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金融精选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选载第五章3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3-03-29 16:14:43 来源:期货中国
13000买入棉花期货

明确了棉花必涨的观点后,我从大蒜电子盘50万、50万不断出金的时候,在5月中旬,在棉花0909合约上,价格13000左右的位置就开始布局了,当时做期货的朋友很少关注棉花,都感觉棉花的波动太小、活跃性也不好(主力合约只有5000手持仓),认为它不会有大的盈利机会。当时9月合约是主力,成交才几千手,成交不活跃,一般挂单都是十手、二十手。我就慢慢进去,20手、30手、50手慢慢成交,一直做到300手、500手持仓,后续还有一些倒仓、加仓的操作。
棉花的单子13000做进去之后,价格波动很小,基本上就是在13000上下。我当时就想最坏的情况跌到12000,也不过跌1000块钱(如果当时真的跌到12000,我还会加仓的)。我坚定地认为:国家不让棉花涨的话,未来的棉花就可能要“绝迹”了,没有人会继续种。这种情况不可能维持下去。
随着棉花的出苗,各种信息出来,网上说,虽然今年棉花播种面积下降了,但棉花的长势很好,单产会提高,单产的增加应该会弥补播种面积的下降,从而使棉花的总产量和去年持平。我看了这样的信息,不以为然。刚刚出苗长得好,不等于收获的时候也好,具体收成好不好还要看后续的生长。
我生活在农村这么多年,有一个经验在我的记忆中是非常深刻的,那就是:当一种农作物播种面积大增的时候,当年往往是丰收的;而当它播种面积大减的年份,单产反而会很低。这样就导致总产量多上加多,低上加低。我感觉这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虽然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样的事情一定会发生,但至少可以预期。我在2009年就预计当年棉花的单产也不会高。

整个五月六月棉花期货基本上是横盘整理,一直到了七八月份,才真正开始上涨。其实棉花就长在地里,种了多少棉花一看就知道了,比去年多还是少估算一下就明白了,长势比去年好还是不好,观察一下就了解了。所以越接近收获或新季上市的时候,能够预判到棉花要上涨的人就越多了,特别是一些从事棉花生意的人,还有专门研究农产品价格的人,在七八月份闻到了棉花要上涨的味了。他们的资金的介入,就慢慢推动了棉花的上涨。实际上,不只是棉花,任何农产品,只要是减产较多,价格的强劲上涨往往开始于收获季节。
但是价格还没涨多少,或者说只是有了一个上涨的苗头,国家就开始拍卖了,陆陆续续地拍卖了260万吨左右,相当于2008年的收储量基本上都放出来了。刚开始拍卖的时候,价格有所回调,但后续的拍卖根本压不住价格,因为货本来就是缺的,地里长不出那么多棉花,价格本来就是要涨的,抛储只能暂时压住价格或是减缓价格的上涨,但想要改变价格的运行方向是不可能的,除非抛储1000万吨。
就我的理解而言,国家的收储和抛储有国家的意图,总体上来说就是要平抑物价,确保经济运行的稳定和社会运行的稳定。从这个角度来说,是非常正确和值得肯定的。只不过收储的时机、抛储的时机掌握不好,定价掌握不好,对社会的供求可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导致后续的供求失衡进一步扩大。
2009年国家对棉花的抛储,我个人认为是不恰当的。棉花价格本来就低,棉农的生产积极性很低,当年的播种面积下降了,减产是必然的,这个时候不应该用抛储来压制价格,而是应该让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上升,比如涨到20000-25000,这样棉花和其他农作物相比才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可言,棉农才有生产积极性,也就能使2010年的棉花种植面积上升,使2010年棉农对棉花的维护更精心。即使要抛储也应该在价格涨到20000的时候才开始抛,而不是价格刚有上涨的苗头就抛了,这其实是抛储部门的人员对2009年棉花播种、生产等方面因素的忽视,对2010年提升棉农播种积极性重要程度的忽视,对社会各个环节对棉花需求(不只是包括正常的需求,还包括中间商储存需求和投机商囤货需求)的忽视。这样的压制,形成的只是暂时的价格下跌,和暂时的价格慢涨,但为未来的暴涨却埋下了隐患。
国家的抛储使得收获季节籽棉的收购价格没高多少,棉农的生产积极性本来已经被打击好几年了,2009年还是没有好的效益,积极性继续被打击,当时我预计2010年棉花还要减产,心里挺高兴的(因为如果2010年再减产,后续价格就要大涨)。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