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蒸发6000亿估值分歧,创业板中小板重归主流 大跌前一天股指期货空头陡增6778手卖单,银行地产板块权重股重挫,医药股防御性凸显 理财周报记者 张伟贤/文 市场风格转换得如此之快,许多投资者甚至还没缓过神来。 2月18日,星期一,蛇年的第一个交易日。沪指高开低走,收盘跌10.84点,跌幅0.45%。 万众期待的开门红成泡影。 然而,更令投资者意想不到的是,这天的小阴线,直接开启了沪指百点大跌的序幕。 次日,沪指大跌38.65点,收出中阴线。周三,沪指小幅反弹。周四,沪指暴跌71.23点,跌幅近3%,创下15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周五,沪指震荡下行,再跌11.79点。 一周之内,沪指大跌118点。 拖累指数的,正是前期风光无限的金融和地产板块。其中,浦发银行和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周跌幅达10%,跌幅达8%以上的银行股比比皆是。四大行的跌幅也达5%,板块平均跌幅达8%。 银行板块市值一周蒸发3800亿,与2月4日相比更蒸发近7000亿 地产股中金地集团大跌逾13%,万科A也跌近7%。 金融地产股似乎在一周之内从天堂来到地狱。 实际上,早在2月8日,也就是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空头已大肆布局股指期货。 中金所数据显示,当日前20名IF1303主力合约空头大幅增持6778手,而多头仅增持2732手。至此,主力合约净空单剧增至10811手,环比大增43%,阴雨密布。 2月18日,空头再次增持2185手主力合约,股指顺势飞流直下。 作为大盘指数的权重板块,金融地产等大盘蓝筹股毫无疑问的成为了重灾区,中小盘则意外幸免。 期指空头肆虐,金融地产领跌 2月18日,长假后开盘的第一天。 这天清晨,各大网络财经媒体主页上,“开门红是大概率”之类的字眼格外醒目,众多研究机构、股评也清一色看好“开门红”,投资者喜形于色。 沪指也不负众望,开盘报2441.91点,高开0.39%,并在盘中创下2444.80的反弹新高。 然而,投资者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这结尾。 沪指随后便震荡下行,收盘下跌10.84点,跌幅0.45%。收出小阴线。深成指更是大跌近2%,收出中阴线。 地产金融领跌。万科A大跌2.74%,金地集团更大跌5.17%。华夏银行也大跌近3%。 地产领跌的原因,是一则“近期相关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出台,目前待选方案有2种‘二套房7成首付+贷款利率为1.3倍’,实施时间仍未确定”的消息。 事实上,早在1月31日网上便已流传地产调控将加码的消息,当日地产板块也闻风重挫逾5%。这次消息来的更言之凿凿,本已是惊弓之鸟的地产股再度集体暴跌,研究机构也开始看淡地产股。 “未来地产股的走势还要看政策,目前由于换届正处于政策不明朗的阶段,如果昨日传言在今日晚间未获证实的话,预计地产股会逐步企稳,但如果被证实,则我们认为地产股的行情已经结束。”东北证券高建表示。 而银行股,也是在年前最后一周便已展开调整,本次调整源自一则高盛减持工商H股的消息。 据外媒援引消息人士报道,高盛于1月28日收盘后通过大宗交易以每股5.77港元(合0.74美元)的价格出售了13.5亿股工商银行H股,较后者周一收盘价5.95港元折让3%,套现约10亿美元。这是今年以来在亚洲(日本除外)进行的最大一笔股份出售交易。 消息出来后,工商银行冲高回落,随后一周下跌2.25%。 不过,下跌的理由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主力机构已经悄然在大跌前大肆做空期指,掌握了先机。 中金所数据显示,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前20名IF1303主力合约空头大幅增持6778手至84671手,而多头仅增持2732手至73860手,主力合约净空单剧增至10811手,这是主力合约净空单在数周之后再度回到万手以上。 当日,IF1303主力合约冲高回落,下跌0.58%,而沪深300指数仍涨0.43%。 股指期货走在了现货的前面,成为了风向标。 2月18日,前20名IF1303主力合约空头继续增持2185手,而多头仅仅增持23手。主力合约净空单已近1.3万手。其中,仅国泰君安期货一家机构便增持了2000手卖单,并减持了992手买单,成为了大跌行情的最大赢家。 这天沪深300下跌1.24%,IF1303合约则已大跌1.76%。 股指期货再一次走在了现货的前面。 “(沪指)495点大涨过后,机构已经在出货。”国信期货夏豪杰对记者表示,“前20名机构卖单剧增,这是部分机构在利用期货做套保。有了这些套保盘后,机构便可以抛售此前买入的金融地产等权重股,即便股价下跌,也可以锁定利润。当然,也不排除有机构在通过股指期货做空获利。” 此后数日,主力合约前20名机构空头继续小幅加仓,而沪指则开始跟随期货大跌。 1月19日,沪指大跌38.65点,跌幅1.60%。地产、金融蓝筹再成砸盘工具。万保招金均大跌逾5%,其中金地集团暴跌7.65%。 与地产板块血肉相连的建筑建材股跌幅尤甚。当日水泥板块暴跌近8%,巢东股份、冀东水泥等个股跌停。 龙虎榜数据显示,巢东股份卖出席位前五位都清一色为机构,共卖出2854.25万元,占当日成交26.11%的比例。冀东水泥同样被机构集中抛售,前五名机构共卖出9305万元。机构出货之意昭然若揭。 1月20日,地产金融股跟随大盘小幅反弹。 1月21日,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大跌近6%,跌幅达4%的银行股比比皆是,银行板块个股平均跌幅逾4%。此外,保险板块同样大跌近4%,券商板块更大跌5.23%,列两市跌幅第一位。 当日,沪指暴跌71.23点,跌幅近3%,创下15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1月22日,至此,机构利用股指套保和做空,上演了一出棒打蓝筹股的好戏。 事实上,大跌前88%的基金仓位水平,也再次成为了股市的“反向指标”。 申银万国基金仓位估算周报显示,截至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为87.90%。其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上升1.34%,从90.17%上升到91.52%;开放式平衡型基金平均仓位上升1.53%,从79.83%上升到81.36%。 风格转向小盘成长股 与沪指节节败退截然相反的是,创业板指、中小板指(5249.721,-8.03,-0.15%)迭创新高,中小盘成长股补涨态势明显。 从长假前的一周开始,创业板和中小板的表现便明显强于沪指。给创业板和中小板的补涨注入强心针的,是一则融资融券标的股增加至500只的消息。 1月25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了《关于调整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的通知》,自2013年1月31日起,深市标的股票数量将由目前符合深圳100指数成份股标准的98只扩展为200只,而沪市标的股票数量则由185只增至300只。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创业板股票首次成为融资融券标的,中小企业板股票数量进一步增加。 数据显示,1月31日以来,两市融资余额飙升,融资余额与融券余额的差值从1月31日的1001亿元增至2月20日的1187亿元。其中新进的186亿元,相当一部分流向了新增的200标的股。 借着融资融券东风,创业板和中小板在上周继续保持强势。1月18日,沪指跌0.45%,创业板指涨1.49%,再创反弹新高;次日小幅调整后,周三暴涨近4%,创下2011年12月以来的新高,与连续大跌的沪指形成鲜明对比。此外,中小板指数的表现也明显比沪指强势。 “反弹是分阶段的,前一个阶段是权重股估值修复,快速拉高指数,投资者可能会感觉赚指数不赚钱。”上海阜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卫民表示,“接下来则可能是指数不涨,但中小盘成长股和题材股将大幅上涨。” 以防御性和成长性著称的医药股,表现抢眼。其中,香雪制药5天大涨逾25%,海翔药业、振东制药等涨幅也接近20%,清一色为中小盘股。 国务院办公厅2月20日发布《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招商证券认为,《意见》对上市公司整体利好,特别是基药招标的完善,利于板块估值整体的提升。 “2013年初至今医药板块市场表现第一,上涨16.4%,2013年动态市盈率24倍,虽然短期涨幅过快,且估值趋于合理。”新财富医药行业最佳分析师申银万国罗鶄表示,考虑2013年医药行业基本面呈小阳春态势,股价仍可继续乐观。 另一个持续走强的是环保板块的中小盘个股。其中,创业环保全周大涨逾20%;天壕节能、首创股份等涨幅也在15%以上。 “进入2013年,北京灰霾、山东潍坊地下水污染等环保事件频发,这与美丽中国理念极度背离。”光大证券陈俊鹏表示,“从中长期来看,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是根本出路”,重点关注水安全、垃圾围城和重金属污染相关治理公司。” 值得留意的是,2月21日以来,前期持续大跌的白酒股也开始受到资金的关注,特别是中低端白酒个股反弹幅度较大。老白干酒、金种子酒、古井贡酒等个股两天反弹15%。 市场人士指出,“中低端酒受三公消费、禁酒令等事件影响较小,且二三线白酒股估值也不高,仍具备投资价值”。 创业板潜力大 “金融地产作为本轮反弹的两面旗帜,前期涨幅过大,此番在期指打压下获利回吐在所难免。”夏豪杰指出,“快速下跌后存反弹机会,指数在两会前后仍有机会创新高。” “我们依然看好2013年银行股的投资价值。”东方证券王轶表示,长期来看,我们认为银行股在1.5倍PB都是合理的,而当前银行股的2012年和2013年平均PB分别在1.37和1.18倍,仍然离1.5倍PB有明显差距。 向来看好创业板成长股投资机会的张卫民更乐观表示,创业板已走出大牛市,短期内或挑战1000点,三五年内有机会上5000点。 “看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消费、服务类公司以及太阳能、风能等替代能源相关公司。”张卫民表示,“多晶硅光伏产业在经历的数年低估后,将迎来曙光。” 近期媒体称,商务部对产自美国、韩国及欧盟的多晶硅“双反”初裁时间已经落定,将择机出炉。一旦征税,有望给国内多晶硅企业带来利好。此外,近期多数光伏产品价格较2012年底价格最低点的反弹幅度也达到5%-10%。
责任编辑:李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