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期货业务正渐行渐近。 上周,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期货市场的品种创新步伐较大,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境外期货经纪业务试点及期货公司IPO上市等各类创新正在大力推进。” 据悉,三家境外期货经纪业务试点的筹备工作已经完成,蓄势待发。 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境外期货套期保值管理办法》也几近完成,但是境外期货代理权的问题难以达成统一意见。“涉及到证监会、国资委、外汇管理局和商务部等多个部门,达成统一意见不那么容易。”上述消息源说,“证监会想把所有境外期货业务全部交由这三家试点公司来代理的想法遭到了某些部委的反对。” 蓄势待发 尽管2008年央企在海外期货市场亏得“一塌糊涂”,但是大家仍然意识到,境外套保牌照仅停留在31家国企的水平,无法满足众多中小型国企和民营企业的海外套保需求。 于是,证监会开始讨论境内期货公司从事境外期货代理业务的模式和实施方式。2011年,中国国际期货、中粮期货和永安期货三家公司获准参与境外期货经纪业务试点筹备工作。 一位参与了试点筹备工作的期货公司人士表示:“这三家都是机构公司分类监管排名靠前的,均是AA级。” 证监会设置的监管排名,一共162家,每年公布一次评级,根据防风险能力、套保服务能力进行打分来评级,包括AA级、B级、C级、D级。根据不同的级别给你不同的业务。 上述期货公司人士称:“这三家公司每家负责不同的业务,这次试点的境外期货经纪业务与国内期货公司在香港从事的期货业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筹备的内容涉及更多,也更加详尽和细致。” 此前,中国证监会先后批准了南华期货、格林期货、永安期货、广发期货、中国国际期货、金瑞期货等6家内地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机构从事期货业务。 “此次批准的境外期货经纪业务,是指国内的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有试点资格的期货公司,参与境外交易所的全球期货交易。而之前国内期货公司在香港开设的期货业务机构,不能代理境外资金进入内地交易,内地资金也不能通过它在香港交易,它只相当于香港的本地期货公司。”上述期货公司人士解释说。 而这次的试点,是中国期货企业可以通过有试点资质的期货公司,直接与美国、英国等全球主要资本市场进行对接,建立中国期货与世界期货之间的通道,形成“中国境外期货直通车”。“此前,31家央企都是在借用海外跑道在做这件事情,这样会导致我们的信息泄露,资本被国际巨鳄吞噬。”中国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顾问付鹏说。 筹备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除了人才储备外,还有交易技术、交易制度、合作伙伴、风控体系、合同细节等方面。该人士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名投资者要交易美国的品种,可以在试点公司开户,就不用去芝加哥开户了。投资者下的单子,国内能看到,美国也能看到。下单的时候是通过国内服务器、国外服务器,两个服务器保持高度的传输,在技术细节上、链条上很多环节都比较复杂。“公司已专门成立一个团队在做这个事情,目前交易系统和风控结算系统基本设置完成。如果明年境外期货业务开放,我们就可以开始做,为国内企业提供服务。”上述期货公司人士表示。 意见不一 业内人士预测,境外期货业务推出的时间点或在明年。 上述期货公司人士说:“原油期货交易市场已经在上海落地,原油、国债、境外业务会陆续推出来,都在根据时间表排队。我个人认同,境外期货业务会在明年推出。”“目前《境外期货套期保值管理办法》基本完成,但是谁有代理资格的问题各部门产生了不同意见。”上述消息人士说,“证监会的想法是将所有境外期货业务的代理权交给以上三家试点公司。起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人的业务都要通过这三家公司的渠道,央企有可能会被区别对待。” 但是这一想法遭到了其他部委的反对。上述消息人士说:“有部委人士提出如果只有这三家公司能代理,会造成市场的垄断。” 业内人士以为,对期货公司来说,境外业务代理“意义特殊”。从期货行业统计数据来看,期货业全体业绩昏暗,除券商系期货公司业绩较好外,只有少数期货公司盈余。如没有期货买卖的手续费返还,很多期货公司难以维系。 所以,如果只将代理权交由这三家公司,对其他期货公司是不公平的。 湘财祁年期货首席经济学家刘仲元赞同此观点,他说:“管理办法应该是设置一些标准,而且这个标准是粗线条、透明化的。政府只是制定规则,不应该用行政权指定。” 付鹏说:“其实现在拿到代理权也没有很大的意义,因为还是要通过中间的交易商才能进入场内进行交易。最重要的是海外业务放开以后,能争取到境外场内交易的席位。而且仅仅是交易的席位也没有意义,要有交易代码的交易席位才成。” 他认为拥有境外期货业务代理权的标准应该有两条:第一,整体的注册资金应该是业内前二十的,这就可以卡掉很多;第二,拥有境外业务的能力和经验。国内目前只有6家有此经验。“这两条其实已经涵盖了很多细化的标准,国内能符合这两条的期货公司也不多。”付鹏说。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