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多月的翘首以盼之后,国内期货业首批资产管理牌照终于在上周发放,包括国泰君安期货等18家期货公司获准进入资管市场。资管业务使得期货公司有望摆脱单一的收入模式和“佣金大战”的行业困局,而未来期货资管产品将会有什么样的交易策略?又会涉及哪些领域?对此,《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了国泰君安期货分管资管业务的副总裁寿亦农。 第一财经日报:预期未来期货资管规模能有多大?比如说5年内。产品募集如何与其他机构来比较? 寿亦农:目前,监管层对于不同类型资管机构的监管,都在向着鼓励创新和放松管制的方向发展。随着投资标的与交易规则越来越相似,各类机构将呈现你追我赶的态势。我相信,未来5年内期货资管的规模会和基金、信托等机构并驾齐驱。 日报:资管牌照发放后,预计会何时推出具体产品?主要业务模式如何? 寿亦农:在目前期货公司资管业务框架中,产品的说法并不十分准确。我们已储备了各种类型交易策略和管理计划,更主要的是我们将与委托人深入沟通,在了解委托人的目标和风险偏好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个性化资管服务。我们并不希望通过模式化的产品服务所有客户。 期货资管处于发展初期,监管给予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更需要期货公司主力创新,为委托人提供另类的资管产品。同时,由于缺少成熟的渠道支持,这就更要求期货公司从委托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相应的财务解决方案,发挥自身在衍生品市场的优势。 日报:期货资管产品是否也将采取结构化模式:高风险低回报型、适中型和低风险高回报型等? 寿亦农:初期,期货公司资管从事的是对特定单一客户的资管业务,因而不能采取结构化模式。未来,在特定多客户资管放开后,在法规允许及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我们会考虑采取结构化模式。初期重点发展中低风险产品,以套利交易、价差交易及现金管理产品为主。还要发展股指期货期现套利产品,并逐步发展尝试通胀对冲和大宗商品指数型产品,以特色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争取市场份额。 日报:在资管业务放开之前,很多公司都成立了子公司或者和其他机构合作,发行了一些私募产品。放开后,它们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寿亦农:竞争在所难免,如同私募和公募基金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之间同样存在竞争一样。但我们的资管业务更希望能和私募在竞争中共同发展。例如,基于国泰君安期货在机构服务方面的经验,可以通过资管业务平台为私募提供更全面的服务,而且在服务过程中会借鉴基金、信托等机构在发展这类业务中的经验教训。 日报:未来期货资管产品可以参与哪些领域的投资?除了期货市场外,会否有部分资金投资债券、股票,甚至其他的基金? 寿亦农:期货资管产品的一大优势即是能拓展视野、配置大类资产。投资组合中对于大宗商品、股票和债券等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是投资业绩的决定性因素。在复苏前期,股票的表现往往好于大宗商品,而在经济过热、对抗通胀时期商品期货的表现则会强于股市,在经济收缩时期,利率下调则会引发债券表现强于商品和股市。期货资管业务有机会充分拓展投资范围的优势,为投资者跳出牛熊局限,根据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及时调整资产配置比例,在更高的资产配置层面提供产品与服务。 日报:行情瞬息万变,未来期货资管产品在短期投资策略上如何分配权限? 寿亦农:无论从资管内控制度,还是每个资产管理计划的风控方案,都对委托资产的风控措施和具体的阈值有明确的界定,并有相应的操作权限约束,以保证委托资产的风险能够被约束在可控的范围内。例如,交易员、投资经理、投资总监和投资决策委员会对于不同等级的风险都会有相应的处置措施,以保证委托资产在交易过程中不存在风控盲点。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