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大爱无声。对证券市场十几年的关注,让笔者深感市场缺乏动力、缺乏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市场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缺乏做空机制好比一个人只能“呼”,不能“吸”,到头来,春泥都成了“花”,“花”却成不了“春泥”,如何给市场正确的估值,又如何不滋生浮躁的投机气息。 国内外证券市场,其存在的根本就是对现有交易公司的准确估值,证券市场的核心功能就是价值发现或准确定价。其他所有功能的正确发挥皆以此为基础。如今困扰证券市场的大小非问题,新股发行问题其实都是伪命题,只要有合适的价格,有一个多空平衡的价值,看多者买入做多,看空者买入做空,无论是“呼”还是“吸”,畅通无阻的市场交易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证券市场的价值发现和准确定价功能。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机构投资者不能发挥自身的稳定作用,当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只能多不能空的“非平衡木”时,维护市场稳定注定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目前,金融危机提供了国内A股市场推出健康的能多能空的双向交易机制的好时机。在上海综合指数6000多点当然不能推出做空机制,而如今的证券市场已经从高位下跌掉接近2/3,尽管春节前后指数有所反弹,但依然是属于相对比较低的位置。这是一个还原证券市场本来面目和“生理机能”的好时机,而做空机制的推出,对证券市场本身的意义就是让这个金融市场的“生命”能够畅通的“呼吸”,有“呼吸”才能有生命力,才能有活力,才能追寻证券市场的价值和意义。 在西方发达国家,做空是世界上各大股票市场早已采纳实行的游戏规则,成为基金和机构投资者始终青睐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许多闻名世界享誉全球的股票投资公司都大量而频繁地使用这一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在发展完善证券市场方面的有益启示和经验教训,尽快适时引入做空机制,对于提高经济管理技巧和水平,培育理性的大众投资者,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建立健全规范成熟发达的证券市场,杜绝违法犯罪投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做空机制推出有利于化解大小非和新股发行扩容与市场承受力之间的矛盾,让市场自动形成一种良性的供求关系。引入做空机制,大小非的高价减持将大大减少。因为能够做空,如果上市公司价格与价值背离,在大小非减持时将遭遇强大的做空力量,大小非的不合理高价减持将成为极其困难的事情,公司价值被一步到位到合适的价格,让市场对大小非带来的扩容金额大大减少。同样,新股发行改革当中存在的“大小限”流通问题因为有做空机制,对投资者的心理压力和对市场的资金压力也会减少。因为,一旦“大小限”流通时价格高,做空机制将让“大小限”和“大小非”一样束手无策。 做空机制本身就是证券市场的基本游戏规则之一,做空机制推出则有利于丰富市场交易行为,提高刺激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在证券市场,国内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目前都无法体会做空规则给交易行为带来的刺激性与趣味性,做空机制作为一种游戏的规则,可以提供给游戏的参与者以更多的想象空间、操做空间和获利机会。当所有市场的几千万投资者都期待管理层出台利好,让市场永远处于创造新高的状态时,市场将积累巨大的风险,资本市场的动力就大大减弱。 做空机制推出有利于真正实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在具有做空机制的市场,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将被迫打开,试想,当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股票价格被做空到几角甚至几分钱的时候,摘牌就成为顺其自然的事,因为做空能够赚钱,也不存在公司退市会给中小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的后顾之忧,能上能下,能呼能吸,能进能退的市场将激励上市公司做强做大,注重市场正面形象,让市场自行实现优胜劣汰的“进化”功能,当市场上多数公司想成为优秀公司的时候,公司业绩和负面违规事件,以及违法犯罪事件自然会相应减少,这才是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切实保护。 引入做空机制将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封闭制度交易上的漏洞,减少证券市场屡禁不止的犯罪事件,促进市场成熟。广大中小投资者在只能做多的交易制度下只能采取低买高卖的交易策略,但提供保管结算业务的券商,却可以凭借其委托代理和自营买卖两种职能为一身的特殊身份,超脱于这一规则的束缚限制,从而采取了与大众投资者低买高卖做多手法完全截然相反的做空策略,进行反向操作,反其道而逆行之,高买低卖出货获利,然后再尽快补仓归位,摆脱自营职能,还原为代理的角色。毕竟,证券公司在交易所可都是有席位的,替别人买卖股票和为自己买卖,就购买这一行为本身并没有任何区别。由此可见,做空投机行为市场当中已经存在,但做空机制和游戏规则缺乏,缺乏公正性。 笔者认为,在证券市场低位的大好时机,管理层可以考虑推出能多能空,能上能下,能呼能吸的做空机制,证券市场才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春泥,春风,还有春雨,才能让市场充满动力、活力和吸引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