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公告同意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并要求市场参与者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应签署交易商协会制定并发布的该协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 事实上,自从这场由美国次贷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衍生产品就成为市场诟病的焦点。不可否认,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在日益膨胀的金融衍生品的助推下,击垮了包括雷曼、美林等金融巨头。但金融衍生产品真的只是洪水猛兽吗?其发展之路今后又该如何走呢?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金融衍生产品分为两种,一种是价格衍生产品,另一种是信用衍生产品。衍生产品的主要风险在于越权交易,因此,不管实物的衍生产品,还是金融资产的衍生产品,都有一个需要严格的内控问题。这次金融危机出的问题主要是在信贷衍生产品上。此前,我们一直认为债券市场是一个非常稳健的市场,而这次问题恰恰出在债券市场上。主要是因为,它的信用衍生产品、结构性的信用产品,经过几度的衍生,把风险放大了很多倍。目前,对于我国,就价格衍生产品来讲,涉及到股指期货究竟如何控制风险的问题,进一步做好内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信贷衍生产品来讲,现在主要是如何看待资产证券化的问题。不能够因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就否定它,关键是如何对它进行有效监管,如何吸取美国的教训,做到对它进行真正的监管。众所周知,资产证券化的好处是增加了流动性,但另一方面它也转嫁了风险,我们就是要在这个环节里加强监管,避免道德风险。陈雨露说:“此外,我认为,应注意资产证券化的后续问题,我们要严格限制资产证券化以后的产品再以它做抵押继续衍生。总的来讲,不管是价格衍生产品也好,信用衍生产品也好,都要防止泡沫化。” 前不久,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也曾表示,目前中国应该加快推出世界上已经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她认为,在经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金融衍生品会产生极大缩减。这是一个去泡沫化的过程,但是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它今后不发展了,而是在更健康、扎实的基础上发展。 我们看到,近年来,央行相继推出了债券远期、人民币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外汇远期、外汇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呈现出稳步发展的局面。 毋庸置疑,在全球,过去的10年是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的年代。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兴起、金融业竞争的加剧、金融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这些因素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生机。而在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已被普遍关注。人们也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建立规范有效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金融自由化理论代表者认为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带来的风险并不比场内金融交易带来的风险更多,无需新增专门法律和机构对场外衍生产品市场进行监管。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国家的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参与者充分发挥了逐利本质,甚至出现了大量不考虑风险承受能力、仅为投机和对赌而进行的衍生产品交易,使得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从避险工具蜕变成风险放大器。 “作为新兴的金融市场,随着金融创新的加快,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目前逐步兴起。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控制,需要各有关金融监管机构的协同作战。”陈雨露说。 对此,许多专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就是要循序渐进地推出衍生品,要做到方案设计上有充分论证,规则安排上有法律依据,技术上有控制手段,运行上有实时监控措施,异常事件有应对预案,从而保障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安全有序发展。一位业内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应该循序渐进,首先要坚持产品风险由低到高的原则,其次是坚持产品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再次是坚持国际通用模式与中国特定的市场环境相结合的原则,第四是坚持产品创新为市场整体发展服务的原则。 此外,推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健康发展,不仅要完善金融衍生品的有关法规,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还要制定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规则和标准;不仅要加强市场投资者的教育,普及金融衍生品的有关专业知识,还要建立金融衍生品的交易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而此次出台的新版《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既考虑了中国市场的现实情况及发展需要,又借鉴了国际最新经验,其发布和实施将会使中国金融衍生产品统一自律文本的标准迈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它将为完善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引导市场成员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制度发挥重要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