制造业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领域。商务部此前公布的《服务贸易“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到2015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要达到6000亿美元,年均增速将超过11%。 尽管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从统计数据看,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与经济整体发展似乎很不相称。与服务贸易大国相比,我国服 务 贸 易 在 经 济 总 量 中 的 比 重 偏低。尽管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4191亿美元,进出口规模位居世界第四,但服务业在经济领域占比只有43%,而世界主要经济体服务业在经济总量当中的比重大多超过了70%。而我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相比,服务业比重也是偏低 的 。 比 如 ,2 0 1 0年 我 国 只 有43 .2%,而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分别达到了55%、67%、59%和66%。 “我国服务业目前发展结构也相对不合理。”于立新说,我国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业占比较多,而金融、保险、电信等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贸易却占比较少;地区发展也不均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比较迅速,北京服务贸易占G D P比重达75%,但是,部分中部与西部的二三线城市的服务贸易占比却很低,甚至西部某些地区占比不到10%。 此外,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呈逆差状态,且整体上呈逐年扩大趋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说,由于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且相对落后,导致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对落后,短期内扭转逆差局面不太现实,但可以通过发展与货物贸易衔接的运输服务贸易以及其他重点领域来尽量缩小逆差。 记者在京交会上看到,目前全球眼光都在聚焦于中国服务贸易领域。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的政府官员纷纷表示看重与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并有意在教育、医疗、旅游、环境、工业设计等方面进一步洽谈,其目光不仅着眼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还显示出对中国二三线城市市场的浓厚兴趣。 对于民资和外资对服务贸易领域的浓厚兴趣,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京交会上提出,我国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对外开放领域。他说,中国将推动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将推动金融、物流、节能环保等领域对外开放,鼓励外商投资专业设计、软件开发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领域,扩大服务业供给。我国还将完善政策环境,鼓励全球研发、技术、创新等发展,国内外企业联合开展研究,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升服务业占比。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