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引发的燃油品质争议推动了油品标准升级的步伐。 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实施“国四”柴油、“国五”汽、柴油标准的时间表。 会议指出,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日益增加。为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会议决定在已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的基础上,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尽快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过渡期至2014年底;2013年6月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柴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2013年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过渡期均至2017年底。 这是继《车用汽油》GB 17930-2011明确2014年1月1日为“国四”汽油标准全面实施日期之后,国家确定了2015年初和2018年初这两个新的油品升级时间节点。 鉴于国内多数地区仍在使用“国三”汽油和“国二”柴油的现实,这个时间表的落实将面临压力。 过渡期长短之争 “在国务院公布的过渡期内,我们将加强油品有害物质和环保指标的监管,结合机动车污染防治需求,推动过渡期内尽快大范围实施油品升级。”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中国环境科研院副研究员岳欣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目前,北京已率先使用了“京五”(相当于“国五”)标准的油品,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部分城市则已经实施“国四”汽油标准,国内其他地区仍实施“国三”汽油标准。柴油的标准则更为落后,全国大多数地区实施的还是“国二”柴油标准,面临“跳级”挑战。 据了解,由中石化旗下石科院、中石油旗下石油化工研究院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组成的起草组编写了“国五”汽油标准草案,并于2012年9月向社会征求意见。 接近“国五”汽油标准起草组人士昨天对本报表示,国务院此次公布的时间表与之前讨论起草的方案基本相同,但其实此前讨论时环保部门对该时间表提出过看法,认为油品升级的过渡期偏长。 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炼厂升级改造滞后被认为是油品升级速度较慢的重要原因。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5.75亿吨,其中,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大公司的总产能约占80%。 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则督促炼厂要加快改造升级。会议指出,加快国内炼油企业升级改造,确保按照汽、柴油标准升级实施时间如期供应合格油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要首先如期完成改造任务。加快汽车发动机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 虽然环保部门的人士认为油品升级的过渡期偏长,但也有专家认为,国务院设定的过渡时间是比较合理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本报评论称,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汽油实施的还是“国三”标准,如要提高到“国五”标准,过渡期设在2017年年底是必要的;在这几年的过渡期内,油企和消费者要逐渐释放经济成本,避免经济压力太大;同时,要全面提高油品质量,在技术上其实也需要一定时间。 涨价是必然趋势 油品升级的一大焦点是成本分摊问题。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2月1日曾对新华社表示,中石化将一年投入300亿元解决油品质量问题,明年起将全面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油。但现有油价及其形成机制的计划色彩,以及由此带来的成本消化问题,依然是造成油企对升级态度不积极的瓶颈。 就此问题,会议指出,要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并完善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政策。同时,要加强油品质量监管,加大处罚力度。 “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是对企业而言的,是指企业在付出升级成本之后,应该得到合理的补偿,如果质量优,价格也可以优。”林伯强说,“污染者付费则是指消费者应该承担油品污染带来的成本。明确了企业和消费者的责任后,政府的责任就在于协调两者的利益,确定合理的价格。所以,未来油品质量提高后,相应的价格上涨是必然的趋势。” 升级所要求的成本门槛,也将令地方炼油企业的生存变得更加艰难。 在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大央企被要求要首先如期完成炼厂升级改造的背后,也体现出了地方炼厂在油品升级过程中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与三大央企旗下炼厂相比,地方炼厂的原料大多是燃料油或劣质原油。安迅思息旺能源此前发布的报告指出,地方炼厂的油品加工成本高于央企炼厂,油品升级的成本也更高。另外,这些地炼的装置配套也跟不上“国五”要求,如果全国都强行升级,这些炼厂可能面临退出风险。 据安迅思息旺能源统计,目前地方炼厂最为活跃的山东地区,54家地炼中仅有京博石化和金诚石化两家能生产“国四”标准汽油,有28家尚未配有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这意味着其只能生产非标成品油。 有业内人士透露,如果安装一套30万~50万吨/年的加氢脱硫装置,成本为7000万元以上;如果是150万吨/年的脱硫装置,更是高达2亿~3亿元人民币。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