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均线理论的由来 移动平均线由美国投资专家葛兰威尔所创立,由道氏股价分析理论的“三种趋势说”演变而来,将道氏理论具体的加以数字化,从数字的变动中去预测股价未来短期、中期、长期的变动方向,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移动平均线MA,又称均线,成本线,它代表在一段时间内买入股票的平均成本,反映了股价在一定时期内的强弱和运行趋势。 算术移动平均线,就是将N天的收盘价加和再除以N,得到第N天的算术平均线数值。从其计算方法上看,它有以下几个技术特征:追踪趋势,滞后性,稳定性,助涨助跌性,支撑线和压力线特性。 二、均线理论的使用法则 MA的使用,最常见的是葛兰威尔法则。葛兰维尔法则是单移动平均线应用的最好总结。其八大法则要点如下: 1、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转为上升或者盘局,而价格从均线下方突破均线为买入信号。 2、价格虽然跌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升到平均线上,持续上升,仍为买入信号。 3、价格趋势走在平均线上,价格虽有一定回调,但在均线附近即受到其支撑(均线的助涨性),而并未跌破平均线且立刻反转上升,为买入信号。 4、价格突然暴跌,跌破均线且在短时间内进一步向下远离均线,则有较大可能产生反弹上升,也是买入时机。 5、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转为盘局或者下跌,而价格向下跌破平均线,为卖出信号。 6、价格虽然向上突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跌至平均线下,并持续下降,仍为卖出信号。 7、价格趋势走在平均线下方,价格虽有一定上升,但在均线附近即受到其阻力压制(均线的助跌性),并未突破平均线却立刻反转下跌,也是卖出信号。 8、价格突然暴升,突破均线,且在短时间内进一步拉升而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结束,是卖出信号。 均线的其他使用法则: 1、收盘价上穿均线买入,下穿卖出。 2、均线出现金叉买入,死叉卖出。 3、均线由下跌转为上涨时买入,由上涨转为下跌时卖出。 4、股市中,出现金银山谷买入。 三、均线的特点分析 1、稳定地追踪趋势。从计算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均线在一定程度上过滤了偶然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得我们可以看清行情的大致趋势。 2、助涨助跌。均线反映了一段时间市场上的买卖意愿,反映在图表上,均线便有了支撑及压力的意义。这种作用,使行情更可能继续发展下去。 3、滞后性。MA反映了一段时间的行情,当行情出现新的变化的时候,MA往往较迟发出买卖信号,导致实际获利空间减小。 四、实战方法分析 (一)以收盘价上下穿均线为主要操作方法。 优:当出现大幅度的行情的时候,可以抓住一大部分利润;操作方法简单明了;长期操作中比较稳定;止损较小。 劣:盘整中假信号太多,会出现一定亏损;当出现大幅度反复跳空时,会出现较大亏损;信号准确率不高;如果长时间不出现比较大的行情,会出现亏损;手续费占了较大比重;不适合太过火暴的品种。 (二)以金叉死叉为主要操作方法。 优:做中长线时把握性高一点;操作次数少,手续费交的少;操作方法简单明了;出现大行情时盈利较多。 劣:太滞后,往往在涨势末端买入然后又在跌势开始后才卖出,导致亏损;选择适当的参数比较困难,因为选择好的参数很容易失效;震荡中亏损较多。 (三)以均线拐点为主要操作方法。 优:操作次数比上下穿方法少一些,假信号少一些,手续费少一些;出现大行情也有较高回报;操作方法简单明了;比较稳定。 劣:比上下穿滞后一些;准确率也不高。 上面三种方法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因为以买卖信号来操作,就不涉及止损的选择,因此所有操作都是一环套一环的连续操作。这样如果出现一些暴涨暴跌的跳空行情,损失就比较多。 五、操作方法的改进 1、关于操作次数多的问题。如果信号准确率不是太高,操作的越多,交的手续费越多,非常影响总绩效。那么如何改进呢?①操作较长的周期。即盯住较大规模的行情。比如原先盯着15分钟图做,现在盯着30分钟甚至60分钟图做。虽然止损幅度有所增大,但操作次数少了,总成本还是可以降下来的。②在原有操作方法上,增加过滤程序。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一定要谨慎。因为均线操作的一大优点就是在大行情到来的时候一定能够抓住,万一被你错误的过滤掉了,多可惜了,全年有可能因此亏损。过滤的条件一定要简单明了,搞太复杂不好操作还不如不搞。 2、关于信号成功率不高的问题。曾经利用均线做过一年的数据统计,信号准确率在30%左右。那么如何改进?因为均线操作方法比较连贯,在震荡中容易亏损,而震荡往往经常发生,如何解决?①在较大周期中选择一根均线作为大方向的指示器。假如你盯着15分钟K线图中的30单位均线进行操作,可以选择日线中5天均线作为指导。5天线向上走时不做或少做空,向下走时不做或少做多。可以过滤掉一部分错误信号。②如前所述,增加过滤步骤。 3、提高总绩效。资金管理是一个好方法。如果你选择连续操作,而不错过任何大的行情,那么资金管理会帮你很大忙。把握大的时候仓大些,把握小的时候仓小些。 六、杂感 1、不要妄图把均线操作方法的信号成功率提高的很高,要达到80%甚至连60%都不太可能。均线的特质在于稳定,在于以不变应万变。如果加的限制条件过多,会抹杀均线的基本特点,过不了过久就失效了。 2均线的绩效不会太出色。本身就是以小胜率来赚取收益,又有滞后性,因此盲目的认为一年可以据此翻多少番赚多少倍的想法未免太一相情愿。如果手续费低,资金管理合理的话,利用这种方法获得百分之几十的年收益率还是可行的。 3、对于那些日波动幅度相对于长期波动幅度占较大比例的品种,即短期变化剧烈,长期又涨或跌不了多少的品种,用均线操作不合适。 4、喜欢做短线甚至日内行情的投资者,均线可调到更短的周期。 均线进级: 1.均线的角度:均线的角度在30度之内,一般而言是个振荡行情,振荡行情里配合KDJ或SKDJ来做振荡波段是十分理想的操作模式。但若依据均线翻越来买进卖出刚好和行情相反。是要注意的地方。 均线的角度在30-60度之间,是比较稳定的趋势行情(依周期不同而不同),此时很多指标比如KDJ,SKDJ,CCI等指标会发生偏移,因而不准确,此时均线却是最好的指标,可依托均线进行对趋势的跟踪,坚守均线也就是坚守利润,直到均线跌破出局。 均线的角度在60度以上时,很明显行情见顶前要冲顶(底)--加速,破(关键位),立直(产生大涨跌幅度的K线),配合大量产生。这时均线的角度多在60度之上,是行情见顶底的阶断。此时价格与均线乖离程度较大。一般振荡指标严重偏离,不起作用,此时要依K线组合和CCI配合或依据目标位来综合确定顶底比较合适。顶有两种,一种是冲起来的顶,判断用前法合适,二是盘出来的顶,就依据均线组的穿越来判定比较好。 2.中长均线是趋势的代言人,只要中长均线有角度就有趋势,有趋势就要做单边顺势。不抢反弹不做盘整。一般来说,反弹到中长期均线处时,只要短期均线产生顺势拐点或K线产生顺势拐点都是最好的开仓时机,反弹的特点是速度快,在打到中长期均线的位置时,往往还做出很历害的上攻或下攻样子吓人,但它和中长期均线逆市角度相交,无成交量的配合,注定是失败的。在中长均线没有走缓,没有突破再回踏的过程,趋势是很难改变的。 3.关注均线的机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均线组的翻越,二是均线组的回踏粘合,三是均线组的正常与过分的发散,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均线组的翻越后有效回踏不破,是转势的机率比较高,最少也会展开像样的反弹。 均线组的粘合分两种,一种是盘整状态的粘合,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另一种是超过30度产生趋势后因回档而产生的均线粘合,这是行情波动的开始,是产生短期大利润的较好时机,要重点把握。 均线的发散在正常的情况下,平稳发散,角度不大是趋势正常的表现,是长线拿单的时机。过度发散则要注意见顶。 4.均线就是成本,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的差值可以看做是主力的利润空间,一般来说股票超过60%就极大可能引发主力出局,期货和外汇因比例杠杆的不同有所不同。 5.MACD其实就是两跟均线的形像化的变种。更易于看和分析而已,了解了均线也就对MACD特性了解,高手从均线中就知MACD的状态。 6.均线结合形态分析行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做盘的宗旨:顺势,时机,止损,守利。都可在均线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8.均线的缺点:虽稳定但不灵敏,具体的高低峰值的测定还得以K线组合或用CCI,RSI,KDJ偏移特性来判定较好。 9.均线的组合:一般用6(或8),12,20,60,90,180组合。因为这些数字都是最常用,概率最高的最小公倍数或菲序列数。 10.均线可以告诉我们趋势运行的状态,这是要花功夫仔细研究的地方。做底,反转,振荡,产生趋势,反弹,回档,加速冲刺,冲顶,盘顶,再反转,在均线里都有很高的统一特征出现,必需要弄清它的产生的全过程和深层的内部原因。这对于进入到第三个层次有很大的帮助。(祥见我发的图) 11.关键均K线的产生,捕捉和把握,配合形态是短期获取大利,最具实战价值的经典范例。 12.均线和布林线共用,效果会更好。其它形式的均线固比移动均线(就是3,5,10,15,20,为一组,45,50,55,60为一组,效果不错)用在股市不错,布林复合均线(就是均线和布林线的结合体)用在外汇很好,期货中固比均线和EMA平滑均线,结合布林均线都比较不错。这几种均线的性质见图。 13.每个商品的性质和周期不同选择的均线周期也有所不同,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不同所选用的均线的周期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慢性子人适合做长线,急性敏感的人适合做短线。短线如刀,速度快,但每次割不多,失误也比较高。长线如锺,速度慢,但打下去很有威力,各有不同,轻仓长线做趋势波动,再配合以小仓位的短线操作是最佳的操作方法。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