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没有显著复苏之前,大宗商品只会从过低水平有所恢复,但仍会保持疲软
美债利率飙升,资金成本较高可能引发个人或机构的资产质量恶化甚至破产 目前中国持有的外汇资产绝大部分是债券资产,股权资产应大幅增加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的“绿芽”逐步显现,加之各国央行放出了空前庞大的流动性,全球商品价格大幅反弹。这是经济稳步复苏的先兆还是复苏的绊脚石?美国国债收益率近期的显著上升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信贷紧缩?面对美元信用的持续下降,中国应如何应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曾任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的黄益平(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复苏推动商品价格反弹 证券时报:近期,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拉动商品价格上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黄益平:商品价格上升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首先是之前因全球经济严重衰退引发的大规模去库存化最近出现了停顿,需求不像过去那么疲软。其次,是最近公布的多项数据显示,全球经济复苏已经萌生了“greenshoot”(绿芽),可能会回稳,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反弹,令市场信心有所恢复。 证券时报:有学者认为,流动性充裕和美元贬值是推动商品价格上升的主要因素,对此您是否认同? 黄益平:流动性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并非主要因素。如果经济不好,大宗商品价格没有上升的潜力,逐利的资金也不会去追捧它。 证券时报:有分析师表示,商品价格上升是双刃剑,一方面可能是复苏的先兆,同时能够增加相关产业的盈利;但商品价格的上升可能引发加息忧虑,原材料及借贷成本的上升又会抑制经济复苏。对此,您怎么看? 黄益平:的确两方面因素都存在。也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大宗商品不会出现太明显的反弹,更不会呈现直线上升的态势。毕竟经济并没有出现强劲反弹,可能还会出现反复。全球经济可能会逐步稳定,但复苏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经济增长速度会在较长时间保持较低水平。在全球经济没有显著复苏之前,大宗商品只会从过去的过低水平有所恢复,但仍会保持疲软。 证券时报:未来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将受哪些因素影响? 黄益平:不同产品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譬如黄金,受美元走势的影响较大;而钢铁、氧化铝、铜等商品的价格,就与中国经济高度相关。但大部分大宗商品的价格最终主要还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需求显然是与全球经济的走势密切相关。 美债利率飙升或引发信贷紧缩 证券时报:近来美国国债利率飙升,主要原因是什么? 黄益平:主要有两方面因素。第一是投资者担心通胀,通胀上升对债券的收益率肯定会有影响;而且,很多投资者已经看到了经济复苏的“绿芽”,对股票的兴趣有所增加,这自然不利于债券市场。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国债市场供过于求。美国政府举债处置金融风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人能预测还需要发多少债券,而且美国政府目前的负债率已经很高,这显然会抑制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需求。而供给则在不断上升。 证券时报:美国国债利率大幅上升会给美国金融、地产乃至整个美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黄益平:美国国债利率的大幅上升无疑对经济的复苏是非常不利的。前段时间,美联储采取很多措施,包括大幅降低基准利率,甚至直接购买长期国债及其他金融资产以降低长期利率,其主要目的之一,是降低按揭再融资利率及投资成本。如果长期利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显然会大幅增加资金成本,不利于按揭再融资和投资。 证券时报:那么美联储购买长期债券的种类和规模是否还会继续扩大? 黄益平:肯定还会继续这么做。美联储的政策目的是明确的,就是想方设法增加流动性,降低借贷成本。现在美国经济与金融问题已经纠缠在一起,在这样的情况下,政策效果如何,还是个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证券时报:是否会出现新一轮的严重的信贷紧缩? 黄益平:存在这样的风险。因为利率上升意味着不良资产比例可能上升,这又意味着金融资产的风险增加,进而引发新的交易对手风险。而交易对手风险是导致去年雷曼兄弟破产后出现的严重信贷紧缩的主要因素。新一轮信贷紧缩的危害有多大目前还很难说,相信问题不会严重到像去年11月份时那样,出现资产市场全面崩盘的状况。不过资金成本较高的确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个人或机构的资产质量恶化甚至破产。 中国海外投资须积极审慎 证券时报:美联储以史无前例的力度向经济注入流动性,以牺牲汇率的方式来维持低水平的国债利率,协助行政当局举债,力图使美国经济早日复苏。美元的信用在不断下降,与此同时,目前中国如果不买美债,似乎别的选择也不多,中国应如何应对目前的两难处境? 黄益平:尽管美元的前景已变得比较暗淡,但现在除了美元也没有别的更好的资产。而且即使美元汇率下跌,但作为主要的世界货币,美元的定价支付、清偿功能还不会减少。在用美元储值的风险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中国的外汇储备长远来说必须要调整,事实上调整的办法很多。首先,可以让汇率形成机制更为灵活,不必一味追求贸易顺差或经常账顺差,这样就不会积累过多的外汇储备。对于已有的及正在增加的外汇储备,更好的办法是将其转化为对外的直接投资。目前中国持有的外汇资产绝大部分是债券资产,我认为股权资产应大幅增加,这将意味着资本流出增加,也就不会积累太多的外汇储备。 最近中国的确在积极进行海外投资,这应该是很重要的发展方向。 证券时报:您对中国海外投资有何建议? 黄益平:在选择投资对象时,首先要选我们有经验的,其次是国际市场上好了解的,第三是好管理的。我们对国外的科研管理系统、营销体系及市场并不了解,盲目去投,风险会比较大。而资源型的、银行、汽车等企业则是我们比较熟悉和易于管理的。 投资的方式可以多元化。有能力的,可以成为大股东,直接参与公司管理。能力不够强的,作为小股东持股也不啻为一个好的途径。总体而言,无论是哪种形式,只要是审慎的投资,长远来看,都比长期持有美国国债要有利。 证券时报:大家对收购海外金融资产出现分歧,有人认为金融机构是人组成的,而人的流动性是很大的,因此担心出去花了很多钱,最后买到的是个空壳,但也有人认为应该通过入股海外金融机构学习先进经验,对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黄益平:的确,金融机构的核心就是金融人才,如果这些人不在了,光买个牌子是没有用的。因此,投资金融企业,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投资方式是这些金融高管比较容易接受的。对于一些为资源类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他们的高管可能会认为引入中资股东会对他们业务更有利,而对于那些单纯在国际市场提供股权及债券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高管可能又会有其他的想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