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美国的股票市场是没有指数的,《华尔街日报》首任编辑查尔斯·亨利·道将11种股票价格汇总成指数,登载在其属下的《华尔街日报》上。历史上第一次公布道·琼斯指数是在1884年7月3日。后来成分股增加为30种,就是现在称为道琼斯三十种工业股票指数,另增加了11种股票组成了道琼斯铁路指数,后来更名为道琼斯交通指数。 人们所提及的道氏理论,实际上是已故的查尔斯.道和威廉彼得.汉密尔顿的市场智慧的结晶。道氏是道琼斯公司的创办人之一。他除了向全美提供金融新闻资讯服务以外;还出版《华尔街日报》,并且担任其主编。汉密尔顿辞世于1929年,在此之前的20年间,他为《华尔街日报》作出了辉煌卓越的编辑工作。早年的汉密尔顿作为一名记者,曾经与道氏密切合作。在30年前很难让人意识到,道氏提出了关于股票市场的全新理念:在股票市场中,个股价格波动的背后,实际上总是隐藏着市场整体趋势的变化。直到那时,就是那些思考过这类问题的人也普遍认定,股票市场的个股价格波动,是相互独立,互不关联,是由其特定的个股公司状况,以及当时参与这些个股投机人士的市场态度所决定的。汉密尔顿发展了他称之为道氏理论的“涵义”。对汉密尔顿来说,股票市场是商业的晴雨表。而且常常能预示自身的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汉密尔顿展现出了阅读这个晴雨表的出色技巧,并时常把他对股市晴雨表的解读及其理由根据的文章,以“股市价格运动”的社论标题刊登发表在《华尔街日报》上。道氏自己对股票市场理论的表述,仅集中表现在1900年到1902年间所写出的若干社论文章里。在1922年,汉密尔顿出版了《股票市场晴雨表》,这是一本基于查尔斯.道的股票市场价格运动的理论,进行市场预测价值研究的书籍。其理论的资料源泉就是《股票市场晴雨表》这本书和他的大量报刊评论。雷亚先生通过对道氏和汉密尔顿所写文章的仔细认真研究(分析了252篇报刊评论),对阐明道氏理论,使其能为个人投资者或投机人服务,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休.班克罗夫特 1932年5月21日,波士顿 道氏理论的基本要点: 股票价格运动有三种趋势 1。基本趋势,变动时间在一年或一年以上,股价涨跌幅度超过20% 基本趋势是市场的主要趋势,多头市场称为牛市,空头市场称为熊市,反映在价格波动上牛市是一波比一波高,熊市相反。 主要趋势是无法被操纵的,背后都有一个简单的基本面理由。 2。次级折返趋势,变动3周至数月不等,变动主要趋势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次级趋势是政府能够发挥影响的趋势 3。短期趋势,几天至数周的变动 短期趋势是经常被操纵的。 道氏理论还有一些要点: 1。用两种指数互相印证来确定整体走势 2。据成交量判断趋势的变化 3。盘局可以代替次级趋势 4。把收盘价放在首位 5。在反转趋势出现之前主要趋势仍将发挥影响 6。股市波动反映了一切市场行为 后世的技术分析都是在道氏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以我的眼光来看,道氏理论总结了一些市场的运行规律,这些规律在后世被市场不断的证明,但是纯粹的技术分析者去掉了道氏理论中对市场价值的研究,变成了统计学的研究,更离谱的是想要精确的预测市场的价格,那简直是走火入魔了。回头请看道氏理论出版时是怎么说的:“ 在1922年,汉密尔顿出版了《股票市场晴雨表》,这是一本基于查尔斯.道的股票市场价格运动的理论,进行市场预测价值研究的书籍。” 道氏理论后世发展出现了两个方向: 一个方向大家都知道了,就是技术分析理论 另一个发展方向提出了股市发展与成长周期理论 我看股市发展与成长周期理论一点不比技术分析理论来的差,却很少有人说起。 越到后来添的东西越多,其实离道氏的本意也越远,道氏只不过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提出了一个大概的框架,目的是为研究商业和经济政策服务的,理解了目的就容易理解道氏为什么把股市波动与基本面联系起来了,那本来就不矛盾的。 道氏理论本来就不是单独精确使用的,就是要结合基本面因素来互相印证的,纯粹的技术分析者就是在这里开始跑题了。 再说个跑题的,就是常听见的追随趋势。其实技术分析是让你在趋势的进行过程中更容易把握趋势如何演进。而趋势是什么,根本就与技术分析无关,技术分析是研究趋势怎么演变的,而不是用来预测趋势的。 技术分析者认道氏为祖宗,这没错,但技术分析只是道氏理论的一部分,最有用的地方就是历史经常重演,那没错。但要加定义,在基本面类似的情况下,历史经常重演。 道氏理论不是一种精确的分析方法,但总结的一些基本规律被反复证明是正确有效的。 实际上有太多的人误解了道氏理论,总是希望从道氏理论的基础上找到一种战胜市场的方法,很可惜那往往是徒劳的。 反过来这些人却指责道氏理论不能精确的判断市场,那是很可笑的,要知道如果有战胜市场的方法存在,那市场也该关门了。 结论:市场有模糊的一面,但也有一些基本规律,这就是道氏理论的精髓所在。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