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豆油市场展开了一轮补涨行情,一方面,美豆在不断创新高,进口成本高企;另一方面,消费旺季来临,油脂需求将出现季节性好转,并且未来几个月进口大豆到港量大幅下滑,豆油供需格局预计将有所改善;并且进入四季度,豆粕消费需求开始转淡,而油脂消费需求将保持相对强劲,在成本高企的背景下,油厂挺油意愿也将增强,豆油上涨势头有望延续。 一、供需预计进一步趋紧,美豆将继续维持强势 美豆大幅减产已成定局,USDA8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12/13年度美豆库存消费比仅为4.19%,为64/65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从近期Pro Farmer田间调查的结果来看,美豆单产恐不及美国农业部36.1蒲式耳/英亩的预估,这也意味着美豆产量还存在下调的空间。而出口需求依然维持强劲,目前的高价格对需求的抑制似乎并不明显。特别是目前南美大豆已经提前售罄,全球大豆进口需求将被迫转向美国,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美国大豆将获得近乎垄断性的竞争优势,全球大豆进口商与美国供应商处于不对等的博弈地位,这种市场供应结构易涨难跌。截至上周,2012/13年度美豆出口销售量已达1756万吨,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增加51%,且中国在明年3月份之前仍有较大的缺口需要填补,因此未来几个月中国还存在大量的买盘,强劲的出口需求令市场质疑美国农业部8月份供需报告中的3000万吨大豆出口量预估是否偏低。我们预计美豆供需可能会进一步趋紧,且这样的格局会持续至南美大豆上市前,这将支撑美豆继续维持强势,且存在进一步创新高的可能。 二、进口量下滑,需求季节性好转,国内豆油供需预计将趋紧 前期豆油市场相对低迷,一方面是港口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水平,供应充足,另一方面是因为消费淡季,需求相对低迷,供需压力使得油脂走势与豆粕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不过我们预计9月份之后,豆油供需压力将逐渐有所缓解。一方面,港口大豆库存开始趋于下滑,而未来两个月进口大豆到港量还会大幅减少,根据船期预报来看,9、10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总量预计不到700万吨,这将令港口大豆库存消耗速度进一步加快,且当前豆油进口成本与国内现货价格大幅倒挂达800元,这将导致后期豆油进口量下滑,油脂油料到港量的减少将缓解国内油脂库存压力;另一方面,进入三、四季度后,油脂消费需求会出现季节性的好转,因为下半年是油脂的传统消费旺季,季节性因素的变化使得油脂需求会好于上半年,近期的双节备货需求已使得市场成交有所改善;并且进入第四季度,豆粕需求开始转淡,油厂开机率会下滑,这也将直接减少豆油的供应,而届时豆油消费仍将保持相对强劲,在进口成本高企的背景下,油厂会力挺豆油价格,这也将对豆油市场构成支撑。 三、食用调和油新国标有望出台,将增加未来豆油消费量 年初至今,由于国家对地沟油的打击以及未来即将出台的食用调和油新国标,对于冠名调和油主油种要求达到更高的比例,都对棕油需求构成较大的冲击,不过这会增加对豆油的消费量。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国家对于地沟油的打击令棕油消费大幅下滑,而食用调和油新国标虽尚未出台,但部分大型油脂企业已经开始下调调和油中棕油的搀兑比例,提高豆油、菜油的搀兑比例,一旦新国标出台,更多的企业将会执行该标准,这将增加未来豆油的消费量,这也是当前豆棕价差持续扩大至历史高位水平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在进口成本高企的背景下,未来国内豆油供需格局将趋于好转,豆油价格重心也将逐渐抬升,震荡上行的态势有望延续至第四季度。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