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快讯要闻

猎头触角伸向资管人才 期货高管很头疼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3-01-25 09:03:38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 作者:王 宁
在期货资管业务尚未完全开闸之际,期货公司资管人员却成为其他金融行业的“猎物”。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日前多家期货公司资管人才被保险、基金等其他金融行业委托的猎头公司“挖墙脚”,这让期货高管很是“头疼”。

某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期货公司一直以来保持着传统的发展模式,目前部分公司取得了拓宽盈利通道的机会,但其他金融行业的竞争着实让期货公司难以吃消,若要留住优秀人才,公司必须有所改变,亟需实施体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挽救于危机边缘。

资管人员成“稀缺资源”

据本报记者了解,多数受访的金融行业人士表示,期货资管业务将是公司改变单一盈利途径的开始,期货公司培养和招聘的资管人才更是稀缺。为此,期货公司高管将资管人员置于很高的地位,生怕突然流失。

“除了拥有较高保证金规模的员工,目前资管人员的待遇是最高的。”某期货公司总经理表示,期货资管人员宝贵之处在于,一是对于期货的认识较为全面,专业理论性较强,二是对资管业务也较为了解;像这种两者都掌握的人才较为稀缺,因此,也受到保险和基金等金融行业青睐。

某期货公司曾公开表示,该公司资管业务部门经理被保险公司挖墙脚,年薪100万元起价,其他各项待遇可面谈。不过并不是保险公司直接与资管经理接触,而是委托猎头公司相洽谈,这样避免带来不好的影响。

事实上,多家期货公司都曾向记者反映过这种情况。邱丽是某期货公司资管部门负责人,几天前曾接到过猎头公司的电话邀请,想面对面洽谈跳槽之事,提出愿意以年薪30万元的待遇推荐至某基金公司,负责设计基金与期货混合类资管产品。

“虽然给出的待遇相对较好,但是到了新环境不一定比现在更合适,而且现在的期货高管也较为重视自己,所以暂时没必要跳槽。”她表示。

不仅是期货资管优秀人才有过被“挖墙脚”的经历,一般的业务优秀人员也有过此类事件。据了解,从期货公司离职的人员中,除了一些未能完成业务指标而离开的,其中能力较强者也不在少数。

“在期货公司待了三年了,保证金也做到了三四千万,但时间久了就想换个工作环境。”某公司业务人员表示,公司目前面临着结构调整,但对于业务人员却没有实质的好处,而自身的渴望也不在于单纯开发市场,因此,想去投行发展。

另一位期货人士表示,公司去年向每位业务人员下达了一千万元的保证金任务,截至目前,差距仍较大,虽然公司领导不会真的辞退,但也不会再重视自身的发展,跳槽去别的地方是迟早的事情。

“优胜劣汰”这个词语,对于开发市场的业务人员是激励的话语,但记者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跳槽者越多,公司间的优胜劣汰状况却愈加分化。

自身能力得不到体现、公司归属感不强和渴望取得更好的薪酬待遇等,这些都是跳槽者给出的理由。

深化体制改革是根本

期货公司由于长期的生存环境恶劣,所以效益低下,人力资源管理缺失,加上低廉的薪酬,致使期货公司优秀人才大量流失。不过从流失的人员来看,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工龄都在两年时间以上,极个别的资深人才除外。具体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期货公司进入门坎较低,很多人把期货公司当做跳板,一旦找到更好的单位就走。二是有部分员工是抱着发财梦来的,当工作一年后发现无望,市场开发难度大,便主动离开;也有因公司给予的指标未能完成,被迫离开公司。

导致员工离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业内人士表示,离开的真正原因有两方面,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有人才就业心态、行业发展和优厚待遇及公司体制问题。内部因素则是员工缺乏奉献精神。在某个发展阶段或某件事情上,每个公司都有因公司利益而伤害到员工个人既得利益时,此时如果员工训练有素,就会积极配合组织的安排,以大局为重;但是期货公司大都没有专门对员工实施过这种培训,所以,员工缺乏与公司共度难关的责任感,遇到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就会消极怠工,看不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对公司及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选择跳槽。

十多年来,我国期货公司一直是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低工资的弱势行业。在股指期货即将推出之际,期货公司的人才流失问题成了制约公司发展的首要问题,其问题根源在于:公司体制及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期货公司应当以制度为本,完善人力资源全面管理,建立公司文化,深化体制改革,采取股权激励、人本管理。

“缺乏个人发展机制,公司过于追求短期化和数量化效果,过于注重业务开发。”也是普遍反映的问题之一,但个别公司着手改革,并初见成效。目前该公司一改过去的做法,在留住现有客户的基础上,去开发市场,实现了公司和客户利益的高度一致。

此外,应当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如果企业充分落实以人为本,开发激励每个人的潜能,把个人的智慧和潜能转化为集体的智慧和潜能,企业就能不断创新,不断铸造辉煌。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不足以使每个人发挥自身的潜能,惟有每位员工都热爱自己的企业,认同自己的企业,靠思想、信念和精神的力量,才能让员工自愿自愿地发挥自身潜能。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