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的将来,欧美商品期货投资者将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在他们的常规交易时段,必须参考远在地球另外一端的上海期货交易所活跃的“中国价格”,进而影响其投资行为。 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在对外公示“连续交易规则”。所谓连续交易,即指除上午9:00-11:30和下午1:30-3:00之外由交易所规定交易时间的交易。也就是说,交易所将率先开设夜市,与世界主要交易所同步。先期试点的将是黄金和白银这两种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品种,以后将根据情况来覆盖其它品种,包括未来将上市的原油期货等重要品种。 与目前全球交易所交易量出现萎缩相比,正蓬勃增长的中国交易所开设“夜市”,很可能将促进交易量几何级数增长。而交易所对接“全球时间”,也有助于上海直接参与到全球金融中心的竞争中去。 不再被动地做“影子市场” 推出连续交易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上期所原本价格权威地位更加国际化,并有望彻底摆脱“影子市场”的尴尬。 被动地做“影子市场”,关键是时差。和普通民众不同,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工作人员最不喜欢的就是每年的各种长假了。每逢假期,交易所总要发布风险提示,并适度对保证金比例进行调整。国际上某段时间交易比较活跃的贵金属等品种,如果恰逢我国假期,那么,交易者只能无可奈何地等到恢复交易,被动地接受海外已经形成的价格。这给相当多从事套期保值的企业带来困扰。 实际上,如橡胶、棕榈油等国内期货品种的国际定价地位已不可撼动,铜等大宗商品的“中国价格”影响力也至关重要。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形成了价格,会因为交易时间与其他主要交易所的“时差”而一夜被反转,反过来又对国内价格产生不利影响。这就是国内期货投资者所熟悉的“隔夜风险”。 推出交易时间延长机制,可以丰富国内市场的交易模式,通过上市品种交易时段的增加,促使国内外市场联动更为紧密,有利于提高上市品种价格的连续性。 业内人士说,有了连续交易,海外资金再也难以兴风作浪,境内企业的权益得到了充分保障。 “分心”的套利者将“回头” 推出连续交易的各种条件已经完备。 海内外一些现有的夜间交易早已是常态。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已实现了24小时交易机制;伦敦金属交易所增加亚洲交易时间,并与新加坡交易所联手推出MINI合约,旨在争取有色金属的亚太客户;上海黄金交易所也已推出黄金品种的夜间交易。 推出连续交易制度,顺应了实体企业对期货品种定价和风险管理的要求。作为为现货市场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的期货市场,理应从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延长现有交易时间,以覆盖现货市场的定价时段,从而深化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 大陆期货公司总经理沈杰说,连续交易是最实在的服务实体经济措施。期货的重要功能就是套期保值,尽管国内交易时段可以做,但在其它时段,对原材料需求量大的企业就不得不“绕道”海外去进行套保操作。对这些企业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并不是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海外“渠道”,从一定程度上说,对无法“绕道”的企业就不公平。与“绕道”套期保值相对应的,也有不少原本做实业的企业发现利用境内外市场的时差,“绕道”可以套利,虚拟经济也能赚钱,做实业就难免“分心”。未来,当上海通过连续交易影响国际商品价格后,这类套利的空间也会收窄甚至消失,那些实业企业也很可能“回头”,仍旧踏实做实业。 从期货经纪公司的角度来看,推出连续交易,会有相当多的原本分散在其它夜间外盘交易中的客户,被期货交易的高杠杆、活跃性以及相对较为低廉的手续费用吸引过来。只是在服务上,交易所和经纪公司必须增加至少三分之一的资源,短期内有投入。 参与竞争必有自己“强项” 全球金融中心竞争的表征之一便是交易所之间的竞争,上海要参与全球竞争,必须有强有力的交易所。 2000年到2011年,全球化的交易所并购陆续出现:纽交所与泛欧交易所合并,并收购了印度交易所5%的股份;纳斯达克吞并多家交易所;东京证交所收购新加坡交易所约5%股份;芝加哥交易所收购纽约商品交易所;新兴国家的巴西也在频繁出击,合并收购。并购或相互持股的最直接好处就是能覆盖全部交易时段。这正是世界交易所竞争的最新潮流。上海起步晚,但后劲足。上期所是目前国内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交易所之一,也是最接近企业化运作的国内交易所。上期所实施的铜期货市场境外品牌注册和保税交割,使得铜期货品种国际影响力呈现上升趋势。保税交割业务涉及的八大环节——仓单生成、仓单注销、仓单所内质押、仓单所外质押、到期交割、期转现交割、转运出境、进口报关已实现全流程走通。 业内人士表示,过去国内交易所主要学习国外,如今已悄然变成海内外交易所相互学习,国内交易所也有了自己特别的强项,特别是中国严格的监管制度吸引了海外的交易所和公司,比如保证金托管监控制度,一户一码,非常透明,而海外至今未能走完这一步,还在含混交易等。 目前上期所正在设计铜等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方案,研究境外投资者直接参与中国有色金属期货市场交易的途径。在引人注目的原油期货方面,上期所设计了“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的方案,市场建立初期目标是方便国际投资者参与交易,与欧美国家原油期货市场保持联动并能相互影响,为今后能够形成反映区域供求关系的价格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