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亚洲和欧洲汽车业的打击没有像美国那样伤筋动骨,专家认为,北美汽车工业的相对衰退和欧洲汽车工业的强势崛起,有可能改变世界汽车产业格局(本报记者王月金实习生李海楠) 美国最大汽车生产商通用于当地时间6月1号正式申请破产保护,通用曾经是美国工业的荣耀和象征,由它引领的美国汽车业一度被奥巴马称为“美国精神的标志”,但在这次金融危机下,这一标志轰然倒下。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的专家认为,通用的破产预示着全球汽车业格局在发生变化,亚欧汽车业在这次危机中都受到影响,但没有像美国那样伤筋动骨,经济复苏后汽车业还会继续扩张。 亚洲汽车业并未伤筋动骨 “在亚洲金融危机对日本汽车业冲击更大一些,日本国内市场比较萧条,但全世界都有其工厂和市场,所以日本汽车业只是正常情况下的亏损。”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日本汽车业发展过于成熟,全球都有其经营点,危机对日本打击是大面积的,但还没有像美国那样伤筋动骨,只是产量缩减了一些,步子放慢了一些。 “但美国市场低迷萎缩对日本汽车业影响很大,日本汽车以美国市场为主体,而且本田一半以上都在美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姚杰对本报记者说。 但日本与同在亚洲的中国汽车业相比则是天壤之别,“中国汽车业在这次金融危机冲击下表现不错,人家最坏的时候我们还很好。”钟师认为,中国的现金消费模式和国家强有力的干预保护了汽车业的资金流转,而且中国汽车市场多元化程度高、市场需求比较复杂,尽管市场在激烈竞争中洗牌,但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但我们并没有从危机中得到更多机会,不能说别人的危机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就能乘势而上。整个国际经济形势较差,汽车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内销和外销叠加效果并不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反而没有得到更多的机会,国内市场竞争压力过大,市场份额虽然在危机中上去一点点,但还是不被看好。”钟师说。 据悉,目前中国汽车业在国内市场份额为27%左右。“我们现在还没有海外扩张的能力,将来羽翼丰满了,厂家在国内市场能占到80%以上,到那时再谈海外扩张才能实现。”钟师表示。 中国汽车业的发展要吸取美国的教训,北京吉利大学商学院教授敖文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美国汽车产业的问题在于成本过高,盘子过大,中国汽车企业将来也会面临这个问题,目前还没遇到是因为我们在汽车领域仍然是全世界增长最快和需求量最大的国家。” 欧洲汽车业趁机扩张 “欧洲汽车业也没有伤筋动骨,只是产量萎缩了一些,步子放慢了一些,其中德国汽车业在欧洲表现最好,意大利总体还可以,法国要糟糕一些,欧洲商用车比例较大,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商用车比较吃亏。”钟师说。 不仅如此,“欧洲汽车业会有一个崛起,实现自己的低成本扩张,重新夺回丢失了上百年的霸主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产业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万军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万军认为,欧洲的汽车工业会利用这个机会,趁机扩张自己的势力,有可能给世界汽车产业格局带来新变化。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欧洲的汽车业发展势头咄咄逼人,好像要借助这次机会来重整世界汽车产业格局,树立欧洲汽车企业的强势地位。”万军说。 “欧洲的汽车过去给人感觉是非常贵族,世界上最高端的品牌全在欧洲,技术研发水平相当高,制作工艺非常精良,但在大规模生产方面不如美国。”万军表示,欧洲在这次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走一个规模发展的路线,比如说菲亚特的扩张路线,包括大众和保时捷的合并,都是向着一个更大规模的销售量去迈进。 据了解,一直以来,世界汽车业呈现的是“6+3”格局,“6”是指通用系、福特系、戴姆勒-克莱斯勒系、丰田系、雷诺-日产系、大众系。“3”是指:宝马、本田和标致雪铁龙。 “前面的六家每年的汽车产销量大概在500万辆以上,后面三家大概在200万到300万辆之间,前面六家加起来已经占到整个市场份额的75%,再加上后面的三家就差不多到了90%。这个基本格局实际上是由北美控制和左右的。”万军说,在这轮金融危机冲击过后,大的格局就是北美汽车工业的相对衰退和欧洲汽车工业的强势崛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