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快讯要闻

期货人才争夺战开启 私募团队跃跃欲试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2-07-23 14:12:47 来源:华夏时报网 作者:叶青
业内期待已久的期货资产管理业务已于7月9日完成了征求意见,正式的试点办法将于近日公布。据近日参与期货资产管理业务培训班人士透露,如果流程顺利的话,这一创新业务有望从9月1日起实施。

据与会人士透露,征求意见稿划定,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期货公司需满足BB以上分级、净资本5亿元以上,同时必须有一名高管及5名员工已获得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资格的要求。目前,多家期货公司已经组建了资产管理部门,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

期货公司忙挖人

7月13日,由中期协主办的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培训班,在北京友谊宾馆盛大召开,鉴于资管业务是目前国内期货行业最为关注的大事,吸引了来自各大期货公司从事期货资产管理业务的相关负责人。据记者观察,与会者都是各期货公司高管,从规模上足以看出,期货业内对资管业务的重视程度。

会议期间,记者进一步了解到,现在各大期货公司除了根据资管业务试点办法来筹备各项事务流程,对于人才的争夺也已经悄然开始,争取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能够稳定获利的操盘手。

“面对来势汹涌的资产管理业务,我们打算一手做好资产量化配置,一手着眼于外请的或者是内部培养操盘手,齐头并进。”与会期间,某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人员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刚从别人公司挖来一位全国实盘大赛重量级高手。“每年都能稳定盈利,擅长于做大趋势,等资管业务正式运行后,他会帮我们做资产管理,负责交易策略方面的制定,包括后期的期货基金。”

中国证监会2012年6月8日发布《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征求稿)》,主要包括业务试点资格及具备条件、业务规范及投资范围、业务管理及风险控制制度、账户监测监控等。

目前各期货公司仍处于围绕征求稿探讨范畴,做得比较好的一些大型公司已经在前期进行了交易员选拔比赛,培养自己的种子选手,并安排副总级别的人员进行专项管理,获得中期协监管最新分类评级的公司将会积极进行如资料、人才、制度、客户、场地、系统等各方面的筹备。

中证期货郑州营业部总经理朱耀才认为,资产管理业务发源于期货公司体制外,成熟于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从事资产管理业务最缺的肯定是人才和经验,既有期货公司管理者并未实际从事资产管理业务,需要不断摸索经验,并总结完善。

他表示,资产管理业务应该是风险和收益共存,对于期货公司是把双刃剑,任何一家哪怕是监管评级时AA级的公司也不敢轻视其风险。最近的曼氏金融破产及大摩巨亏事件都为资产管理业务敲响警钟。监管层把资管业务作为创新业务且不会全部开闸,而是先试点再普及,与开放境外期货业务类似。

朱耀才同时认为,期货公司资管业务毕竟还是强势监管体制下的产物,之前期货公司流失的人才主要流向不外乎三种,去现货企业套保、成立投资公司、个人投资者。这三种去向的人都是自认为交易不错的人才,有自己的交易理念和体系,而期货公司也会寻找若干合作伙伴,而前期公司的爱将在组建投资公司后会成为最佳合作伙伴,所以回流可能性较小。

私募团队跃跃欲试

相比期货公司面临的难题,自主性较强的投资公司或者是活跃于期货市场的私募团队,他们在面对日益临近的资产管理业务又是怎样一种心理呢?

为此,记者专访北京尚银投资总经理彭洁。据她介绍,鉴于前几年国内期货公司竞争同质化、盈利模式过于单一、研究水平不够深入、从业人员不能参与交易等问题,客观上存在一定的人才流失,这些人通过组建投资公司、私募团队或期货工作室来提升自己的实操水平,凸显自身专业性,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客户理财需求,会抢先占领期货资产管理市场。

虽然有一定的优势,彭洁却认为,任何领先于政策之前的摸索都是受到规模发展的局限和缺乏法律保护的。一旦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放开,整个市场格局将会迅速转变。一方面期货公司的市场认知度和信誉度,包括一些大公司的股东实力和资金实力,都更易受到投资者的认可;另一方面期货公司多年的客户积累将形成一种天然的资源。

而在投资顾问方面,一线的期货公司大多已经搭建了集团内部的投资公司或公司内部的资管部门,它们主打量化交易,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试工作。从该角度来说,资管业务试点或之后的正式运行,对期货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有助于促进国内金融市场 的健全和发展。

但同时也应注意,以前期货公司从事单纯的经纪业务,有内外部成熟的管制体系,基本出不了什么大问题。现在加速推出的投资咨询和资产管理业务,期货公司将进一步做好人才的储备和培养、系统的构建和划分、流程的梳理和优化、风险的测量和监控等多方面准备。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