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低价进口棉进入国内市场后,国内棉价难以维持,导致不少棉农放弃种植棉花,改种粮食或其它作物 从近几月的数据来看,国外棉花的价格与国内棉花差价一般在每吨3000元-5000元左右。鉴于国外棉花的价格低廉,使得国内纺企争相购买进口棉,国内棉花不得不一再降低出售价格。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国外廉价棉花大量流入国内市场,给国内棉花价格带来了重大冲击,这是造成国内棉花价格下跌的最主要原因。 国外棉冲击国内棉 从4月至6月,国内棉花期价已经呈下降态势,此后,7、8月份,国内棉花期价一直在低位区间震荡。上下轨分别为19700元和18500元/吨。9月20日,郑棉1301价格报收19780元/吨。 数据显示,2012/2013年度棉花市场整体形势仍然延续过去一年的供需状态:全球总消费量下滑、期末库存增加、库存消费比上升。也就是说,棉花市场仍处在去库存化阶段。 有美国分析人士将棉价下降归于中国消费下降。独立棉花分析师Mike Stevens表示,如果中国人不购买棉花,棉花价格在过去一年中的下降幅度可能会更大。他说:“我认为价格有可能已急剧下降,毫无疑问,他们是价格的主要支撑者。”当前市场正在关注未来中国在市场上的表现。 但实际上,我国棉花价格与外国进口棉花相比一向位于较高的价位。不仅如此,由于受到国外廉价进口棉的影响,也导致我国内地棉的价格无法上涨。 国外棉价与国内棉价的差异如此之大,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认为,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外的棉花种植机械化程度高,成本较小;另一方面,国外政府对棉花的补贴高,这大大提高了国外棉花的价格竞争力。 “我国欲弥补这种差价,首先需从种植方面下手,提高种植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其次加大政府对棉农的补贴力度。”郑宇洁说道。 在记者的采访中,有多家纺企上市公司向记者谈到公司使用进口棉,并且还提到,棉花进口配额被爆炒,最高的交易达到了近4000元/吨。 棉农弃棉改粮 在大量低价进口棉进入国内市场后,国内棉价难以维持,造成棉农种植的棉花难以卖出高价。导致不少棉农放弃种植棉花,改种粮食或其它作物。 有报道称,2010年11月份,山东德州市棉花收购价格为每斤7元左右,今年4月份,价格最低的时候每斤只有3元左右,目前的收购价格仅维持在3.6元左右。 由此看,棉农把棉田改种成粮田就不足为奇。对此,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分析:“棉农改种其他作物,会造成棉花供给量下滑,其价格将提高,这对本处困境的纺织业会雪上加霜。国家一方面可以实行收储政策,收储对控制棉价的作用十分明显,它可以减少棉花在市面上的流通量,保护棉农利益;另一方面,可以调整进口棉配额,适当限制国外廉价棉进入。” 新年度国家收储政策已于9月10日正式启动,临时收储价格为20400元/吨,收储要延续至2013年3月底。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新棉虽已陆续上市,但是鉴于新年度收储要求严格,加工企业也是谨慎对待,在新棉大量上市之前,棉花交储成交估计较为清淡。 8成棉企业绩下滑 “棉花与纺织行业息息相关,目前纺织行业低迷,对棉花的需求量较少。”郑宇洁向记者分析道。 由于今年棉价的大起大落,多数棉企都是现收现加工现卖,这样来抵消棉花存储、加工、运输的费用。有纺企上市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介绍,公司目前都是根据订单买入现货。但是,也有纺企苦恼,设备和人工将白白浪费,会造成损失。 棉价的上下浮动让棉企很受伤,再加上目前需求的下降,使得近8成棉企今年上半年业绩下滑。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18家棉纺业上市公司中,有14家公司业绩下降。其中,常山股份、ST大路B、维科精华和华润锦华净利润下降超100%,降幅分别达316.46%、285.96%、124.27%和107.42%。 其中,华孚色纺今年上半年营业利润449万元,同比减少98.44%。公司董秘宋晨凌此前曾表示,销售量增长系公司的客户结构基本稳定,订单皆为连续性订单,因此全年无重大变化,影响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为成本。 受国际棉价不断下跌的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国内棉下跌了1000-1500元/吨,但仍比进口棉贵了4000-4500元/吨。 目前,有的棉纺企业可以说是在亏损卖棉纱,但为了维持经营却又无法停工,不然就是破产的结果。据德州市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说,从3月份到现在,整个德州地区80%的企业处在停产、限产状态,可能有20%的企业倒闭了。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