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期震荡调整之后,A股近两个交易日连续反弹,显示市场情绪明显改善。不过,多数券商认为,在通胀压力、IPO重启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仍存的背景下,经济基本面以及流动性方面的积极因素也不充足,短期市场可能继续调整,建议投资者不要着急,耐心等待出手时机。 政策面短期偏空 部分券商认为,市场短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管理层对通货膨胀的关注将抑制流动性的边际改善;另一方面是短期内对政府楼堂馆所、公费接待出国和购车的抑制将拖累相关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湘财证券发布的报告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未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防止通货膨胀,控制潜在风险,使中国经济不发生大的变动。我们认为,要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平衡,管理层只能保持中性的货币政策。这是因为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高度依赖投资,一旦投资启动,在经济增长启动的同时,也将面临通货膨胀上行的压力,导致管理层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进行艰难的平衡。因此中性的货币政策下的宏观适度增长是符合管理层调控意图的最佳状态”。 此外,李克强总理提出控制政府支出及构建包含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的民生安全保障网的执政目标。一方面,政府相关支出的减少将抑制政府性投资支出需求和汽车需求,进而拖累部分经济需求。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化的属性在减弱。住房作为构建基本民生安全保障网的重点内容之一,意味着政府将在住房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呼应社会对高房价的关注,政府力量介入房地产市场意味着房地产行业面临着部分去市场化的政策意图,未来房地产将持续面临管理层调控的压力。房地产调控将抑制房地产投资,拖累投资需求放缓。 关注点转向基本面 随着两会的结束,市场的关注点从两会转向经济基本面。民生证券发布的报告表示,近期市场震荡是对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对政策确定性存在担忧的充分反映。两会闭幕后,证监会连发文件放松监管、推动业务创新,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房地产调控政策地方细则仍未出台,货币政策需观察,政策不确定性风险依然存在。同时,发电量等经济先行指标较弱,宏观经济复苏疲软。民生证券中期维持看好市场的观点,但短期内市场将承压,市场结束震荡行情的时点将推后,建议行业配置应转向防御,配置成长股,短期规避与政府消费相关板块,关注4G、环保等概念板块。 然而从经济基本面看,情况并不乐观。华创证券在赴河南省调研后发布的报告认为目前处于经济底部徘徊阶段,需求旺季将向后延迟。报告称:“我们在去年四季度提出分水岭的概念,认为未来经济将处于底部徘徊的阶段。从河南省的投资经济形势调研结果来看,实体经济确实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持续上行存在困难,突出地表现为下游需求旺季普遍向后延迟,而大部分原材料生产企业如钢铁、水泥、工程机械等行业赌需求旺季的到来,库存较高,这使得经济存在旺季需求弱于预期,原材料量价下行的担忧。”报告认为旺季延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大量工程在去年竣工,在建和新建工程数量减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之前大量的投资并未带来现金收益,投资公司负债率普遍较高,再融资能力有限,新建项目建设资金难以到位。华创证券建议,短期对于旺季延迟可能带来的原材料量价下行的冲击保持谨慎,同时也关注市场止跌回升的催化剂,例如地方政府突破融资限制的一些举措等等。 投资者需谨慎为上 除了基本面,下一步对股市的判断还要看流动性。平安证券发布的报告认为,目前市场变化在于实体经济预期已经向下修正,但风险溢价调整则刚刚开始。也就是说,目前的市场风险点已经逐步从基本面转向流动性。 然而流动性的情况也不乐观。中投证券发布的报告称,从近两周的情况来看,节后大量存款回流给银行带来的补缴保证金的压力减退,货币市场利率再回平稳。与此同时,央行依然维持净回笼,但规模并未明显放大。目前货币政策的目标依然是维持货币市场利率稳定,所以银行流动性不会出现过紧的情况,但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份明显偏松的流动性环境也难出现。从当前情况来看,货币政策边际趋紧的力量有所减弱,而整体流动性环境可能会维持相对平稳的格局。 基于这一判断,中投证券建议投资者“不着急,再等等”。报告称,从货币政策的目标来看,前期出现的宏观流动性的边际负面力量在减弱,但正面力量仍然不足,尚难成为股指向上的推动因素。同时,前期起支撑力量的个人投资者情绪可能将逐步产生中期拐点,对股指的稳定力量可能逐步减弱。而基金和产业资本短期可能更多体现为拖累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建议投资者短期不必着急,等股指的稳定力量逐步增强之后再入场不迟。 国都证券持类似观点。该券商发布的报告表示,整体而言,短期A股仍面临“经济弱复苏+货币政策逐步收紧+不确定因素叠加”的相对不利环境。而新一届各级政府部委的履职表现、新任证监会主席监管思路及春季开工旺季后的经济复苏强弱信号尚需等待,建议投资者在以上不确定因素逐步明朗前,仍需谨慎为上。
责任编辑:李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