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资产管理资讯

期货资管赛马 业务模式分化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3-01-17 09:10:3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潘玉蓉
期货资管产品即将登台,感恩在线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宁金山密切关注着此事的进展。

作为深圳本土知名度颇高的期货私募操盘手,他近几个月接待了不少洽谈合作的朋友他们多数来自期货公司。

一些期货公司希望宁金山加入他们的资管团队,另一些则希望与之以某种形式达成合作,比如聘请宁金山团队为第三方投顾,合作发行资管产品。

证券时报记者采访获悉,随着第一批期货资管产品开始报送材料,期货公司在资管业务模式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一种是自己“打鱼”,即构建自己的投资团队;另一种是到市场上“买鱼”,即网罗市场上优秀的交易人才充当第三方投顾,期货公司则提供通道和服务。

两种模式

“我们已经与30家期货私募洽谈过。”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期货公司资管部人士说,该公司发展资管业务的重要策略是,广泛地接触历史业绩优秀的期货私募,从中挑选顶尖的团队或者操盘手,寻求联合发产品。

在这种模式下,期货公司提供通道、服务以及一部分客户,收取管理费和手续费;被引入的第三方投顾为客户资金操盘,获取约定的收益分成。这种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期货公司将风险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交易环节外包,有利于快速弥补资管能力短板,赚取稳定回报。

选择这种操作模式的期货公司并不鲜见。据业内人士透露,某大型期货公司去年底便与超过10家期货私募商谈过合作事项。

除了上述模式,业内还有期货公司选择另一方式发展资管业务。以国泰君安期货为例,该公司自行组建团队,依靠自身投研力量开拓资管业务。“期货公司一定要实战,提升自身的投资能力,才有可能帮客户赚到钱。”国泰君安分管资管业务的副总裁寿亦农称。

毋庸置疑,国泰君安这一模式的基础是公司具有一定的交易型人才储备。与之同道的还有万达期货,该公司资管业务副总经理周昊对记者表示,公司将依靠自主培养的投研力量发展资管业务,产品主要面向老客户发行。

优秀交易型人才抢手

无论是自主培养交易人才,还是引进第三方投顾,操盘团队是期货资管的核心竞争力。

期货资管业务放开之前,期货公司因无法开展自营业务而流失大量交易型人才,造成如今交易力量薄弱的局面。一些交易人才离开期货公司后,纷纷创办投资公司,如感恩在线的宁金山、凯丰投资的吴星、中钜资产管理的徐海鹰等。

从市场中选拔人才的做法,在资产管理行业已有先例。平安罗素资产管理公司的MOM(管理人之管理人)模式便是其一。该模式以“多元资产、多元风格和多元投资管理人”为特征,通过组合管理人,对所挑选的投资管理人进行资产配置及组合的动态管理,以追求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

“这种做法好比自己不打鱼,到市场上买鱼,通过挑选控制质量,并不影响产品和服务。”一位期货公司资管人士认为,这种做法比培养自身团队更高效。

这正是优秀的期货私募团队受到期货公司追逐的原因,也是宁金山团队被“踏破门槛”的原因。

“前来洽谈的机构很多,但能否达成合作还要考虑多方因素。”宁金山说。显然,客户、渠道费用、收益分成必须一项项坐下来谈,投资理念也需要时间磨合。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不认可这种做法。寿亦农认为,期货资管牌照来之不易,牌照最大的好处在于让期货公司拥有练兵的平台,收取管理费只是牌照价值的一小部分,“不能拿着牌照却"只喝汤,不吃肉"。”

一位期货公司资管部门负责人亦表示,交易业务是资管最核心的业务,期货公司外包出去之后只剩下通道价值,将与基金、信托、券商陷入通道竞争的窄胡同。“交易人才短缺固然是一个现实困难,但并非无法克服,关键在于公司的战略选择。”

客户偏好不一

记者采访发现,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资产管理人有着不同偏好。

做了近五年期货投资的杨先生,近期打算将自己的资产交给广州一家期货私募管理。他说,这么做是出于对该期货私募操盘能力的信任。“我看了他们的保证金监控中心的记录,去年收益约110%。”

账户资产不低于100万元的杨先生,其实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即让一家获得资管牌照的期货公司帮他发行专户产品。但杨先生称,挑选资产管理人最重要的是看过往的业绩表现,尝鲜的风险较大。在期货投资领域,不少个人投资者习惯找熟悉的操盘手或知名操盘团队。

不过,产业客户则倾向于委托期货公司来管理资产。寿亦农介绍道,这些企业对风险管理有需求,希望期货公司通过期现结合、套期保值帮助企业管理资产。

期货公司正力图将粘度较高的老客户发展成资管客户。据万达期货分管资管业务的副总经理周昊介绍,该公司资管产品的准客户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从传统经纪业务中转移过来的高净值客户;二是从银行类财富管理机构开发过来的高净值客户;三是产业类客户,不过目前该类客户占比较小。
责任编辑:刘健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