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2013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焦炭40%的出口关税明年起被取消。这给正处于上涨行情的焦炭一股新的上行动力,期价直接上攻1700元/吨整数关口,虽然连续几日未能突破,但目前维持高位振荡格局。出口关税的取消能真正使焦企经营情况改善,使焦炭价格大幅上行么?笔者认为答案未必能够令人乐观。 40%关税致焦炭出口量大幅下滑 通过对比过去几年的焦炭出口情况,可以看到,自2008年8月20日焦炭出口关税由25%上调为40%之后,焦炭出口量始终保持低位。尽管国家对于出口焦炭有每年几百万吨的配额限制,但额度基本上均未能用满,2012年1月至11月的焦炭总出口量仅为95万吨;而在2004年之前,由于国内鼓励焦炭出口,焦炭年均出口量在1000万吨以上,约占当时国内焦炭产量的10%,占全球焦炭贸易总量的50%。因此,近几年焦炭出口量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由于40%关税带来的高成本所致。 取消出口关税有利焦化行业 焦炭出口关税的取消是行业大背景内忧外患下的产物。一方面,随着国内焦炭供应严重过剩,焦企由于长期亏损,使得整个行业都处于十分低迷的状态,停产减产非常严重;另一方面,世贸组织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提出质疑,并多次施加压力。基于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近日在2013年的商品出口关税中,焦炭出口终于开闸。 这一消息给我国低迷的焦炭现货市场带来了新的希望。首先,取消关税将有利于国内焦炭的出口现状。以目前天津港(600717,股吧)1730元/吨的平仓价来看,按美元计价约为280美元/吨,如果收取40%的关税,税收就要112美元/吨,出口价格接近400美元/吨。关税取消之后,对于进口国而言,国内焦炭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其次,国内焦炭产能过剩较为严重,一旦增加出口量将使得一部分产量能够被国外需求消化。 配额制度存在限制焦炭出口关税取消的作用 不可忽视的一点是,由于出口存在配额制度,使得每年可供出口量对于消耗国内产能的作用相对有限。在2006年11月征收焦炭关税之前,国内焦炭出口量每年超过1000万吨,占整个全球焦炭贸易量的50%,占国内焦炭产量的10%左右,整个出口比例较大。 而由于国家对资源类商品的出口并不支持,过去几年的国内出口年度配额从未超过1000万吨。目前国内焦炭的年度产量已经达到4.5亿吨,年产能更是接近6亿吨。因此整个配额占产量的比重较小,短期内可能无法迅速大幅刺激焦炭出口,只是小幅缓解了国内焦炭供应过剩的压力。 同样对焦企而言,拥有出口配额的大型焦企,出口商品时将获取40%的关税作为利润,而对不具备出口配额的独立小型焦企却未能有任何改变。 出口关税下调对焦炭期货作用有限 对期货市场来说,这次关税调整并不会引起特别大的行情,更多地体现在消息面的短时行情上,这主要是由于焦炭出口配额暂时未能放开,难以对国内焦炭的整体形势带来特别明显的实质性变化,因此焦炭不具备出现连续猛涨的可能性。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关税取消只是迎合世贸组织,担忧中国不可能完全放开实质性出口。一是担忧配额制能否放开。世贸组织对中国取消焦炭关税的要求由来已久,中国勉强放开出口更多出自于对拯救焦炭行业的一种态度,因此取消焦炭出口配额大幅开放资源型商品的可能性并不大。二是担忧国外到底能消化多少国内出口的焦炭。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金融危机以来的衰退期,即使大幅出口国内剩余的1亿多吨焦炭,国外也未必有这么多的焦炭需求。因此,从目前来看,焦炭40%的出口关税明年起被取消,对期货市场带来的效应未必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