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贵如油。在券商一年业务中最关键的“春耕阶段”——1、2月份,沪深两市持续活跃的成交无疑是靠天吃饭的券商最宝贵的“及时雨”,这场及时雨也同时为券商的全年业绩“多收个三五斗”奠定了基础。 佣金收入“提前进入牛市” 自去年11月以来,A股市场一改前期的暴跌走势而出现复苏的走势特征,尤其是进入到2009年,沪深两市的成交量渐趋放大:1月份,沪市的日均成交量达到了600亿元左右,两市合计日均成交额约为千亿元;2月份,沪深两市日均股票成交额进一步放大,最高超过了1800亿元,日均成交量也接近2007年牛市最火爆时日均1859亿元的水平。 有统计资料显示,券商经纪业务的盈亏平衡点是A股市场的总成交量在400亿元左右,由此可见,券商在2009年1、2月份的盈利能力相对乐观。 据了解,1月份有交易记录的103家券商席位在股票、基金交易上的合计交易额达3万亿元,其中,国泰君安以股票、基金、债券总成交金额2234.9亿元拔得头筹,而银河证券则以1724.23亿元的总成交额排名两市股票总成交额榜首。股票、基金佣金费率分别为0.13%、0.1%,权证费率以0.04%的标准估算,按目前券商平均0.2%平均股票交易佣金水平,收入最多的银河证券今年首月可获得超过3亿元股票佣金收入。此外,申银万国、国信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与中信证券分列股票、基金、债券总成交金额的三至十位。 上市券商中,海通证券以总成交额1473.2亿元排名榜首,除此之外,中信证券、长江证券、宏源证券、国元证券、国金证券、东北证券、太平洋证券分别以1040.7亿元、639.6亿元、395.6亿元、319.6亿元、241亿元、232.5亿元和81.7亿元的总成交额位列上市券商总成交金额排名的2至8位。今年预计将完成借壳上市的西南证券1月总成交金额为180.9亿元,而去年下半年已过会准备在今年IPO的招商证券与光大证券的总成交金额为986.7亿元和1253.2亿元。 在2008年4季度,当时沪深两市的日均成交额仅有827.34亿元,今年前两个月的平均两市日均成交额有望多出500亿元以上,国内券商每日将因此多出上亿元的收入。业内人士测算,目前两市成交额超预期的表现,将使得证券行业今年全年的业绩比预期提升7%以上。 新“二八法则” 对于券商的经纪业务来说,“二八法则”曾经非常灵验,即“数量仅为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 受此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券商十分注重对于核心客户的服务——“一对一的VIP服务”、“百脑慧”、“贵宾理财”等高端客户服务,有的还为大户安排专车接送、免费旅游、独立豪华交易室等等,没有实力的券商则通过低佣金甚至零佣金的方式争夺机构客户市场。一段时间以来,大户数量的增加及由此带来的客户资产规模的膨胀,成为很多营业部比拼的重要标准。 然而,经过了牛熊市场的交替,券商的经纪业务却呈现出了新的“二八法则”,即“客户资产金额仅占二成的散户却为券商贡献了八成的利润”。 据媒体报道,不少券商在梳理近年来经纪业务的客户结构时发现,按照利润贡献度排名,资产规模10万-50万的客户排在首位;其次是50万元-100万元、1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很多营业部花重金挖来或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服务的“大户”(客户资产规模在500万元以上),对佣金收入的实际贡献率却非常之低。数据显示,100万元以上的大客户其资产规模与利润贡献度几乎成反比。客户资产规模占到八成的机构客户或者“大户”,对券商的利润贡献却不到二成,但他们却消耗了券商80%的服务成本,这一特征在熊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据了解,目前国内券商佣金收入主要来自机构分仓佣金收入、大户交易佣金及中小散户交易佣金等,券商内部则根据自身情况及区域不同区分上述三类客户。一般而言,多数券商将资金量在50万以下的客户定义为中小散户。券商会根据各自定位不同,对各类客户收取不同的佣金费率。对于基金等机构客户分仓资金量较大的,券商收取的佣金率最低。其次为大户,不少营业部都开出相对低廉的佣金费率,以吸引或留住大户。至于中小散户,因为个体资金量小,佣金率最高。以北京某营业部为例,该营业部对于100万元以上的客户按照0.26%到0.27%的标准收取,机构投资者则更低,而对50万以下的小散户则收取0.3%的费率。绝大部分利用券商交易席位的基金都享有0.1%的优惠费率,并且扣除交易所要求券商承担的一切费用。由此,中小散户虽然资金量小,但相对机构而言,中小散户的频繁交易以及高佣金率,为券商佣金收入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交易所的相关数据也显示,去年股票市场中资金量在10万到50万之间的账户交投最为活跃,对整个股票市场交易量的贡献度高达67%。 事实上,2009年以来,很多券商在继续推进客户的分类服务之后,经纪业务部门开始将重心转回打散户市场,响亮提出“零售券商”的概念,发力拼抢散户市场份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