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中国远洋发布预亏公告,宣布“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预计公司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大幅亏损”。 一时间舆论哗然,2011年中国远洋巨亏104亿,成为A股沪深两市2638家上市公司亏损冠军,若2012年再度亏损,中国远洋即将成为A股最大ST股。 “我们预计中国远洋2012年全年的亏损是90亿~100亿,2012年公司的集装箱业务的亏损是收窄的,差不多是30个亿,然后码头、物流的盈利大概在20个亿,这样来看干散货运输这一块的亏损也差不多是90个亿。”国金证券水运行业分析师姜明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中国远洋的业务主要有集装箱、干散货、物流、码头四个板块,2012上半年分别占主营收入的比重是59.57%、23.96%、11.48%和3.76%,干散货业务毛利率为-23.16%,是亏损主要源头。 “航运业是一个周期性行业,跟宏观经济的周期密切相关,国内航运企业当前的亏损,既有周期性原因,也与企业的市场预判能力有很大关系。”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守国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船大难掉头 中国远洋董秘郭华伟在1月29日召开的小型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尽管中国远洋在2012年集装箱航运市场运价方面有所恢复,但全年总体水平仍不甚理想,而导致业绩持续亏损的罪魁祸首干散货航运市场持续低迷:象征国际干散货运价走势的波罗的海指数(BDI)全年平均值为920点,较2011年平均值1549点下跌40.6%,为该指数设立以来最为低迷的时期。 郭华伟承认,前几年公司的步子的确迈得大了一些,对市场的估计也乐观了一些,但对于2012年,郭华伟感叹“管理层已经尽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除了低迷的市场环境,中远的巨亏也与自身的市场预判能力不强有关。2011年的巨亏在2007年就已埋下伏笔。2007年,新造船价格处于高位时,国内航运企业下了过多的新船订单,3至4年后,航运业陷入低谷,而新造船大量涌入,导致运力过剩。 现年63岁的中国远洋董事长魏家福,航运业生涯长达36年,1998年起就担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是中国海运业首屈一指的大佬。这位魏船长为自己通过资本市场把中国远洋带入发展快车道而自豪。 中国远洋2005年6月3号在香港H股上市,从资本市场拿了100多亿的人民币回来。紧接着2007年又回归中国大陆A股上市,同时把散户船队,又装进了中国远洋。通过三次资本运作,香港一次、国内两次,一共从资本市场拿回来383亿现金。 2008年,中国远洋A股上市还不满一年就挣了108个亿,一举成为A股最赚钱公司。此时,国际航运市场表面上还一片繁荣,2008年4月,中远宣布,将订造25艘新船,增加集装箱和干散货的运输能力。开足马力的中远终于迎头赶上金融危机。 姜明认为,对于宏观经济和航运市场的形势判断各个企业肯定会有差异,中远当时对金融危机的困难程度可能预计不足。 当一些感觉敏锐的航运企业,开始出售船只降低风险时,中远却因为自身的体量和速度难以掉头。事实上,2011年4月,中远集团还为拥有世界排名第一的干散货船队自豪。等到行业底部来临,中远再想出售资产收缩规模已经无人接盘。 据中国远洋内部消息人士透露,公司内部讨论过剥离造成亏损的主要业务干散货板块,并将其转让给母公司中远集团。但手续繁复,时间和做法上都要经过有关方面的诸多批准。 《投资者报》近日就此致电中国远洋投资者关系部孟祥军经理,并发去邮件求证这一消息,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复。 靠天吃饭 近日,中国远洋面临ST一事被炒得沸沸扬扬,有消息传出,中国远洋可能获得政府上百亿资金补贴。《投资者报》记者通过多方了解,均认为该消息不合理、不可靠。 记者查看中国远洋2012年前三季度财报,公司获得地方财政补贴已经高达8亿元。 事实上,魏家福确实曾以中国船东协会会长的身份多次公开呼吁相关部门给予行业政策支持,但都是以行业的名义呼吁,也未出现百亿补贴的请求。 “我们已经多次向国务院、交通部反映了行业的困境,交通部委托研究机构做了一个详细的中国海运研究报告,报告去年年底已经完成并上报交通部。”张守国告诉记者,“我们希望国家振兴航运业的政策能尽快出台,既要照顾行业短期的困难,也要着眼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012年底,中海集运等多家上市航运公司为了避免“戴帽”通过出售船只、集装箱扭亏。对此,姜明认为,中国远洋的干散货业务比重较大,以中远的亏损规模,很难通过简单的资产处置来抹平亏损。 “2013年上半年来看,集装箱海运业务的亏损幅度可能会进一步收窄,但是干散货从年初来看,比去年同期还要差,我觉得上半年很难有改善的机会,亏损很难避免。处在这个周期性,中国远洋真正要扭亏还得看市场环境,说白了就是看天吃饭。”姜明表示。 据了解,行业较普遍的认识是BDI在1500到2000点可盈利。今年1月份,该指数始终于750点徘徊,距止亏盈利点相差近50%。航运业寒冬目前还看不到尽头,如何避免2013年继续亏损而被迫退市,已成为中国远洋的头等难题。 责任编辑:李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