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现货市场£企业

压榨企业喊亏:又被美农业部坑啦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2-11-14 09:52:06 来源:和讯网 作者:金微
北京时间11月10日,美国农业部再度调高大豆产量估值,使此前市场对于“50年不遇大旱”的悲观预期成为笑谈。

不过,此时的中国压榨企业恐怕有些笑不出来。由于不少企业此前曾高价采购大豆,若遭遇大豆、豆油、豆粕价格三重下跌,行业或出现全面亏损。

昨日(11月13日),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估计,压榨企业加工一吨大豆将亏损约500元,“2004年的大豆风波恐怕又要重演了”。

有期货行业人士质疑美国农业部有操纵数据之嫌,因为其先前的报告“诱导”大量的中国贸易商抢购待涨。

美报告冲击期货市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04年,作为国际大豆贸易定价基准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价格剧烈波动,不少中国压榨企业高价采购大豆。此后大豆价格骤降,部分中国企业的大豆还没运到岸,企业就已支撑不下去,外资趁机廉价收购。

那次导致大豆期货价格剧烈波动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农业部,这一次同样如此。

当地时间上周五晚,美国农业部将该国年度大豆产量估值上调至29.71亿蒲式耳,高于市场平均预估的28.92亿蒲式耳。同时,大豆单产和库存的预估值均相应上调。受此影响,CBOT大豆期货主力合约从每蒲式耳1500美分跌到1420美分左右,跌幅逾5%,豆油、豆粕期货价格同样大幅下挫。

而在一个多月前,受美国天气干旱的影响,大豆和豆粕的价格均曾冲到历史高位,其中进口大豆到岸价在5000元/吨以上,目前这个价格为4400元/吨。

对此,高盛表示,美国农业部的报告直接影响了投资机构的选择,业内预计大豆价格还将进一步下挫。

有期货行业人士质疑,美国农业部有操纵数据之嫌,其先前的报告“诱导”大量的中国贸易商抢购待涨,诱发大量的投机行为,特别是多头心理倾向强烈,相信QE3会导致泡沫的投机者开始疯狂抢购大量豆类期货头寸。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认为,由于现在所有的信息都是美国农业部发布,而农产品不像工业品,从美国大量进口大豆的中国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这也容易给国内的豆油压榨企业造成误判。

中国压榨企业面临亏损

中国大豆对外的依存度高达80%,海关总署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10个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为4834万吨,同比增16.6%。在国际大豆价格高位运行的9月、10月,中国分别进口大豆497万吨和403万吨。

马文峰说,因为大豆进口不需要配额,压榨企业都可以进口,不少企业认为美国大豆真的会减产,所以高价进口。现在豆粕和大豆价格下调得厉害,中国压榨企业今年预计将出现较严重的亏损。

卓创资讯农产品分析师张兰兰也表示,美国农业部报告是影响大豆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农业部数据的增加或减少,通过影响芝加哥大豆走势继而影响国内压榨企业的采购成本,“今年进口大豆的压榨企业基本是亏本的。”

“现在不是利润空间有多大,而是负利润多大的问题。”国内一家压榨企业人士沮丧地说,4800元/吨采购的大豆,现在价格跌到4400元/吨,更要命的是食用油和豆粕价格也跌破了心理预期。

国内某大型压榨企业的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大豆价格波动太大,需要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避险,如果不做套期保值,后果会“很惨”。

据了解,目前南方及沿海地区多数使用进口大豆的压榨企业都会借助期货来规避风险,但也有部分企业没有运用这类避险工具。

油厂复工后又面临停工

除了使用进口大豆的压榨企业受到影响,这轮行情的波动对使用国产大豆的黑龙江当地企业冲击也很大。由于国产大豆缺少定价的话语权,其市场价格也会直接受到国际市场暴涨暴跌的影响。

王小语表示,黑龙江企业基本都用国产大豆,也难以利用期货市场避险,因此往往不具备足够的抵抗风险能力。

今年9月,受国际大豆市场的影响,黑龙江压榨企业重获成本优势陆续复工,但近日受大豆价格下挫的影响,部分厂又出现停工现象。

牡丹江市金源粮油公司总经理李玉涛8月以来陆续以4300元/吨~4600元/吨的价格从当地国储买到了2万吨大豆,油厂开始复工。但昨日他透露,油厂又停工了。“不仅我们停工,周围的油企基本都停工了。”

李玉涛表示,现在大豆价格跌到4400元/吨,而豆油价格跌到8300元/吨,豆粕跌到3600元/吨,按这个价,企业采购大豆的价格超过3800元/吨就可能赔本。他表示,去年大豆价格在4200元/吨的时候,油的价格没有低过9000元/吨,那时企业还能勉强维持,现在加工大豆亏损可能比较大。
责任编辑:刘健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