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期货股票期权专家 >> 研究机构专家

丁红:油粕比价有望回归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2-10-24 09:28:38 来源:平安期货
国庆节后,油脂先于豆粕企稳,是否意味着四季度行情就此反转呢?笔者认为,豆类市场不确定性因素犹存,整体仍将承压,但较为确定的是油粕比价将回归,投资者可关注买油抛粕操作。

季节性供应压制豆类市场

10月11日,美国农业部发布10月供需报告,对豆类市场形成利空。由于收获面积和单产调高,美国2012/2013年大豆产量预估为28.60亿蒲式耳,较上月上调2.26亿蒲式耳。南美方面,10月中旬南部与阿根廷雨水较充足,旱情得到改善,市场对南美大豆丰产预期进一步加深。随着新豆的逐步上市,四季度豆类价格将整体承压。

四季度油厂挺价意愿增强

11月和12月为油脂传统备货期,需求量约占全年消费量的1/3,因消费旺季来临,从历史走势看,四季度一般是油脂价格上行阶段。

冬季,豆油需求强于棕榈油,尤其自2011年以来国家加大对散油市场的监管力度,棕榈油掺兑因此受限。由于部分企业棕油需求量大幅下降,这部分减少的需求必将转移到豆油及菜油上,受饮食习惯影响,豆油是主流需求油脂。因马盘棕榈油影响,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油脂需求并得到反映。

今年7月初国家质检局发布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食用植物油检验监管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政府对进口食用油质检力度将进一步趋紧。相关制度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棕榈油的进口,这也将对油脂后期的成本起到支撑作用。

9—12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一般较低。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9月预计进口大豆到港量在420万吨左右,10月预计到港300万吨左右,11月预计到港350万吨,12月预计到港接近400万吨, 9—12月预计我国共进口大豆1470万吨,而2011年9—12月中国进口大豆1906万吨,同比减少436万吨,幅度为22.88%。在供应紧张的背景下,油脂在需求旺季较易成为挺价对象。

近期,由于油粕现货价格下滑迅速,各地大豆压榨企业又回到亏损临界点,豆粕下游需求将逐步走弱,四季度从成本及供应角度考虑,油脂易涨难跌。所以,针对本年度最后的机会,油厂挺价意愿将比年内任何时候更为强烈。

全球央行放水利多商品

9月份以来,继欧洲开启购债计划、美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后,世界各国央行不断开闸放水。在美联储推出QE3之后,日本央行也不甘示弱,9月19日出人意料地进一步大举放松货币政策,将资产购买计划的规模从70万亿日元扩大至80万亿日元,并将该计划的有效期延长6个月至2013年底。更有甚者,巴西央行于10月10日将指标利率水平进一步下调至7.25%,这已是该国连续第10次下调利率。新一轮货币宽松浪潮已经席卷全球主要经济体。

全球市场都在等待按兵不动的中国,回顾7月份以来的中国货币政策,尽管市场降准预期强烈,但央行迟迟未动,而是频繁使用逆回购调节流动性。在四季度资金吃紧的情况下,不排除央行会采取相关政策。在此背景下,整体商品市场长期趋势看涨,一旦国内也推出相关政策,大宗商品存在反弹可能。因与原油具备高度相关性,加上仓单融资质押等因素影响,油脂被赋予了更多的金融属性,在反弹过程中将领涨相关品种的。

油脂存在超跌反弹需求


近期从技术上看虽有触底反弹迹象,但棕油市场仍存不确定性因素。一方面,马来西亚政府为从印尼夺回市场占有率,称将从2013年1月1日起调降毛棕榈油出口税。另一方面,四季度仍是棕油产量增长高峰期,根据10月10日MPOB公布的数据,9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达到200万吨,同比增加7%,比5年均值增加了22%。

自9月初以来,相比豆粕及大豆的回调幅度,油脂下跌更为惨烈,直接回到6月初上涨的起点,技术方面也存在超跌反弹需求。如果棕油企稳,油脂上行空间就有可能被迅速打开。

总结及操作建议

在全球央行放水的背景下,大宗商品长期趋势看涨。油脂因被赋予了更多的金融属性,在反弹过程中将领涨相关品种。从成本及供应角度考虑,我们认为四季度豆粕下游需求将逐步走弱,而来自油厂的挺价意愿也将比年内任何时候更为强烈,油脂易涨难跌。技术分析上看,也存在超跌反弹需求,如豆类品种全面启动,豆油将领涨相关品种。油粕比价四季度有望回归,投资者可以参与买油抛粕套利交易。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