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快讯要闻

期货三剑客提3.0理论 重新审视期货市场功能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2-08-03 09:26:10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 作者:庄少文
2012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的有关政策。国务院批复中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前海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在前海先行先试政策中,金融政策占据最大篇幅,内容共有8条,其中一条尤为引人瞩目:支持前海试点设立创新型金融机构和要素交易平台。

提到创新,金融市场历来不乏创新之举。近日,期货界三位重量级人物曹汝明、邢精平和马文胜,联手抛出的一套关于“期货市场功能再认识的3.0理论”,象一枚重磅炸弹,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创新是现代经济的旗帜,也是金融市场的生命。中国的期货市场虽然在创新中较好发挥了功能,但在做深做细现有产品,加深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方面似乎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探索更加有效的期货品种及交易方式,使期货市场在实体经济运行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已成为所有相关人士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番话,道出了三位作者提出3.0理论的初衷。

曹汝明,深圳期货市场创建者之一,原深圳证监局副局长,2010年任深圳证监局巡视员。近年来,作为牵头人或课题组长,完成了研究起草期货公司涉外业务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及期货市场发展战略等工作。

邢精平,博士后,现任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首席分析师,2006年至2007年,曾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筹建及“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工作。

马文胜,现任新湖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等职,先后荣获 “中国期货市场十大风云人物”、“期货杰出掌门人”等荣誉称号。监管者、设计者、实践者,三位作者这种奇特的组合最终促成了他们在期货理论上与实践探索中的创新。

“期货起源于现货,反映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期货交易是以现货交易为基础的更高级的市场形式,它既是现货市场的延伸,也是现货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以期货市场与实体经济结伴发展的轨迹为导向,我们将两者的关系划分为三个时代,即1.0时代、2.0时代和3.0时代。这三个阶段囊括了由商品期货起步,经过金融期货与期货价格指数期货的转化再升华到现货价格指数期货,从而在更高层次重归商品期货的整个历程。”他们在文章中如此表示。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引发了信息科学技术革命,使得信息技术迅速赶超上材料、能源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作为实体经济风险管理工具的期货市场必然要作相应的升级跟进,否则就会与实体经济相脱节,陷入虚拟游戏的泥潭。考虑到我国电子产业的雄厚基础及其产品销售总额在国际上占统治地位的现实,借鉴2.5经验,用同类产品编制价格指数,适时推出电子市场价格指数类期货,似乎已经成了期货市场服务于新经济发展的一项相当识时务的选择。基于这一共识,三人经过多次探讨磋商,最终提出了“3.0理论”。  经初步论证,他们认为开发中国电子产品价格指数期货基本上是可行的。境外市场也有一例类似的创新案例,如在波罗的海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的远期合约 (BFA)。

显然,3.0理论并不是简单地为期货市场划段而出现的,催生它的源动力来自实体经济迅猛发展数十年所积累的巨大能量和实际需求。而金融服务业顺势而为,以应有的敏感性及适应性不失时机地为母体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正是作为服务者最该做的。他们预期,以电子化为特征的高附加值产品一经与金融期货相结合,势必把期货市场引入3.0时代。

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常清对三人提出的这套理论给予了高度评价: “期货市场功能再认识之3.0理论是期货市场理论研究的一大创新,这套理论以国际期货发展顺序为主线,抓住了各个发展阶段中期货市场在服务对象、主要功能以及交割模式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完全贴合全球期货市场的发展脉络与趋势。该理论认为,期货源于商品而后转向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度与商品交汇于更高的层次,呈现螺旋上升趋势,为我国未来期货市场发展方向及产品创新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期货3.0理论在《期货日报》发表后受到国内外众多网站的转载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这一评价。

期货3.0,从理论到付诸实践,这一天到底要等多久,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