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现货市场£企业

“油改气”大势已定 燃料油市场沦为“鸡肋”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2-06-04 09:01:56 来源:中国经营报

持续4年委靡

沪燃油期货的悲剧,与国内经济的快速下滑形势戚戚相关。

三立期货西安营业部总经理邵敏娟告诉记者:“在上一轮经济高速增长期,燃料油期货曾经是日成交高达百万手的品种。”但最近三五年,特别是2011年以来,已经很少有人关注该品种了。原因很简单:交投清淡不活跃的燃料油,已淡出多数大户投资者的视野。

数据显示,近4年来中国国内燃料油消费市场均呈下降趋势:2007年为4344万吨,2008年3664万吨,2009年3400万吨,2010年3127万吨。目前看国内今年燃料油消费依然在大幅度萎缩。

据了解,从2005年起,发电用油、燃料用油等工业需求萎缩直接导致燃料油的贸易情况下滑。在此背景下,现货市场的萎缩又影响燃料油期货的参与程度。

今年5月25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煤炭货种运价指数报收1168.65点,较前一周下跌1.9%。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中,华东以及进江航线运价跌幅均超过1元/吨。在国际方面,干散货运输市场疲软,BDI大幅下跌。

与此同时,根据民航局的内部统计数据,今年1~4月中国民航累计完成货邮运输量164.6万吨,同比下滑7.3%。其中国内(含地区)航运累计116.6万吨,下降1.5%;国际48.0万吨,下降18.7%。

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张卉瑶表示:“发电用油,燃料用油等工业需求的慢慢萎缩,下游需求不振,自然影响到了燃料油的贸易情况,最终也让该产品在期货市场无人问津”。

在此背景下,上期所为了改变燃料油“委靡”局面,曾对燃料油交割标准实行了改革,交割标的改为船供燃料油,但是仍然没有让燃料油期货成交活跃起来。

对此张卉瑶认为:“一方面中国内贸船供油规模有限;另一方面包含消费税的燃料油价格成本太高,由于很多工业企业生存压力大,内贸船加油企业更多地选择使用低价低劣的燃料油,品质较好的燃料油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

“油改气”大趋势

无论何种原因,沪燃油期货和燃料油现货交易都已沦为“鸡肋”。

“现状就是没有人玩了,江浙一带燃料油的上下游企业几乎都退出了沪燃油期货和上油所的现货连续交易,”前述驻扎在上海洋山保税区的贸易公司负责人表示,“在退出资本市场之余,很多企业尤其是贸易公司,也开始退出燃料油现货交易环节。即便业内仍有人憧憬航空海运市场的快速复兴,但目前宏观经济面没有好转迹象,而船舶制造业的经济周期较长,因此燃料油市场短期之内很难获得消息提振。”

与贸易商的悲观相比,税费高企或成为压垮燃料油市场的最后一棵稻草。

根据财政部2008年底下发的通知,自2009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大幅提高成品油消费税。自此之后国内成品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均由每升0.1元提高到每升0.8元。换算为吨后,每吨燃料油的使用成本上升约850元。

由于成品油消费税改革导致的国内外燃料油价格倒挂扩大,使得国内燃料油进口急速下滑,内外盘的期货套利盘也随之减少。

东证期货研究所所长林慧指出,提高燃料油消费税大幅增加了燃油的使用成本。“如果油轮认为加燃油不划算,就会对油轮进行改装,使用燃油替代品如天然气以节省运输成本。比如380号燃油使用码头用油轮加油,只能在保税区内交易。而一旦驶出关外任何地方都将缴燃油消费税,运输成本翻倍增高,这样的话不如使用天然气代替。”林慧说。

金银岛分析师齐绪名则表示:“2004年时,中国燃料油消费主要集中在发电、交通运输、冶金、化工、轻工等行业。其中电力行业的用量最大,占消费总量的32%;其次是石化行业,占25%;再次是交通运输行业,主要是船舶燃料,占22%。”但西气东输二线竣工以来,发电企业使用天然气替代燃料油成为大趋势。一夜间,发电燃料油改气,使燃料油成为受天然气冲击最严重的油品品种。

即便如此,天然气替代燃料油趋势仍将加速。以眼下占据燃料油需求高达70%以上市场的华东、华南地方为例,未来西气东输三线一旦竣工,则上述地方将有半数以上电厂或将选择天然气。显而易见,水泥、陶瓷、钢铁等诸多行业企业,和电厂一样,有着“油改气”的冲动,而天然气资源一旦充沛,燃料油被淘汰就会成为必然。

责任编辑:刘健伟
Total:2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