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现货市场£企业

从粮食安全角度看我国未来粮食供需格局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2-09-03 10:07:18 来源:格林期货 作者:郭坤龙

未来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但不同粮食品种的供需形势却不尽相同。稻谷供需将维持在相对宽松的水平,小麦供需将由相对宽松转向紧平衡,玉米供需将长期维持在紧平衡状态,而大豆自给率难以显著提高。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供需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民生活生平的提高,我国粮食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口粮粮食消费量稳步趋降,粳米、各种专用面粉及面粉制成品等相对高端的产品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这在促进粮食消费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对不同粮食作物产生了区别影响。

我国稻谷产量稳步增长,消费量却呈现持续下滑的态势,供需持续维持在较为宽松的水平。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稻谷产量为20078万吨,较2003年增加4012.44万吨;2004年—2011年,年均稻谷产量增长量约为501.56万吨。而据wind资讯收集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稻谷消费量为17684万吨,较2003年减少1208.2万吨;2004年—2011年,年均稻谷消费增长量约为-151.03万吨。

我国小麦产量和消费量均稳步增长,但消费量增长速度要低于产量,小麦整体供需相对宽松。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供需报告数据显示,2011/2012年度,中国小麦产量为11792万吨,较2003/2004年度增加3143万吨;2003/2004年度—2011/2012年度,小麦产量年均增长量为392.88万吨。与之相对,2011/2012年度,中国小麦的国内总消费量为12050万吨,较2003/2004年度增加1600万吨;2003/2004年度—2011/2012年度,小麦国内总消费量年均增长量为200万吨。但值得注意的是,自2007/2008年度开始,中国小麦的消费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小麦口粮和种子等消费量一直维持在9800万吨左右,饲料消费量则快速增长。2007/2008年度—2011/2012年度,小麦的饲料消费量年均增长360万吨,而同期小麦产量年均增长量仅为189万吨。

我国玉米供需情况类似于小麦,产量增长速度快于消费量,供需相对宽松。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供需报告数据显示,2011/2012年度,中国玉米的产量为19278万吨,较2003/2004年度增加7695万吨;2003/2004年度—2011/2012年度,玉米产量年均增长量为961.86万吨。与之相对,2011/2012年度,中国玉米的国内总消费量为18800万吨,较2003/2004年度增加5960万吨;2003/2004年度—2011/2012年度,玉米的国内总消费量年均增长量为745万吨。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发展,玉米的用途已不仅仅局限于粮食范畴,其能源属性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在目前国家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用量的现状下,玉米供需尚能维持较为平衡的局面,但随着未来全球能源供需格局的变化,玉米供给或将面临短缺的风险。

我国大豆产量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消费量却逐年增加,大豆自给率逐步降低。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供需报告数据显示,2011/2012年度,中国大豆产量为1350万吨,较2003/2004年度下降189万吨;2003/2004年度—2011/2012年度,大豆产量年均增长量为-23.63万吨。与之相对,2011/2012年度,中国大豆的国内总消费量为7080万吨,较2003/2004年度增加3642万吨;2003/2004年度—2011/2012年度,中国大豆的国内总消费量年均增长量为455.25万吨。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由上述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供需现状可见,除大豆以外,我国谷物类粮食作物供给尚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但小麦和玉米的供需形势已产生变化。未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但土地等资源、粮食品种供给结构矛盾和粮食种植比较收益偏低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力日益突出,粮食安全问题仍面临种种挑战。

1.土地等资源相对有限

我国土地等资源相对有限,人口多资源少一直是困扰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以耕地资源为例,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影响,农业用地资源供给压力将进一步增加。据中国国土资源部公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01年—2008年,我国耕地面积由19.14亿亩下降至18.2574亿万亩,下降达0.8826亿亩;2009年和2010年,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新增耕地面积分别为26.9万公顷和33.37万公顷,合计仅为0.090405亿亩。在不考虑2009年和2010年间耕地流失面积的情况下,2001年—2010年,全国耕地面积下降幅度约为4.14%。而2001年—2010年,全国人口数量由127627万人增长至134091万人,增长幅度约为5.06%。由此可见,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十分有限。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08公顷,而美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53公顷。

2.粮食刚性需求稳步增长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称,我国未来粮食需求总量继续增长。据预测,到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需求总量5725亿公斤。在此过程中,粮食消费结构将升级,口粮消费将减少,饲料用粮需求将增加,食用植物油消费将继续增加。据预测,2010年我国居民口粮消费总量2585亿公斤,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9%,到2020年口粮消费总量2475亿公斤,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3%。2010年饲料用粮需求总量为1870亿公斤,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36%;到2020年将达到2355亿公斤,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1%。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17.8公斤,消费需求总量为2410万吨;到2020年人均消费量20公斤,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2900万吨。

3.种粮收益偏低加大粮食生产难度

由于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农业比较效益下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一半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紧缺,一些地区粮食生产呈现“副业化”趋势。与进城务工和种植经济作物相比,种粮效益明显偏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以稻谷生产为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编写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显示,2010年,我国粳稻谷每亩年净利润为529.84元。而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则显示,2010年,我国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690元。两者比较可以得出,2010年,我国粳稻谷每亩年净利润仅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的31.35%。种植收益偏低使得我国粮食供求区域不平衡加剧,一些主产区由粮食调出省变为调入省。目前我国粮食调出省已由17个减少到13个,部分产销平衡区变成调入区,主销区调入量不断扩大。

我国未来粮食供需格局

为保证到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不低于395公斤,我国制定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多项指标,这将是未来国家制定相关农业政策的指导性标准,并将对未来粮食供需格局产生直接影响。从各项指标数据及我国未来粮食需求预测来看,我国粮食总体供需将长期维持紧平衡的状态,但不同粮食品种的供需形势却不尽相同。

1.谷物类粮食供需形势将区别分化

未来谷物类粮食仍将是国家重点支持生产的品种,《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制定的目标显示,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全国谷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2.6亿亩以上。但由于未来粮食口粮消费将稳步下降,而饲料粮食消费却稳步增长,谷物类粮食供需形势将区别分化。

稻谷供需将维持在相对宽松的水平。由于稻谷主要用作口粮,且其加工产品如米线等也属于初级食品范畴,稻谷未来的消费需求将稳步趋降。与之相对,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要求未来稻谷种植面积稳定在4.5亿亩左右。由此可见,未来稻谷产量将较为稳定,而如果考虑到未来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有望继续提高,稻谷产量仍有增长空间。消费下降而产量稳中有增将使得稻谷供需长期维持在相对宽松的水平。

小麦供需将由相对宽松转向紧平衡。相对于稻谷和玉米而言,种植收益偏低问题对小麦的影响较小。但随着我国饲料粮消费的增长及国产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国产小麦的饲料需求增长快速,其增长速度已经高于小麦产量增速,这将使得未来我国小麦供需由相对宽松转向紧平衡。

玉米供需将长期维持在紧平衡状态。国产玉米主要用作饲料和深加工,饲料消费比例在60%以上,我国未来饲料粮消费将持续增长的趋势将带动国产玉米消费。而近年来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扬虽带动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但随着主产区种植潜力的不断发掘,土地资源的约束力显现,传统的种植方式对玉米增产的推动力减弱,科技应用对玉米增产的推动仍需时间,玉米供给压力将逐步增大。

2.大豆自给率难以显著提高

大豆主要用作油料,其重要性低于谷物类粮食品种,人多地少的现状使得其生产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国家政策更加倾向于维持现有生产水平,这将使得我国大豆自给率难以显著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要求是,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力争油菜籽、花生等油料作物播种面积恢复到1.8亿亩左右。但相对有限的土地需要我国调整油料作物的种植结构,土地利用率相对较低的大豆难以保障种植面积。在国内食用植物油油料生产中,大豆与水稻、玉米均存在争地关系,小麦与冬油菜存在争地关系。为满足国民对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需求,提高与谷物类粮食品种争地关系不明显或者出油率更高的小品种油料作物产量更加符合我国国情需要。

综上,未来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但不同粮食品种的供需形势却不尽相同。稻谷供需将维持在相对宽松的水平,小麦供需将由相对宽松转向紧平衡,玉米供需将长期维持在紧平衡状态,而大豆自给率难以显著提高。

责任编辑:刘健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