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在主要上市期结束之后,国内玉米保持了近强远弱的格局,以C1209合约为代表的旧作玉米在东北玉米供应存在缺口的情况下表现强劲,而C1301代表的新季玉米则在增产预期下承压明显,保持了对C1209合约较大的贴水。不过,本月以来,形势发生改变,在天气因素影响下,新季玉米的供应存在较大变数,后市远月高贴水结构或出现改观,而近日玉米回调或存在投资机会。 供应增加消费疲软 新年度玉米或将进入小波动率市 2010年以来,玉米始终是谷物板块中供应最为紧缺的品种,也是国家食品价格调控中的难题。2011/12年度市场出现转机,在产量增加、替代增加和进口增加的三方面共振下,国内玉米市场出现久违的库存重建。预计2012/13年度国内玉米期初库存较上年同比增加1200万吨左右,库存消费比有望进一步恢复到29%左右。 另一方面,玉米消费结构也发生重大变革,由于深加工行业不景气,玉米工业化消费比重明显降低,拉动玉米价格上涨动力明显减弱。在深加工消费方面,预计2011/12年度消费玉米5800万吨左右,较上一年度增加300万吨左右,主要是淀粉糖、赖氨酸等高附加值产品新增产能投产拉动。但夏季以来深加工下游产品在消费旺季出货持续低迷,深加工企业开机率保持低位,这加剧了我们对于深加工消费增长放缓的担忧,故将全年度消费总量预期值较前期估值下调了200万吨。而预估2012/13年度消费总量在5900万吨,主要考虑部分大型新增产能投产。在饲用方面,玉米消费也出现萎缩。玉米原本是养殖业扩张的最大利多品种,但由于小麦替代的空前增长,2011/12年度玉米饲用消费量预计出现下降,预计全年消费量在1.05亿吨左右,较上年度下降约800万吨,而2012/13年度消费量预期小幅增长。如果小麦在国储收购大幅增加的背景下较早实现对玉米的顺价,则玉米饲用消费量有望恢复2010/11年水平。回顾2006年以来国内玉米持续6年的牛市行情,价格波动趋势与国内深加工消费增长趋势有着极高的拟合度。如果玉米深加工消费停止增长,国内玉米行情或许就此结束牛市行情而进入小波动率时代。 在供应增加,消费增速放缓,政策调控能力加强的背景下,预计2012/13年度国内玉米市场投资机会减少,期货上缺少大波动。而现货贸易方面,可能面临收购成本高,存货成本增长快,而出货价格上涨空间小的矛盾,贸易风险加大。 从短期来看,9月中下旬随着新粮的开始入市,以及华北旧作库存的巨大抛压,国内玉米现货整体价格或将走弱。新玉米如果如预期丰产,将给玉米远月合约带来持续压力。在通常供大于求的年份,国内新季玉米价格在11月份通常较9月份陈粮价格高点下跌120-150元/吨(按大连港中等玉米平舱价格比较),而当前C1301对C1209合约100元左右贴水结构较为合理。今年1月中旬大连玉米平舱价格在2340元/吨左右,C1201合约运行在2280-2300元之间,价格在9月下旬开始下跌。按照今年与去年供需条件以及上市节奏相似性,9月下半月C1301合约一旦运行至2400以上,便存在沽空机会。丰产条件下C1301合约的空头需要关注的主要风险集中在国家收储。如果新年度玉米托市价格符合主流预期提高100元/吨左右,即辽宁2100元/吨收储,那么折合C1301的交割成本将达到2280元/吨左右,限制了可能的下跌空间。而C1305合约则可能成为最佳的沽空目标。 但如果新季玉米出现减产,那么本轮玉米回调或许给出买入机会。按照供应短缺年份的规律,国内新季玉米价格在10-11月份低点通常较9月份陈粮价格高点下跌30-50元/吨,这意味着当前C1301合约对C1209合约高贴水结构需要改变。前期市场对于增产预期过于一致,一旦发生实质性的减产,且市场认可,在主流预期反转情况下或存在一轮价格上涨。从现货上看,也存在这种支持。因去年敢于在春节前大量囤粮的深加工企业以及储备库、贸易商普遍大赚,今年由于政策托市价格提高的预期较强,东北新玉米上市后主要企业收购积极性很有可能高涨,对1月份玉米交割成本形成支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消费无法重振,2102/13年度国内玉米面临小波动率市,向上空间也是受抑制的。这样,只有价格跌到足够低,买入才能获得足够大的风险收益空间。目前看,平产至减产行情出现的概率已经高于增产模型。 从技术上看,大连玉米主力1301合约由于多头离场,在一周之内相继跌破日线上升趋势线、30日均线以及2400整数位三道支撑关口,且近两日成交仍然活跃,持仓依旧明显减少,下行趋势或未结束。预计60日均线左右将有较强支撑,大体2350附近将测试玉米反弹意愿。如果是有耐心的期货投机资金,最好等待2300以内较高安全边际的买入机会,如果没有则放弃预期选择其他品种操作。基本面方面需要紧盯近期天气,一旦出现持续降雨、异常低温、早霜等灾害天气则观察盘面资金动向。同时,提防宏观方面系统性风险。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