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9月10日一天,上海市金山区法院开庭审理了光大银行上海金山支行诉包括上海辰世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正韩钢铁贸易有限公司、上海轩展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等近20余家钢铁贸易企业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9月11日,在上海市金山区东北方向的浦东区法院调解室内,民生银行上海分行同上海惠锦钢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永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之间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和保证合同纠纷正在这里调解。 至此,距离8月6日沪上银行开始集体起诉钢贸企业已经过去了1个月了,仍没有停歇的迹象。在市场持续低迷和资金链吃紧的情况下,上海多家钢材市场已不复往常的喧嚣与热闹。 在银行不断催贷、抽贷甚至通过诉讼方式集体向钢贸企业施压下,8月9日,上海市2028家钢贸企业联名上书上海市政府,请求政府出面协调钢贸企业同银行的关系,帮助处置和应对爆发于钢贸行业的系统性危机。 然而,诸多钢贸企业没有等来上海市政府方面的回应。据上海地区最大钢贸行业协会——周宁上海商会的执行会长肖志成介绍,一些商业银行除了加紧对钢贸企业催收贷款外,甚至还暂停了一些钢贸企业主的信用卡,更大的恐慌情绪开始在钢贸企业主之间蔓延开来。 昔日座上宾 今日成被告 钢贸企业的违约,使得同银行之间原本亲密无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昔日的座上宾成为了今日银行谈之色变的对象 “我的钢铁网”资深分析师朱喜安对法治周末记者介绍说,钢贸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上游钢厂订货要付保证金,提货需要付全款,下游用钢企业需要垫资,造成资金使用量大周转时间长,而钢贸企业自身资金量有限,因此,钢贸企业需要通过大量的银行融资来维持整个资金链的正常运转。 “在2008年以前,国内钢材市场处于上升周期,钢材价格不断上涨,钢材成为了非常优质的抵押品,加上钢贸企业对资金需求巨大,钢贸企业一度是银行的座上贵宾。”朱喜安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在《致上海市人民政府的请求信》中,记者看到,在以往的贷款中,银行通过以贷转存、存贷挂钩、浮利分费、承兑汇票、配比购买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基金、黄金、保险产品等一系列商业手段,再加上担保等费用,使钢贸企业融资成本高涨。 按照上海市银监局的统计,上海地区的钢贸贷款余额约为1500亿元,若以15%的平均融资成本计算,那么银行每年可从中获取的回报将远超200亿元。 朱喜安介绍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带动下,国内钢材市场的需求保持增长势头,加之银行信贷比较宽松,钢贸企业同银行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融洽的。 不过这种好势头从2010年开始逐渐出现逆转。朱喜安表示,一方面,钢铁产能愈发过剩;另一方面,国家实施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加之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大幅回落,导致钢材市场需求大幅下滑,钢贸行业的盈利能力也不断下降。2011年以来,情势更是急转直下。 市场需求急剧下降,钢厂亏损面不断扩大,以往靠“利薄多销”经营原则的钢贸商为了偿还银行贷款,也大量抛售手中囤积的钢材库存,进而引发钢材价格的暴跌。 2012年8月底,中钢协钢材综合指数降至101.53点。而1994年此指数推出时是100点。这就意味着,18年之后,钢价重回原点。 钢铁行业无疑已处于低谷,钢贸企业的资金链也愈发紧张。而随着钢材价格不断下滑,抵押物价值下降,导致银行要求钢贸企业追加抵押,或收回一部分贷款,从而加剧了资金匮乏的窘境,已有部分钢贸企业出现了信贷违约。 钢贸企业的违约,使得同银行之间原本亲密无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昔日的座上宾成为了今日银行谈之色变的对象,更有一些商业银行内部传出了“防抢防盗防钢贸”这种带有歧视性的说法。 而钢贸企业对也银行也不乏苛责之声:“银行为了降低自己的风险,也开始不守信用,提前催收未到期的贷款,甚至欺骗钢贸企业提前还贷。”一位钢贸企业负责人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肖志成介绍说,上海周宁商会成立16年以来,从没有坏账,从没有发生过银行违约事件。然而当下的危机也使得个别会员企业不得不站在法庭的被告席上。 截至2012年8月30日,仅上海市奉贤法院就已受理了80多起涉钢贸企业纠纷。可以说,不断上演的诉讼也将银行和钢贸企业之间最后的温情抛却。 互保、联保引发诉讼潮 在目前钢铁行业的系统性风险面前,互保和联保这种原本降低银行风险的担保方式也已失去了其最初效用 依照常理,如果钢贸企业是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主体向银行借贷的话,尚不至于引发钢贸行业集体性的违约风险,也不至于引发诉讼潮。而自8月中旬以来爆发的针对钢贸企业的诉讼潮则从侧面反映出钢贸企业已身陷系统性危机,这也将银行信贷中所用的“互保”、“联保”方式的弊端完全暴露。 所谓“互保”、“联保”,是指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在贷款人不能提供足值抵(质)押物时,要求三家到五家企业自愿组成一个互助小组,小组成员协商借款金额,联合向银行申请授信,联合对贷款提供担保,每名成员均对小组授信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在这种担保模式下,只要一家钢贸企业整体陷于亏损和周转失灵的状态,就会使多家企业遭到牵连,在此轮银行发起的对钢贸企业的诉讼中,很多银行都是将到期不能还贷的企业连同互保、联保企业“打包”一并告上法院的。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刘少军对法治周末记者介绍,“互保”、“联保”最初是10余年前,中国农业银行(2.47,0.00,0.00%)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针对农户推出的一种贷款方式。 “由于农户缺少抵押物,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当时要求农户在贷款时找一家农户或者几家农户为其担保,一旦出现还不上贷款的情况,就由其他农户承担还款连带责任。由于农户贷款金额较少,即使出现风险,也在银行承受范围内。”刘少军说。 刘少军表示,“互保”、“联保”这种原本适用于农村的贷款方式一旦扩展至资金量较大的中小企业身上,本身就积聚着很大的风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容易对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造成冲击。 在目前钢铁行业的系统性风险面前,互保和联保这种原本降低银行风险的担保方式也已失去了其最初效用。按捺不住焦虑的银行开始了集中发难,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信贷风险大 银行收缩贷款 重复抵押对所贷资金投向监管不到位的确加剧了钢贸行业信贷风险的严重性 隐藏在钢贸企业的信贷风险不断蔓延开来,也惊动了银行监管部门。2011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市银监局先后多次向辖区内银行发文,要求各家银行重点排查钢贸企业的信贷风险。2011年11月底,上海市银监局发文指出,钢贸行业贷款过于集中,整个上海地区的钢贸贷款余额约为1500亿元。 上海市银监局接二连三的风险警示无疑让银行紧张起来,于是风险排查随即启动。 在调研排查过程中,一个让银行恐慌的现实被揭露出来。上海银监局的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末,上海用于质押的螺纹钢总量为103.45万吨,是螺纹钢社会库存的2.79倍。 这就意味着钢贸行业存在着重复抵押的问题,这无疑会放大银行的信贷风险,而且上海银监局已经发现某些银行在风险处置时无法对钢材质押主张权利。 与此同时,以“从事钢材贸易”名义套(骗)取银行信贷资金的案例开始被银行发现,于是收缩钢贸企业信贷成为了一些银行挽救损失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位知情人士对法治周末记者透露,2008年钢材利润越来越微薄,一些钢贸商家便以囤积的钢材做抵押品,从银行获得贷款,名义上从事钢材贸易,其实有不少投向房地产、炒期货,甚至放高利贷,以求获取更高的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钢材的商品属性已经逐渐被其金融属性所代替,钢材成了融资的工具和载体。”该知情人士总结道。 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以及目前低迷的资本市场环境显然影响到了这部分钢贸商的投资收益,面对银行的收缩政策,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便暴露无遗。 2012年4月,银监会办公厅甚至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时调整信贷方向和政策,防止部分钢贸企业需求贸易背景的套(骗)取银行贷款行为发生。 对于外界所说的钢贸企业存在重复质押,以及将所贷资金投向房地产、期货等高风险领域而导致信贷违约的现象,肖志成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但不能以一家企业或少数企业的做法就否定整个钢贸行业,这个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还是坚守在本业上。 尽管如此,重复抵押对所贷资金投向监管不到位的确加剧了钢贸行业信贷风险的严重性。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起完备的风险管理程序,除了要做好贷前审查、额度核准外,还要做好贷后跟踪,尤其对企业的信贷资金使用情况要加强追踪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和真正使用到位。”刘少军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贷与不贷款 同样一条不归路 肖志成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期望上海市能够对钢贸市场和企业“区别对待、分类处置” 据估计,2011年全年钢材贸易贷款1.89万亿元,而同期全国贷款总额54万亿元,钢材贸易贷款在整个银行贷款中的比例高达3.5%。而在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钢贸企业聚集地之一的上海,银行贷给钢贸企业的金额和所蕴含的风险则更引人注目。 上海银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末,上海钢贸企业在银行的贷款余额达1515.41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29.05%。其中,部分银行的信贷行业集中度过高,4家银行的钢贸企业贷款余额占比接近或超过20%,7家银行钢贸企业承兑汇票占比超过50%。 为了收回贷款,从8月中旬到目前,上海一些银行和钢贸企业之间官司不断,也让股民们忧心忡忡,钢贸行业资金链是否就此断裂,银行对钢贸商的现有贷款无法收回。 这种担心也表现在股价上了。9月5日,民生银行股价大跌,钢贸相关的不良贷款激增被认为是罪魁祸首。但无论如何,眼下钢贸企业信贷危机的确将包括民生银行在内的诸多沪上银行类金融机构置于一个两难境地。 上海一家银行信贷部工作人员对法治周末记者坦言:“现在如果对钢贸企业完全不贷款,那么肯定会大量倒闭,银行坏账一定会大量增加;但如果继续贷款,就怕坏账越来越多,就如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作为周宁上海商会的执行会长,肖志成也为商会中数以千计的钢贸商的未来忧虑。肖志成一方面号召商会会员“守法经商、坚守诚信、抱团过冬”,同时采取筹集风险基金、下调担保费等方式抱团取暖,肖志成希望通过自救来全力维护信贷诚信。 不过,肖志成觉得从上海钢贸行业目前危机的广度和深度来看,钢贸企业自身的努力无异于杯水车薪,已回天无力。 肖志成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期望上海市能够对钢贸市场和企业“区别对待、分类处置”,对恶意脱逃银行贷款的害群之马要严惩;而对资信良好而资金短缺的企业能给予信贷支持;对暂时无法还贷的企业能适当增加还贷延展期,而不是“一刀切”。 银行在经济繁荣,钢贸行业出于上升周期时“过量”放贷,而在行业发展低迷时紧缩贷款的做法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谢太峰更加意识到顺周期调控模式思维的局限性。 “顺周期的调节方式往往会起到一个助涨助跌的作用,钢铁行业是一种周期性行业,必然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而在目前经济不景气或者说经济形势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正好是这些企业需要资金或者面临困难的时候,如果采取逆周期的信贷管理模式和思维,而不是一味地为了控制眼下的风险而去进一步紧缩贷款或者进一步去逼企业坏债,可能会是解决这类问题一个比较好的思路。”谢太峰说。 不过刘少军认为,银行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是否要采取逆周期信贷管理在于银行自己的判断,作为监管层只能是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并不能做强制性规定。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