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股指期货经历了"交易不温不火、持仓稳步增加、成交持仓比显著下降、机构投资者陆续参与、市场功能逐步发挥"的过程,显示出"平稳起步、安全运行"的运行特征。”来自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最新信息显示:截至1月4日,尽管只有短短的662个交易日,国内首个金融期货品种的运行表现仍令众多关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的专家和市场人士感到兴奋。 “在我们这样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稚嫩的市场,能够实现预期目标,股指期货成功的起步,也为我国发展其他金融衍生品提供了实践经验。”包括中信证券(600030,股吧)执委会委员葛小波在内的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随着国债、利率、外汇等领域推出更多金融衍生品及创新交易机制,机构投资者将逐渐成为中国资本市 场的主力。这也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向国际成熟市场靠拢。 运行彰显成效 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后,金融衍生工具尤其是场内金融衍生工具的不可或缺和理性使用,正日益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参与各方的共识。作为中国内地首只金融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2010年4月16日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挂盘交易。这不仅成为中国资本市场20多年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更被视为中国金融创新“提速”的重要标志之一。 与上市之前的热烈讨论和争论相比,股指期货上市两年来显得较为“安静”。在分析人士看来,主要指标表现良好成为获得市场认可的重要原因。此外,国际市场上较为常见的“交割日效应”也没有在国内股指期货市场上演。 对于在“单边市”中摸爬滚 打了20年的中国股民而言,股指期货是一个全新而陌生的概念。而上市两年多来适逢我国股票市场持续下跌,“大盘下跌的幕后推手”等是是非非“误读”,也成为期指问世后“成长中的烦恼”。权威市场数据或许更有说服力: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市以来,有85.54%的交易日高开盘,77.36%的交易日高收盘,亦即“升水日”。不但近月合约正价差运行,而且近月、远月价差结构呈正斜率排列。这意味着,股指期货呈现出强烈的上涨预期。 “从理论和海外市场实践来看,作为一种交易手段和避险工具,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影响中性,并不会助涨助跌。”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说。 作用稳步发挥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包括股指期货在内的金融衍生品一方面“打通”了各大市场分割 的状况,另一方面也为投资者在各大市场的投资提供了“保险”,有助于财富管理者扩大投资范围、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小众市场",股指期货市场的功能主要是为投资者提供套保和风险管理。有了这样一个虚拟的影子市场,就犹如给"与生俱来的单边市缺陷"的A股市场又铺了避险条轨道。”国金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江德明海说。 中金所总经理张慎峰表示,期指与股市最大的不同就是期指合约的供应是无限的,只要有对手盘,机构做空数量大,并不一定导致股市下跌。他进一步坦言,目前市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机构投资者入市,引导机构投资者有序参与,改善市场参与者结构;需要不断加强市场的培育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建设,促进市场保值避险功能的发挥。 发展中期待成长 近年来,世界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非常迅速,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金融期货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期货市场也日趋活跃。“适应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需要,建立金融期货等衍生品市场,推出股指期货,已经成为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全局能力的内在要求。”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股指期货已经成功融入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和发展之中。张慎峰同时提示,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既是管理风险的工具,使用不当也会成为引发风险的源头。这考验监管者智慧和现货市场及实体经济品质。 到目前,我国金融期货产品仍只有沪深300股指期货单个品种。一方面,基金、券商等机构虽已次第入市,但阳光私募、保险资金等现货市场“重量级”机构仍未参与市场,机构的 套期保值交易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而另一方面,股指期货的诞生为金融创新开启了一扇“大门”,但目前运用股指期货的创新性产品仍屈指可数,主要原因是有代表性的指数期货和期权产品数量太少,基础性衍生品的上市有待进一步加快,股指期货引领中国金融创新任重道远。 来自证监会的最新信息显示,新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在继续坚持证监会对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的同时,放松了市场准入的管制,同时为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和方便国内商业银行参与期货交易预留了空间,为国债期货和原油期货等品种创新、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 不容置疑的是,相对步入“弱冠之年”的中国内地股市,快要走出“婴孩期”的中国股指期货,期待在里里外外理性的关注下尽快长高长大。
责任编辑:李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