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股票/期货/期权专题 >> 热点期货专题期权专题

施振星:资本市场已经从分业转向混业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2-11-21 15:29:41 来源:期货中国
施振星1104.jpg

2011年11月4日由南华期货主办、期货中国网协办的“股指期货基金专户项目合作研讨会”在杭州举办,以下是期货中国网整理的南华期货副总经理施振星的发言:

大家好,我是南华期货的施振星。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双休日来南华期货参与这次研讨会,我们下午的主题是股指期货基金专户项目合作研讨会,它的背景是上半年我们发现中国期货行业的投资格局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认知到这个变化后,南华期货通过充分的准备,以及通过期货中国网的支持,把资产管理的形式以及未来可以展开的业务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和展望。

资产管理研讨会我们已经举办过几次,今天开始会把合作项目作为实务推出了,根据前期的工作开展,我们了解到资产管理的业务目前的状况和接下来的前景。一对一的资产管理业务(期货公司CTA业务),期货公司目前都做了很多准备,估计在十八大后会很快公布能从事一对一资产管理业务公司的名单。实际上证监会这几天也做了调研,就这个业务开展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做了哪些准备进行了了解。一对一的业务可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业务,跟账户管理有一些类似之处,差异就在业务的合法程度以及监控程度,这个业务是未来期货公司的重点所在。今天我们探讨的除了一对一的资产管理业务,还有一个广义的资产管理,这个资产管理可能跟我们长期从事期货行业的人员以前的接触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也是资本市场正在发生变化的一个显著标志。现在开始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从一个分业的背景转向混业的背景,这个含义非常深,对期货行业的投资者来说要理解这样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的机会,也要理解到一个合法的资产管理业务所应该具备的要素,也要理解到阳光化的资产管理业务所带来的市场变化。我们现在从事资产管理业务总是跟个体打交道,未来资产管理是个结合业务,这个结合意味着要放在一个框架上面,有一个产品的形式,有载体。期货的产品认购额度在一百万以上,一百万的数量会把很多人排除在外,一百万以上的投资者对我们需求的点会集中在哪些方面,他来参与期货,跟以前的差异非常明显,这些人不是来寻求发财的。作为资产管理人来说,我们要取得的预期收益率应该定在什么样的范围,如果预期收益率递增到80%以上,甚至50%以上,把收益率作为业绩跟别人交流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市场,并不是收益率越高越好,这表明市场有个选择性,对产品有自己的理解。我们的投资者分布在整个金融行业,其中最重要的是银行的客户,他们都是追求固定收益、极其保守的投资者,我们在做资产管理业务时候,要把这些原本不是期货产品的投资者转化成期货产品的投资者,这个工作取决于我们对产品的设计,取决于我们对投资策略的改造,这个改造应该是金融创新的运作。期货市场目前的规模只有2000个亿,但是它隐藏的投资者有可能有数万亿,按照传统的资产管理账户管理方式是无法把这些投资者成为真正的期货行业投资者。我们在对投资者需求有所了解的背景下,来探讨我们拥有什么样的策略,拥有什么样的产品,跟市场进行对接,才能起到好的多赢效果。

在我们前期的工作开展中,我们发现了几种现象,第一,期货投资的管理能力或者业绩表现远甚于中国金融行业的任何一个领域,证券在08年后的这4年当中没有一个好的表现,整体收益率从08年开始计算到现在为止收益是负的。债券这几年非常红火,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正的收益,但它只能提供5%-8%,现在逐步到3%-5%这样一个低收益的状况,这样的收益跟通货膨胀和投资者的预期收益是不相符的,另外一个是信托,这几年迅猛的发展,现在动态的计算已经达到6万亿的规模,短短的数年时间有爆发式的成长,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投资载体成为了一个焦点,当然,下一阶段将成为监管的一个重点。信托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因为能够给予每年10%的年化收益,但它隐含的风险是广大的投资者都不知道的,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发生了这样的风险事件,最终在政府的干预下度过了,但是它的隐含的风险只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下滑,会层出不穷的表现出来。即使它的风险不去考虑,它的绝对收益也只有10%,我想在座各位都是期货市场上实战的人,我们所能取得的收益率是远远大于他们的,但是我们所在的市场是那么狭小,我们能够开展业务的平台基本上是缺乏的,面对潜在的市场又非常广阔,我想是有上万亿的需求都在等待着打开。策略的提供方、产品的设计方、从管理的营运方以及市场的需求方之间没有形成对接匹配,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主题。

如何让我们的高超的、优良的策略跟广大投资者的需求进行对接。南华期货整整准备了5个月的时间,首先我们在产品的层面上找到了很好的平台,第一,期货公司本身会拥有个资产管理平台(CTA),这个平台可以为广大的账户管理形式的业务形成对接;第二我们产品的管理平台可以由券商的集合理财计划;第三,合伙人制度的形式;还有一个是信托的平台。这几种形式能够帮我们把所有的资产管理业务进行结合,今天我们所讨论的重点是基金专户,根据我们的了解,基金具有相当大的优势,首先表现在公信力,期货资产管理业务无法达到规模化的经营是因为我们缺少阳光化、公信力这样的平台,基金专户可以很好的满足这方面的需求,让投资者毫无担忧的进入到市场中来完成他的投资意向,所以我们重点推荐的是基金专户,另外还能满足集合的需要,首先是合法,其次能够集合,因为单一投资者的资金总是有限的,市场的需求那么广阔,它一定是有类别和层次的,可以通过产品设计的形式放在一块,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资产管理人拥有很好的发挥空间。大家知道一两百万的资金对我们很多人的管理策略是不够用的,它的组合表现和资金容量是根本不足以让我们投资策略获得非常合适的表现舞台,现在用集合的方式形成规模化能让我们获得一个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产品平台,这个是第二点优势。第三,低成本,首先表现在募集运营的成本非常低廉,工商的注册以及销售环节的费用都能得到很好的节约,最后取得收益的税赋负担也非常低廉,收入也是合法收入。对我们资产管理人来说,既然能够提供这么卓越的策略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如果有其它的载体以这种方式来运作可能有高昂的税收成本,这个成本高到让我们不愿意开展业务,所以我们要找到市场中低成本营运的平台。基金专户还有个好处是对品牌的确立,刚才说到它具有公信力,我们可以利用这样一个公信力业绩以及开展的实务取得自身的品牌优势。前期大家可能会有种种不习惯,一旦完成了这个过程之后,所展示的潜力往往能大于我们的付出,最后的优势是隐含的能量,这个能量能够发动中国市场最主流的市场,因为我们放在中国主流金融机构的平台上。基金专户是跟银行打交道,能够给我们提供的发展空间是无法估量的。

到上个礼拜为止,我们南华已经募集完毕第一个基金专户产品,一共花了四天时间,一共募集2500万,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一个非合格投资者进行认购的情况,其中一个是老外认购我们的产品,因为这个事情我们推迟了一天,要让他退出再寻找一个新的投资者。我们能够看到合作伙伴配合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参与任何一个环节,所有的事情都是由银行来完成,我想各位也参与过类似产品的发行,这个过程是多么艰辛,包括前期有一个很著名的操盘手也是在各个平台上募集,直到最近还没完成。当我们和这些合作伙伴的信任建立起来后,他也会带来进入市场的优势,根据我们的了解,在上海,银行和基金会成为一个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这个是有门槛的,可能会选择几家期货公司,据我们了解只有4家期货公司跟银行有比较长远的考虑,但是真正进行的期货公司还是比较少的,碰巧的是上海几家基金公司都是由南华期货负责导入,所以南华跟银行、基金公司形成了三方比较紧密的合作平台,这会给我们带来业务的开展优势,使我们以后在市场当中发行产品的效率,以及这些机构的合作深度会达到出人意料的程度。在合作过程当中,银行会给我们提很多要求,但前期是互相配合,因为我们帮他们引进了结算系统、监管框架、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框架,所以和银行形成非常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他们也在这里投入了很多资源,包括给我们公司创新空间的范围以及未来销售上特殊支持的活动,对我们收取的市场销售费用以及佣金方面有非常大的优惠,这些东西算在具体的数值上可能并不大,但是告诉我在银行的合作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并且是主动提出来的。我给各位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选择一个优秀的合作伙伴有时候比孤立地进行一个项目更有价值,可以从长期的一个合作开展会体现出来,所以我们进行基金专户这样一个很多优势存在的形式。以前也跟在座的朋友进行过个别的交流,在这里了我们南华期货除了刚才所说的产品设计、发行以及策略上的成长管理等系列服务方面之外,我们还会对接一个非常特殊的基金对各位的阳光化、规模化产品提供服务,在我们严格的选择评估的框架体系选择优秀的资产管理人提供特殊的资金支持,为各位寻找风险承担方,会给我们优秀的策略起一个关键性的作用,希望能够给各位提供非常广泛的平台服务,在接下来的会议议程当中请大家畅所欲言,也希望给南华期货的资产管理平台服务提供支持,然后合作,也能够给我们提供的服务范围提出要求,因为市场尚未成型,当然也希望深入了解到你们提供的策略营运的构想,让我们把期货的资产管理向更大规模、更加阳光化推进,在未来的1-3年内确立我们期货行业的地位,也确立在整个资本市场上的地位。谢谢!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