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农民,祖祖辈辈生活在黑龙江的黑土地上,春种秋收。如今,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民渴望离开乡村,到城市务工找寻梦想的时候,他们仍坚守在这片土地上,而且乐此不疲。 他们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们不但会种地,更懂得经营。他们用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信息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农产品大市场中如鱼得水,活跃异常。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眼光把握财富机会,并惠及乡里。 他们是乡村里的期货“达人”。 王维国:痴迷于“数浪”的农民分析师 其实王维国今年已经51岁了。这个年龄的农民,一般已经很少会痴迷于任何一种新事物,但他就这么“另类”地站在我们面前,聊起期货来滔滔不绝。 王维国有一堆和小学生作业本一样的笔记本,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还画有很多图。周围的乡亲们并不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只是不得不说,“人家有能耐”。 王维国是黑龙江省讷河市通南镇吉祥七屯的农民——一个很爱钻研点东西的农民。在接触“期货”之前,他已经做了多年粮食生意。当地像他一样的粮贩很多,竞争激烈,为了更好地把握价格走势,他要经常打电话向信息服务商咨询,一年电话费就要花上两三千。后来他有机会参加了大商所“千村万户工程”培训班,便一下子被期货的魅力所吸引。虽然对期货市场他暂时还没有完整的概念,但直觉告诉他,这东西能让他的粮食生意做得更明白。 于是,从2006年开始,他的世界就进入了“期货时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终生离不开这东西”。 王维国学习期货看的第一本书是约翰·墨非的《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事实上在他以后的市场分析中,用的最多的也是技术分析,尤其是波浪理论。他说他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波浪理论,而且很有收获。在他的笔记本上,画满了浪型图。 在钻研了一段时间之后,王维国开始尝试用期货价格分析指导自己的粮食生意,发现自己把握机会的能力已经明显提高。 2008年6月,他注意到美豆指数突破了一个上升三角形,觉得美豆应该有一个不错的涨幅,进而拉动国内大豆涨价,就决定趁机收购大豆,几天内收了12万斤,价格是每斤2.4元。后来豆价几经波动,他因看到美豆上涨形态还没被破坏,就没有急于出手,以至于一些乡亲说他是“瞎得瑟”。7月8日,美豆价格回调到了前期低点,王维国认为有破位的危险,就马上联系买家,以每斤2.61元果断出货,去掉各种费用后,这波生意净赚了2.4万元。 “以我自己理解期货知识的定义,如果上升趋势得以维持下去,相继低点必须高于前一个低点,相继上冲高点也得必须高于前一个高点。在上升趋势中。如果新的一轮调整一直下降到前低水平,这或许就是上升趋势的终结,或者至少要变为横向延伸。”王维国说。后来的豆价走势证明了他的判断,美豆指数走成了一个“头肩顶”形态。“破了颈线我就知道大豆价格没有好了”。 在王维国出货的时候,农民手里已没有多少大豆,周围很多同行都坚信大豆能涨到3块钱一斤,认为他现在出货是在犯傻。王维国只能解释说他急用钱。7月21日豆价大跌,很多同行给他打电话,说他是运气好,其实他自己心里清楚,这不是运气。 在这波行情里,王维国所在屯子的另一个种粮户黄庆领也沾了他的光。黄庆领经常听他讲期货,也很佩服他的眼光,所以听从他的建议在7月20日以2.54元一斤的价格把家里的大豆卖了出去。而第二天,由于豆价大跌,粮点已经不收豆了。庆幸之余,黄庆领对王维国说,期货真是财富。 当然,这些年王维国在粮食生意上也并非“常胜将军”,不过,他说,“看期货生意,就是失败了,损失也不大,一旦成功,就有一个可观的收益”。 有时真的无法理解,一个年过半百的农民脑子里还会有这么多新的想法。今年开始,王维国又迷上了写文章,希望把自己的市场分析观点分享给更多的人。2月8日,他的“处女作”《波浪理论分析解读美盘大豆历史和未来》被中华油脂网采用。几天之后,他的另一篇文章《黑龙江省大豆购销形势和后期行情展望》再次被发表,并被多家信息网站转载。 从此,王维国写文章一发而不可收拾,成为了一个“高产”作者,目前已经是布瑞克咨询、中华油脂网、钢之家、卓创资讯的特约撰稿人。据他说,最多的一个月他给中华油脂网投了13篇稿子,“连编辑同志都觉得有点太多了。”现在谈起行情的时候,王维国又多一了句口头禅:“我在一篇文章里写过……” 王维国说,期货对于农民真的很有用处,他写文章是真心希望能用期货知识“服务更多黑龙江的豆农,发挥自己的余热”。 李树财:给点阳光就能灿烂 49岁的李树财在8年前才看到他人生的第一缕阳光。 黑龙江省克东县昌盛乡山河村农民李树财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在他生命中的前40年里,他眼前的色彩只有黑色。那时候,收音机是他最忠实的伙伴,他借助声音了解周围的世界。 李树财是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天地”节目最忠实的听众,他会把听到的跟农业有关的信息告诉周围的人,他相信这些信息对农民很有用。因为他得到过很多乡亲的帮助,他也想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乡亲们。 也许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了信息的价值,也养成了搜集信息的习惯。 2004年11月21日,通过县残联组织的“复明工程”,李树财有幸接受了免费的白内障手术。两天以后,他有一只眼睛看到了世界。 李树财显然比普通人更懂得珍惜眼前的光明,他用了很短的时间补习了文化知识,加上以前的信息积累,他成了一名农产品经纪人,并且两次参加大商所“千村万户工程”培训班学习期货知识。通过学习,他更加确信他有能力做一些事情,回报社会,造福乡里——他想首先给乡亲们搭建一个信息平台,用信息指导农民种卖粮。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商所、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省粮食行业协会等单位的支持,他们开始免费为李树财的信息平台提供信息,省粮食行业协会还吸收李树财为协会唯一一名免收会费的农民个人会员。后来,黑龙江省国家粮食批发市场专门为他配备了一台电脑和一部传真机,以便他能更快地接收到国家最新的惠农政策和市场信息。 李树财的信息平台成为周围农民最主要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多的人从他提供的信息中获益,这让他很感欣慰。 李树财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一时间很多媒体都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有的还公布了他联系方式。从此,附近准备卖粮的村民都找他咨询行情,请他帮忙卖粮,也有粮商找他收粮,他成了远近闻名的粮食经纪人。 2007年秋收后,李树财所在村的农民王文喜找到他,说想以每斤1.9元的价格卖掉自己收获的27000多斤大豆,然后进城打工。李树财劝他现在大豆行情看涨最好不要急着卖。“外出打工三个月能赚多少钱?净赚3000元就差不多了吧?你这两万多斤大豆如果卖个好价,能多赚多少钱?我已经打电话咨询过期货分析师和现货专家,未来豆价很有可能涨到2块多。”后来大豆价格果然一路攀升。 在每斤涨到2.7元的时候,李树财注意到CBOT大豆期货价格出现了连续两天下跌,就告诉王文喜说,可以卖了。结果,比起原先的想法来,王文喜的大豆总共多卖了21600元。 “每一分钱的粮食款,都是农民的血汗钱。我帮农民卖粮,从来不收农民一分钱,粮商找我收粮,我也不收回扣。”李树财说,这些年,他也不知道帮农民卖了多少粮,也不知道让农民多赚了多少钱。但他知道,农民的信息还不是很通畅,他要做的不仅是要帮农民把粮卖出去,还要卖上好价钱。 短短四年时间里,李树财走过了从盲人到正常人再到“能人”的历程。但他并不满足这些,2008年,他开始向另一个高度迈进。 2008年5月,李树财组建了克东县阳光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把农民、企业和有能力的农产品经纪人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体系化的购销网络,并为合作社注册了“合旭”商标,打造农产品品牌效应。2009年,合作社直接安排农民就业305人,间接带动剩余劳动力1600多人,带动农户1300户,实现农户平均增收410元。在这一年里,合作社还与哈尔滨市“龙江福”大豆油脂加工有限公司签订了500吨高油大豆订单合同,开始走“公司+农户”、“合作社+订单”、“订单+期货”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 2009年10月,李树财被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授予全国百佳农产品经纪人称号,次年3月他又获得国家农业部首次颁发的农产品经纪人资格证书。 2011年8月,李树财出任黑龙江省克东县东北王农产品产购销专业联社理事长,继续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专长,回报社会,造福乡里。 廉志军:“不务正业”的农民 严格来讲,廉志军已经不算个农民了。30多岁的他并不怎么关心种地的事儿,他的主业是做期货,而且是做投机。 虽然有些“不务正业”,但周围的农民还是得承认,廉志军比一般农民更得种地卖粮。这些年来,他不但利用自己身处大豆、玉米主区的现货信息优势在期货市场上颇赚了些利润,还借助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功能指导朋友和周边农户的种植和销售,成为附近的“乡村名流”。 廉志军的家在黑龙江省鸡西市兰岭乡畜牧场村,但他似乎一开始就没打算好好做农民。2003年在外面跑建材生意的时候,他遇到一个做期货的老板,“天生对数字感兴趣”的他也开始关注期货,后来多次参加了大商所“千村万户工程”培训班。2004年,年轻的他开始了自己的期货交易生涯。 八年来,廉志军自己在期货上挣了多少钱,或者说有没有挣钱恐怕没多少人知道,因为他总是一副很“淡定”的样子。但他用期货知识帮助了周围很多农民获得好的种粮收益,倒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2007年春播前,廉志军确认大豆期货价格开始向上启动,并且会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就建议身边的朋友们多种植大豆,预测秋后豆价会涨到每斤两块钱以上,而当时,当地大豆价格还不到1.4元,有朋友不相信还和他打了赌。到了秋收时,大豆价格开秤就到了每斤1.8元以上。这下朋友算是服了,问他是不是可以现在卖掉,毕竟这么多年来豆子第一次这么金贵。廉志军说再等等,大豆期货价格连创新高,外盘也在疯涨,不急。最后豆价涨到了2.5元,他才建议大家卖掉——这几乎是当年能卖出的最好价格。 经过这件事,“期货”和懂期货的廉志军开始被大家重新认识。 2009年中国进口了大量大豆,而乙醇汽油又在当年大面积上马,综合这两条信息,廉志军建议周围的农民尽量少种植大豆,多种玉米。虽然之前他已多次看准了行情,但这次很多人还是有些疑惑。这也难怪,对当地农民来说,豆子省工省力还省投资成本,秸秆还可以烧火。廉志军非常耐心地把期货图形和进口数据都从电脑里翻出来打印给他们看,告诉他们秋后一亩玉米可能会比黄豆多收入200块钱。最终,一些农民试探性的多种植了点玉米,而廉志军家则全部种了玉米。到了夏天玉米价格已经涨到了九毛多一斤,大家都夸他厉害,有眼光。廉志军就建议大家没事多看看新闻看看期货,期货价格真的可以帮助农民种地卖粮。 2010年底,廉志军在兰岭乡的名气已经越来越大。当年播种的时候,很多老乡跑来问他今年种啥好,他说种玉米。为什么呢?廉志军说,你看原油又上到了85美元以上了,说不定能涨到100美元!老乡们大都听得糊里糊涂——这原油又关玉米什么事儿?不过,很多人还是按他说的去做了。果然到了2011年,玉米从每斤1元涨到了1.24元,种玉米的老乡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这家伙,还真神了!”老乡们说。 不管周围人怎么看他,廉志军依然我行我素,继续他的“不务正业”,在他的期货世界里享受自由和单纯。不过,在他看来,能用自己的期货经验给周围的乡亲和朋友带来更好的收益,是另一种很大的快乐和满足。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