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研究机构专家

王聪颖:美世纪大旱考验全球农产品市场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2-07-31 09:30:26 来源:中证期货 作者:王聪颖
“恐怕我们正在从危机走向灾难。”美国普渡大学教授托尼说。而来自美国国家气象局的干旱问题专家马修·罗森克兰斯更是忧心忡忡:“就目前的形势看,将有越来越多的地区绝收……如果还没有充足的降雨,美国的农场主们将面临一场灾难。”

美国干旱的发展和扩散速度惊人,帕尔默干旱指数显示,中西部严重干旱覆盖了美国本土55%的面积,是1956年来美国最严重的干旱天气。实际上,美国历史上比较严重的干旱共有3次,分别是1939年—1940年的沙尘暴干旱、1950年代的干旱和1988年的大干旱。其中以1988年大干旱损失最大,但干旱最严重的时候,覆盖美国本土面积才45%,本次高达55%的干旱覆盖率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恐怕我们正在从危机走向灾难。”美国普渡大学教授托尼说。而来自美国国家气象局的干旱问题专家马修·罗森克兰斯更是忧心忡忡:“就目前的形势看,将有越来越多的地区绝收……如果还没有充足的降雨,美国的农场主们将面临一场灾难。”
美国干旱监视机构称,在阿拉巴马,78%的山脉和草原状况不佳。得克萨斯州的山脉和草原同样状况不佳甚至非常糟糕,且比例高达94%。而在印第安波利斯,整个城市正经历着104年以来最长的一次干旱期。作为市长,格雷格·巴拉德不得不宣布缺水警告,并禁止浇草坪,同时限制其他方面的用水。1988年干旱的场景仿佛再现,当年的干旱几乎将美国境内庄稼全部摧毁,居民的草坪枯死,甚至在多个城市,日常用水也受到限制。美国国家气象局检测数据显示,降雨迟迟未来,旱情恶化,灾难正步步逼近。


“粮仓”告急,全球遭殃


美国是全球第三大小麦生产国和第一大小麦出口国,年均小麦出口量约2360万吨,占全球小麦贸易量的23%;美国还是全球第一大玉米生产国,占全球总量的40%,同时也是全球出口玉米最多的国家,出口量占全球的60%以上。可以说,美国扮演了世界“粮仓”的角色。美国地域广阔,农产品产量在全球举足轻重,且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出国口,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占据半壁江山。尤其对于主要粮食进口国来说,美国粮食的正常出口对其意义重大。
本次干旱集中在美国中部地区,波及艾奥瓦州、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和俄亥俄州,刚好是玉米和大豆的重要种植带。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7、8月份的干旱尤其重创重要粮食作物如玉米、大豆的产量。7月正值大豆和玉米需水量最高的生长开花期,眼下的酷热天气和匮乏的降水使玉米和大豆受灾严重,包括美国最大的玉米和大豆主产州在内的多个地区都处于异常干燥状态。
7月23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农作物生长进度周报显示,大豆发育优良率继续下降,从36%降至34%,低于35%的平均预期;而玉米作物发育良好仅有29%,较前一周的31%再度下调,低于分析师们33%的平均预期。然而气象学家里奇则更加担忧:“玉米主产区的18个州普遍情况都很糟糕,高达30%的作物长势不佳,甚至可能更加糟糕。”座落在印第安纳州的全球商品分析及咨询公司长期从事农产品跟踪,其总裁、高级谷物分析师麦克说:“通过和生产者的交谈了解到形势并不乐观,处于旱灾中心地带的75%的玉米作物可能已经无法挽救了。”
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显示,因干旱导致美国玉米、大豆等粮食单产大幅下降,目前,美国农业部已经把玉米产量目标从166蒲式耳/英亩下调至146蒲式耳/英亩,降幅为12%,这在历史上少有。
而荷兰合作银行似乎更加悲观,其在7月商品策略报告中下调了玉米单产至131蒲式耳/英亩,较美国农业部预估值低15蒲式耳。其预计美国玉米产量较预估值减少16亿蒲式耳,并认为这将成为玉米价格飙升的动力。鉴于减产,荷兰合作银行调高玉米、小麦的价格预期。荷兰合作银行预计2012年第3季度玉米价格为8美元/蒲式耳,甚至更高;第4季度为7.5美元/蒲式耳。2013年第1季度为7美元/蒲式耳;第2季度为6.75美元/蒲式耳。荷兰合作银行还调高了芝加哥小麦的价格,预计2012/2013年度小麦价格保持在8美元/蒲式耳,因为预计玉米供应短缺,消费者会采购小麦来替代。
旱情对美国农作物的产量造成重创,但其可以通过涨价来弥补损失,而对于主要的粮食进口国家来说,似乎只能无奈承受涨价带来的痛苦而束手无策。更为可怕的是,中东地区主要粮食进口国的通胀可能因为美国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再次抬头,人们的主要支出集中在食品上,因此会出现明显的物价上涨,加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在2007到2009年之间,全世界一共出现了超过60次的“粮食暴动”,当时农产品价格快速飙高,对家庭预算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许多贫穷国家,70%的家庭收入均用于购买粮食,其家庭预算遭到强烈冲击。


旱灾+危机+衰退+通胀


本次大旱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二次衰退期,交织着欧债危机、经济衰退、通胀加剧等诸多问题,旱情的影响可能不单单是粮食减产,“多米诺骨牌”效应可能会连带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深思和警惕。
首先,旱情直接造成农作物减产,农产品价格飙升。1988年和1950年期间的干旱曾遭成大豆、玉米价格在一年内几乎翻番。而今年6、7月农产品的上涨势头丝毫不亚于此前几次干旱年份,从6月到7月19日,美豆、美豆粕、美玉米纷纷创2008年来新高,美豆、美豆粕涨幅均超过30%,而美玉米涨幅更是超过50%。就目前的旱情发展和价格上涨势头看,价格在一年内翻番轻而易举。
其次,旱情引发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本来就复苏艰难、低迷不振的全球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希腊问题平复后不久,以西班牙为导火索,欧债危机再起波澜。全球经济的引擎——美国复苏之路也倍显坎坷,其经济数据的下滑令人担忧全球经济走好的动力何在?可以说,全球经济病症百出,各国首脑正疲于奔命,想要实施宽松政策力挽狂澜,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无疑是令人头痛的掣肘。旱情导致主要粮食作物减产,一方面抬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复苏的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价格传导,对其他板块的价格形成支撑和推动。价格的集体上涨,可能导致通胀再度加剧。
最后,局势的发展可能更加严峻,极端情况下,经济危机甚至可能演化成政治危机和军事动荡。粮食价格的上涨直接增加了本就贫困的粮食进口国家的支出,如果粮食的减产造成绝对的供需缺口,到那时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全球就将有数亿人口面临饥饿的威胁。由饥饿引发一连串动荡和危机,社会动荡进一步诱发政治危机。粮食短缺使生物能源锐减,还可能引发传统能源价格上涨,而通常情况下,能源的争夺极易导致局部的动荡,甚至全面的军事威胁。
本次旱情不仅规模大,发展速度快,破坏力强,而且发生在危机、衰退和通胀多重问题交错的复杂局势下,其副作用更加鲜明。一方面增加了解决困难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考验着全球协调合作的能力和智慧。而据美国海洋暨大气总署(NOAA)监测预报,不排除部分地区的干旱会延续到10月,因为美国48个州遭受异常高温的酷热天气,并且丝毫看不到结束的迹象。果真如此,这次干旱考验的还有耐力。


农产品板块演绎极端行情


今年年初以来,商品市场一路下跌。农产品在6、7月出现强劲反弹,演绎了不一样的异动,归根结底缘于这场世纪大旱。相对于与经济联系紧密的金属和能源化工,农产品价格对天气的敏感程度更高,也更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而上涨。本轮农产品不仅逆势上涨,豆类、玉米等还创出了2008年以来的新高。而果真如美国海洋暨大气总署的预测,干旱延续到10月,那么本轮农产品的牛市可能才刚刚开始。投机资金从前期的能源板块撤离,涌入农产品市场,将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做多动能。
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现实中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会更加严峻。实际上,由于人口激增和土地边际产出递减,世界早已经进入了过多人口追逐稀缺粮食的时代。世界上粮食进口大国为了保证本国的粮食进口和安全可谓费尽心机。比如,韩国的粮食有70%来自进口,为了确保从世界粮食第一大出口国美国稳定地进口其所需的粮食,韩国成立了公私合营公司,在美国收购粮食加工厂,直接从美国农民手中购买粮食,从而保证粮食对本国的供应。这其实相当于在美国建立了自己的粮食种植和供应基地,借用美国的土地,生产自己的粮食。韩国这种思路和做法,被缺乏粮食的国家纷纷效仿,以确保自己国家的“生命线安全”。
可以预见,粮食的稀缺性在可预期的未来会愈演愈烈,粮食的价格势必长期处于上涨通道。粮食市场最近一次恶性暴涨发生在2007至2008年,由于严重的全球性饥荒,导致许多粮食出口大国如越南等为了自保而禁止粮食出口。供需失衡是粮食上涨的根本,而存在于世界粮食市场上的巨额投机资本则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据了解,当时的粮食投机主要由高盛、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和巴克莱银行设立的指数基金操纵。2008年这些指数基金运用期货市场,间接控制了全球大麦产量的48.2%、大豆产量的30.8%和小麦产量的19.1。这相当于扼住了全球的喉咙,农产品价格暴涨最终让全球的粮食消费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虽然不能把粮食危机完全归咎于指数基金,但投机炒作无疑就像一个放大器,其杠杆作用让本来就存在的供求失衡效应成倍放大。当下这场世纪大旱,再次为指数基金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投机资金难免故伎重演,目前多数品种已经创出2008年以来的新高或许就是征兆。为抑制农产品价格的疯狂上涨,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9日将大豆和豆粕期货的初始保证金率均上调25%,大豆期货的初始保证金由每手合约的4050美元升至5063美元,豆粕期货的初始保证金由每手2160美元上升到2700美元。其中,大豆期货的保证金在几周内被两次上调。尽管如此,仍难以抑制市场的“做多热情”。本次干旱正值2008年次贷危机后,经济仍处于衰退期,实体产业百废待兴之际,危机中从房地产市场和股市逃离的大量资本还在四处寻找到投机目标。本轮世纪干旱势必吸引大资本涌入粮食期货市场,而粮食期货也难免因此而不断上演波诡云谲的极端行情。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对于中国,本次旱情引发的粮价上涨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近几年粮食进口量呈上升趋势,尤其大豆进口依赖度高,粮食价格上涨势必增加进口成本。机遇在于灾害倒逼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期货市场,应用自身强大的现货基数,增强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话语权。
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土地贫乏,对农产品的依赖性强。而中国并不是农业强国,目前农产品自给率正在走低,进口依赖度走高,人口红利消失,农村人口呈下降趋势,务农青少年缺失等,都对我国农业长远发展构成威胁。就目前的供应结构看,大豆每年从国外进口6000多万吨,占我国全年大豆消费量的80%。而其他粮食作物基本能够自给自足,但也越来越需要依赖国外进口进行结构和数量调剂。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在所有33大类商品中,谷物及谷物粉共进口量191万吨,同比上年增长283%,同比增幅最大。分品种看,上半年我国进口大豆2905万吨,同比增长22.5%;进口玉米240.54万吨,同比增长6535.2%;进口小麦219.35万吨,同比增长294.9%;进口大麦150.94万吨,同比增长62.3%;进口稻谷和大米118.67万吨,同比增长226.9%。从上半年的进口增幅看,全年的进口量增幅也会保持较高水平。总体上,我国三大主粮的进口依存度上升,逼近10%,换而言之,我国主粮的自给率正跌破90%。
伴随着全球分工精细化,粮食作物也势必走向微观细分,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顺应时代的发展,中国应积极参与和利用国际期货市场,更好地协调国内农产品供需矛盾,均衡数量和调剂结构。而期货市场的完善离不开现货的优势,需要一方面大力发展基础农业,发展优势品种,另一方面积极争夺农户产品供应和采购定价权,做到两手准备,心中有数,有粮不慌。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