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市场已经演变为一种多对多的混战局面,任何一个资管机构都要面临周围一圈的竞争者,这也是泛资产管理的主要特征。 “政策放开之后,等于大家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一场角逐势所难免。 ”针对近期金融业上演的资产管理争夺战,一位观察人士这样说道。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证监会和保监会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新政,对券商、基金、保险、期货等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予以政策松绑,使这些机构能够更多地以信托公司经营信托业务的方式,开展与信托公司同质化的资产管理业务。 这些政策导致的结果是,银行、信托、券商、基金、保险、期货等在资管领域从此形成了交叉竞争的局面。而从目前来看,竞争的焦点更多集中在券商、基金、保险和信托之间,未来走势充满疑云。 券商:资管新势力 券商是这场资管争夺战中的绝对主力。 去年10月,证监会颁布《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配套实施细则,主基调就是“放松管制、放宽限制”。其中,对于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区分针对普通投资者的“大集合”和针对高端投资者的“小集合”,适度扩大资产管理的投资范围和运用方式,但总体上还被限定在金融市场上的各类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的金融产品。 而对于单一客户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则完全放开其投资范围,允许投资者与证券公司自愿协商,由合同自行约定,这与信托公司单一信托的投资范围几乎没有区别。 至于针对客户特定目的而开展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主要是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则允许设立综合性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这也与信托公司的资产支持信托业务已经没有本质区别。 “从投资范围来看,券商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基本重合了。现在,除了艺术品、红酒等另类投资以外,凡是信托能做的业务,基本上券商资管也都能做了。 ”某券商资管部负责人如是说。 新政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券商资产管理计划由审批制转为备案制。此前的审批流程通常要三到六个月,备案制之后,取消了行政审批,改为发行之后五日内向证券业协会备案,券商资管仅需与托管行和代销行谈妥即可发行产品,从而缩短了产品发行周期。 不可忽视的一个背景是,目前以经纪业务为主业的券商,在股市不振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券商资管业务放开恰好契合了这一需求,极大地激发了券商开展资管业务的热情。 这种热情从集合理财新发产品的数量上可见一斑。据同花顺(300033,股吧)iFinD数据统计,从去年10月18日资管新规实施日算起,截至今年2月18日,4个月的时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共有231只问世,产品份额共计641亿份。回顾2012年前9个月,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总共发行92只,而今年仅1月份就发行了92只新产品。 与之相应的是券商资管规模的急剧膨胀。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三季度末,证券公司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只有9295.96亿元,而截至去年12月31日,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89万亿元,实现了狂飙式增长。 与此同时,许多券商还纷纷将资产管理部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以便更加灵活高效地开展资管业务。比如海通证券,早在去年7月便获准设立了注册资本为10亿元的资产管理子公司,主营证券资产管理业务。 但是,对于券商资管的发展方式,业内不无争议,因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定向资管业务,真正的创新产品还很少”。 这里所谓的定向资管,是指银证合作的“通道类”业务,即银行将自有资金或通过理财产品筹措的资金委托给券商,而券商把资金投向银行的票据类和信贷类的资产。在此过程中,券商只是作为银行将其表内资产转到表外的一个通道。 一般认为,通道类业务缺乏技术含量,低风险、低收益,券商从中只能收取不及万分之五的通道费率,而优点是能够帮助券商快速扩大资管规模。以典型的宏源证券为例,2011年底的资管规模只有45亿元,但是2012年依托通道类业务,其资管规模突破了千亿大关。 “各大券商都在不遗余力地冲刺资管规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快速提升品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赢得管理保险资金的资格。 ”一位证券分析人士表示,“按照保监会规定,允许保险资金委托包括证券公司在内的其他资管机构进行投资管理,而证券公司必须满足最近一年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的资产余额不低于100亿元,或者集合资产管理业务的受托资金余额不低于50亿元等条件。 ” 基金:布局子公司 证监会在支持券商资管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基金公司。去年9月和10月,证监会分别发布了新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办法》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旨在向基金公司全面开放资产管理业务。 具体而言,基金公司可以针对单一客户和多个客户设立“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于金融市场上的标准化金融工具;还可以设立准入门槛仅为2000万元注册资本的子公司,开展“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于未通过证券交易所转让的股权、债权、其他财产权利和证监会认可的其他资产。 从投资范围来看,基金公司通过子公司开展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与信托公司的单一信托、集合信托计划没有太大区别。 基金公司获批设立子公司,使得基金公司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以往不方便做的业务,比如类信托业务、给上市公司融资等,现在均可以通过子公司实现。目前,基金业已经开始资管布局,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变化是专户子公司数量的与日俱增。截至2月末,已有近20家基金公司获批设立专户子公司。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将涌现更多。 而那些较早成立的基金专户子公司已经进入项目运作阶段,“类信托”项目是其业务重点。 以首批获准成立专户子公司的嘉实基金为例,其子公司嘉实资本日前与盛世神州房地产投资基金公司合作募集设立了一项“嘉实资本盛世美澜园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该产品将投资于镇江恒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美澜园”项目。 该计划由嘉实资本募集1.4亿元的“优先级”,镇江恒福负责0.6亿元的“劣后级”。其中,嘉实资本募集的“优先级”将根据资金量情况享有9%、10%、11%三档预期年化收益率,认购门槛100万元起步,产品期限为18个月至24个月。同时,嘉实资本掌控镇江恒福94%的股权,在必要时可作抵押资产。 “这基本上是一只类结构化信托的产品,在结构设计和收益特征方面基本都具备了目前信托产品的特征,而其投资于房地产的标的投向在信托领域也十分普及。 ”某市场人士说。 由于基金专户子公司越来越多,相应的业务人才目前变得异常紧俏,尤其是专户投资经理、专户产品开发、专户综合岗等职位成为各家基金专户子公司招聘的重点。同时,挖其他资管机构墙脚的事也不时传出。 据悉,博时基金已将华润信托公司结构业务部总监挖走,担任其子公司的副总裁。该总监在华润信托主要负责纯融资类信托业务,而该业务也是华润信托主要创收来源,博时基金将其挖走意图不言而喻。 保险:资管产品开闸 保险公司也没闲着,分别从两个方面加入资管争夺战:一方面,保险资金向其他资管机构敞开大门;另一方面,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触角也开始伸向其他领域。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传统业务是受托管理保险资金,第三方资产管理很少,与券商、基金、信托相比,其业务存在单一性和被动性的特点,然而从2012年4月以来,保监会连续出台多份文件,拓宽其业务范围,使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仅可以受托管理保险资金,还可以受托管理养老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机构资金和合格投资者的资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设立子公司,开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符合条件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还可以向有关金融管理部门申请,开展公募性质的资产管理业务。 更重要的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还可以作为受托人设立资产管理产品。2月7日,保监会专门发布《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向单一投资人发行的定向产品和向多个投资人发行的集合产品作出具体要求:向单一投资人发行的定向产品,初始认购资金不得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向多个投资人发行的集合产品,人数不得超过200个,单一投资人初始认购资金不得低于100万元。 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老总称,这使得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与信托公司的业务范围基本一样。尤其是将保险资管集合的认购起点定在100万元,与同样起点的信托、私募等将形成直接竞争。 目前,我国保险业的资产规模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但是近年来受银行理财产品夹击、银保新政、个险渠道遭遇瓶颈等多重因素影响,保费收入增速下滑明显,加上资本市场表现低迷,保险业总资产规模及投资资产规模的增速已从几年前的35%~40%迅速下滑至20%左右。而保险资管产品试点的开闸将使得保险公司利润来源多元化,同时将进一步增加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收入。 截止2012年末,国内已获批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包括香港)有16家,可以开展保险资金委托的有13家。随着保险资管产品业务试点的启动,目前已有人保资产、泰康资产、太平资产三家公司申请发行的5只股票、债券、基金型产品获备案。 信托:通道危机 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开展“类信托” 业务之后,压力开始向信托公司倾斜。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所长周小明表示,新政实施之后,信托公司原有的银信合作、融资信托、私募基金“阳光化”等三类业务将受到冲击。 而眼前,竞争最激烈的是银信合作业务。“证券公司对信托的威胁非常直接,我行许多业务之前都是和信托合作,现在逐渐转向和证券公司合作,因为证券公司收取的费用更低。 ”某股份制银行的理财师向《理财师》证实。事实上,银信合作和银证合作并无本质区别,信托和券商都是作为银行将信贷资产“出表”的一个途径。不同的是,信托公司的银信通道业务收费在千分之八左右,而证券公司可以只收万分之五以内。 之所以有如此差距,是因为和信托公司相比,证券公司占用的净资本较低。证监会和银监会分别对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实行净资本管理,原理一致: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但是,计算各类业务风险资本的系数大不一致。以银信(证)合作投资于银行信贷资产的业务为例,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风险资本准备基准计算比例为2%(连续三年为A类的公司还可以打4折),而信托公司从事此类业务,风险资本系数高达10.5%。 因为净资本占用更低,证券公司可以靠打价格战与信托公司竞争。而基金公司子公司不受净资本限制,将来做通道更有价格优势。 对于银行来说,选择银证合作、银基合作还有另外一层考虑:可将信贷资产越出银监会的监管视线。银行和信托公司都归银监会监管,银监会很容易掌握银信合作的具体情况;而券商和基金归证监会监管,银行可以更放心地操作通道类业务。 “目前信托业受冲击的只是一部分通道类业务,而在融资信托业务上,信托公司依然优势突出。 ”某信托公司总经理对《理财师》表示,信托公司最大的资源和专业能力,在于对房地产业、矿业等产业市场的经验和判断,其他资管机构要获得这种能力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群雄逐鹿 “资管市场目前的形势,并不是谁来和信托公司争天下,实际上已经演变为一种多对多的混战局面,任何一个资管机构都要面临周围一圈的竞争者,这也是泛资产管理的主要特征。 ”上述信托公司总经理称。 对于资管市场的变动趋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研究员王增武一直在细心观察。“今后,资管市场将是一种综合金融的形态,每家资管机构都可以做其他机构能做的事情,不必再对某个机构形成太强的依赖。 ”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则认为,各资管机构在业务范围趋同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才是关键。 “券商的机会很大。 ”江赛春表示,券商的市场敏感度和灵活性较高,并拥有自己的客户资源,而他们面临的问题是,怎样从一个经纪机构向资产管理机构转型,如果能将资管业务与传统的经纪业务结合起来,那么在资管市场中的增长空间将不可限量。 与券商相比,基金公司缺乏客户资源,但是专业能力不容置疑。江赛春认为,基金公司务必跳出过去专户的范畴。基金公司过去太专注于二级市场投资,做其他业务缺乏经验,如果能快速弥补团队和经验的欠缺,并创造出有别于二级市场的产品,就可以赢得市场。 对于信托公司而言,行业经过十多年发展,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信托产品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加上信托公司具有成熟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在泛资产管理时代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周小明认为,信托公司下一步需要将先发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核心就是构筑 属于自己的差异化的投资管理能力。这意味着信托业精耕细作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基本上是从保险公司内部的资管部门独立出来的,过去一直对内服务,现在要对外服务,显然缺乏市场化的竞争力,专业性和市场敏感度也不能和券商、基金公司等机构相比。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化是保险资管的当务之急,真正参与到资管市场竞争还需要一个过程。 目前,银行在资管市场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客户,并与合作的资管机构分成。江赛春称,受制于内部体制和薪酬激励,银行现在还不适合做资产管理人,将来可能从高端客户开始做起,但是从目前来看,银行亟需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利用强大的客户基础,加强产品整合的功能。“这类似于做一个母基金的角色,当一个顶层的资产管理人,分项的资产管理去整合市场上的优质资源。 ” “决定整个资管市场的,首先是钱,钱从哪里来?从客户和投资者手里来,而钱在银行,客户也在银行,两头都在银行,所以,我认为商业银行在资管市场上始终是老大。 ”某券商资管人士说。 不过,这场角逐毕竟刚刚开始,最终格局如何,只能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