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孙中山

大势是天定的,人只能顺势而为。——傅海棠

宇宙永恒,天道平衡,变化循环,持续发展。——傅海棠

洞悉市场运行的规律,财富将滚滚而来。——沈良


“天”是宇宙,同时也是宇宙运行的必然规律。

“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势,也是大势的运行方式。

“天”在不断变化,但它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并且是有迹可循的。

“天”是经济运行的本质规律,“天”是行情运行本质规律,“天”是已然存在供求关系。

“天”是强大的客观,“我”是渺小的主观。

“我”必须顺从“天”,才能得“势”。

购书详细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13-622684   出版时间:2013年4月   七禾网出品   傅海棠口述 沈良主编  定价:36元
上市时间:2013年5月    网络优惠购书: 亚马逊网优惠购书     当当网优惠购书
购书超过50本,可与出版社联系,享受最低价,中国经济出版社,董海:010-68333091,北京银行甘家口支行:01090315500120105006775(款到发书)

作者简介:
傅海棠
    农民出身,曾养过六年猪,做过小贩,种过棉花、大蒜等。海通期货笑傲江湖大赛明星获奖选手。2000年开始做期货,2009年到2010年18个月时间从5万起步做到1.2亿,是国内期货界的传奇人物,不看任何技术图表、不做任何技术分析,用“天道”思想理解分析市场、指导操作方向和节奏,拥有最纯粹最朴素的投资思想,有“农民哲学家”的称谓。

编者简介
沈良
    金融作家,财经评论家,七禾网(www.7hcn.com,期货之家www.7hhome.com)创办人,顶尖文案网(www.topys.cn)创始人。苏州人,毕业于厦门大学,《时间财富》、《裸奔的钱》、《期货兵法》、《谁能帮你盈利》等6本书的作者,《期货英雄》、《投资高手访谈录》等5本书的主编。
编者邮箱:shenliangwhy@126.com

前言

作为一个农民,我本不想出书,也不奢望出书。但从2011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朋友建议我把自己的投资经历、投资感悟、期货故事用出书的方式写出来和大家分享。我推脱好几次,但似乎越是推脱,建议的人越多。

于是,我就想,如果自己的投资经历、投资理念、分析方法、操作方法,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那么出一本书就有个落脚点,有一点价值,也算是给朋友们一个交代。

但我自己文化水平有限,不善写作,如何才能成书呢?说来也巧,刚好在我出书的念头定下来之时,在普陀山认识了金融作家、七禾网的总编沈良,我和他算是有缘分的,我的很多观点他都认同,我有一些话说出来大家都听不懂但他就能听懂,他关于投资和宇宙的观点我也十分欣赏,所以我们之间互相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2012年4月底,我去杭州办事,沈良先生送给我一本他新出版的《时间财富》,看着他写的书,又从朋友处得悉他已经出过十来本书,我突然觉得或许他能帮我完成出书一事,便和他提及此事,没想到他也有此意,于是我们决定用“傅海棠口述、沈良主编”方式完成此书。我们商量后,决定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书写,以此表明该书记录的事件和观点源于“傅海棠本人”的经历和总结。

在全书创作的过程中,我只是负责把自己有代表性的经历和主要的投资观点说出来,而沈良先生则进行了后续的大量工作,从记录到整理,到逻辑梳理,再到编辑成书,工作量很大,但却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真是难为了他,在此我真要由衷感谢沈良先生。


做期货是很难的事情。行情千变万化,我曾被它那涨涨跌跌的图形所迷惑,也被它的“高杠杆赚大钱”、“炒短线赚快钱”所诱惑,在期货市场足足煎熬近十年,多次感受从天堂直接坠落到地狱的极大痛苦,直到满心伤痕、暗自流泪却依然无法成功。

做期货又是很简单的事情。行情纵使千变万化,我却能透过它的现象看价格波动的本质动力。一个品种上涨或下跌,不是画线画出来的,而是其基本面供求力量推动的,供求力量的博弈和动态平衡的实现是价格运行的本源所在,全面深入研究供求关系就是期货交易的成功路径。期货市场是人类的金融游戏,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存在于宇宙中,期货市场的运行必然受宇宙规律的支配,明白了宇宙的核心规律便能解开期货之谜。

期货市场的魅力极大,我就是一个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的交易者,它给了我其他行业不可能给予的自由,而且它所给予的自由是全方位的,财务自由只是常人的说法,我更多感受到的是思想的自由和时间的自由。我想这个市场还将继续吸引众多向往自由的人群进来参与,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能够洞悉期货市场的本质规律、价格运行的本源动力。

在2009年、2010年,我仍认为自己做期货的方法是“独家秘密”,不打算说给任何人听,后来出来和朋友们交流多了,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就慢慢改变了原有的想法。而如今,既然要把“秘密”说出来了,我就希望能说透,不然对不起别人,也对不起自己。


本人始终是一个农民,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好,有些事情虽然心里非常明白,但就是说不太清楚,另外经历过的某些事情、场景、地点等,也可能因为时隔太久而记忆模糊了,因此在书中有些不周全、不清晰,甚至是错误的地方,还请各位读者谅解,同时,也希望大家能指出我的错误。

我个人的经历未必给每个投资者带来启发,我的个人观点亦有较多值得商榷之处,该书的出版,应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若能给读者在投资方面、处事方面一点参考,便是我莫大的开心。总之,出书已是冒昧之事,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傅海棠
2013年1月

后记

结识傅海棠先生这样一个农民,是我的荣幸。能和这样一位农民合作出一本书,是我莫大的荣幸。

其实我自己也是农民出身,父辈以上都是农民,我小时候养过蚕、种过水稻、打过油菜籽,虽然现在居住在城市,但农村的生活经历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事方式依然有很强的影响,就像傅海棠先生所认为的“土地能给予我们伟大的智慧”。

傅海棠先生做期货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这是他特定的人生、人性、人品的良性爆发。他若不做期货,经营其他行业也将是佼佼者,这一点从他早年养猪、种大蒜的成功经历中就能验证。若他不做期货,或许无法短时间赚取亿万的财富,但若他不做期货,也不需要承受近十年的苦痛生涯。期货只是一个放大镜,把一个人的优点放大,加倍奖赏,同时也把一个人的缺点放大,加倍惩罚。大部分人往往会疏忽自己的缺点,或是刻意躲避自己的缺点,这是他们做期货无法持续盈利的人性原因。傅海棠先生也曾因为自己的缺点而在期货市场屡战屡败,但最终他很好地克服了缺点,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核心优势,从而创造了财富传奇。

“市场运动遵循天道规律,价格趋势源于供求动力”,这是傅海棠先生做期货的核心观点和具体操作的指导依据。这明显高于目前期货市场绝大部分的交易哲学、投资理论和操作方法。

傅海棠先生的人生故事,还有着很强的激励意义,不单是对六七亿农民,对所有进行投资和想要进行投资的人,甚至对所有奋斗中的人,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激励意义。

他的操盘方法、投资逻辑、经济思考也很有价值,体现了他的独到思想、实干精神和讲究实效的出发点,不愧于他“农民哲学家”的称号。


“傅海棠”是一个个例,要复制他是不容易的,因为当时的环境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傅海棠”又是一个群体,改革开放后,经济洪流势不可挡,期货市场恢复经济地位和社会功能后,财富效应与日俱增,一个优秀个体的成功是必然,一个群体的崛起也是必然,一批人从农民成长为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投资家,都是“顺了大势,抓住了大势”,然后取得了非凡成就。

傅海棠先生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农民的成长和光芒,让我们怀念一个时代的艰辛和璀璨,也让我们对期货投资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美好的憧憬。

傅海棠先生的故事,更让我们知道“天道”、“大势”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想要成功只能“遵天意”、“顺大势”而为,其实,大机遇都是天给的,但它只为具备了综合条件的人准备,其他人只是看客。

因为本人生活经验、投资经验有限,对书中某些事件发生时的历史环境、经济环境、行情运行等不太熟悉,另外文字表达水平也一般,可能对傅海棠先生阐述的部分观点有不甚理解的地方,或是有疏漏错误之处,请读者们多多担待,并不吝指正。

本书的主体内容由傅海棠先生口述,我只是记录整理而已,所有智慧的光芒都归于他。

本书在出版前由济宁智博商品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梁锋、冯春华、王艳丽、郑邵通、谢文文、孔柚力、付长江等做了先期文字检查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沈良
2013年1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1967 -1991 少年怀大志 心想办大事
生于山东农村 从小木讷 但爱学习
父亲对我的影响
父亲口中的韩信 给我很多启发
人小胆大收黄金
买卖银器比年长者做得好
一心想着办大事、赚大钱
每个人都可以打破局限
贩卖皮毛 辛苦不赚钱
放在大巴上托运 赚钱不辛苦
病中生意成
欲擒故纵买狗皮
选人流必经处卖塑料桌布

第二章1991-2001 种大蒜感悟土地魅力 养猪认识周期之美
种植大蒜 暗恨本小赚太少
养鹌鹑搁浅 逃亡5个月 第一次破产
煎熬中发现机会 生猪要大涨
举债养猪 翻身之战
别人跟风养猪 我果断退出
别人不养猪了 我再次入市

第三章 2000-2009 结识期货 煎熬十年
初识期货 美好的想象
进入期货 主动开户
赚赚亏亏 很不服气
身边做期货的人几乎都是亏的
判断大豆要涨
看对行情 赚不到钱
持续亏损 第二次破产
失败中总结
急着突破 但成效不大
已经能赚钱 但守不住利润
2007年10-11月 做多大豆 又没赚到钱
2008年金融危机 做空铜 还是没赚到钱
2008年底2009年初 价格物极必反
总结2007年2008年为什么拿不住利润
确信自己已经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确信自己能赚大钱
绝大部分人做期货亏钱的原因
期货是对抗 需要有博弈的智慧和手法
庄家有庄家的优势 散户有散户的优势
强烈预感自己在2009年能成

第四章 2009 打赢大蒜战役 实现人生反转
磨难不够 大钱不来
大蒜价格连续两年下跌
物极必反 大蒜具备了上涨条件
行内人比行外人清楚,但也未必清楚
再次调研,确认大蒜要涨
大蒜暴涨 空头崩盘
我为什么100%确定大蒜要涨
规律的识别和规律的变化
主力/庄家的力量是有限的
人胜不了天
大势是天定的,人只能顺势而为

第五章2009-2010 鏖战棉花期货 悟透市场天道
朋友嫁女儿 我发现棉花的投资机会
重点做一两个品种
实地调研 综合分析 棉花必涨
13000买入棉花期货
资金增长到1300万 回撤到800万
贪心换手 错过上涨 坚决追进 成功大赚
棉花价格将喷涌而上
事物往平衡发展是必然而不是偶然
29600平仓出来 赚到1.2亿
市场是可以预测的
做期货需要认清商品自身内在价值和商品特性
棉花战役的感想
农产品期货的七条规律
宇宙的大规律——天道
“供求平衡”的三个层面
供求天平的运作原理
价格是调节平衡点的尺度
我们要相信砝码,不要迷信自己的固有观点
2010年的大蒜又涨一波

第六章 2011-2012 运作豆粕大豆 仅是继续战斗(盈利6000万)
2011年初 做空小麦
2011年又赚了一把大蒜
中秋前放空铜亏了一把
2012年期待大豆、豆粕行情
操作豆粕的初步成功和犯错回吐
不能不止损 但不能轻易止损
顺手做了一些股指短线
美国大豆产量减产信息连连 我持续做多
去东北考察大豆
截止8月盈利超8000万
换仓大豆 长远考虑 重点分析
美国报告暗藏玄机 豆粕下跌
错过土豆粉上涨
豆粕波段操作 一顿饭吃出200万
菜籽油短波段、股指长波段操作
2013大豆 继续战斗
做期货就是做未来

附1:七禾专访傅海棠:天道就是市场 有自己的运行规律
附2:海通期货笑傲江湖大赛专访傅海棠:一位期市传奇人物
附3:傅海棠的经济学观点
附4:傅海棠的其他观点

名家推荐

做期货投资,对现货市场的理解和把握非常重要,傅海棠把大量时间用在对现货市场的考察和分析上,这是他成功预测价格走势的关键。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预测部处长 张立伟


傅海棠在海通期货笑傲江湖大赛的交易表现展示出他运作大资金游刃有余的实力,备受广大投资者关注,成为大赛耳目一新的亮点。

——海通期货总经理 徐凌


傅海棠是期货行业的传奇人物,他的期货经历和人生经历十分励志,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榜样。

——全国期货实盘冠军 杭州朔阳投资创办人 李永强


期货行业不缺明星,只缺寿星。傅海棠既是明星,又是寿星。有勇有谋者,恰如傅海棠。

——全国期货实盘冠军 上海睿福投资创办人 付爱民


学会几招小技巧,在期货市场最多只能赚点小钱,只有像傅海棠那样充分理解期货市场的本质,才可能成为大赢家。

——全国期货实盘冠军 杭州尚泽投资创办人 丁洪波

内容节选

第一章1967 -1991 少年怀大志 心想办大事

编者按:
出身卑微,并不等于身份卑微,每个人的身份不在别人的眼中,而在自己的心中。
理想、抱负,每个人都有,能否实现就看是不是“有心”人。
任何事情,用心去感悟、去学习、去总结、去运作,做好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年少时的模糊理想,便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蓝图。
商业社会,学会应用谋略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

生于山东农村 从小木讷 但爱学习

我生于1967年,是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付庄村人,在家里排行老大,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亲过土,种过地,养过猪,有些人对自己的农民身份是不齿的,而我却感到骄傲。农村的广袤大地所能教给我的生存技能、交往艺术、生活智慧、投资方法和哲学思想,拥挤和世俗的城市根本不可能教会我。我一直以我的农民身份为荣。我以前是农民,现在是农民,将来还是农民,这是我最质朴、最本源的身份,我一辈子都喜欢这个身份。

我十来岁的时候,感觉自己和同学、伙伴们相比,是比较傻、比较呆,或是比较另类的,似乎有点像《射雕英雄传》里面的“郭靖”。

和同伴们一起玩的时候,他们说到一个词,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他们都知道,只有我一个人是“另类”,所以常被玩伴们取笑。我也觉得自己就是比他们笨,智慧不如别人。

慢慢地,我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因为一说话就是错的,就是跟不上“潮流”的,甚至见人都会脸红,走路不敢抬头。


不过,我内心是个不服输的人,我不喜欢自己那样的状态,我想要比其他小伙伴更优秀,更善于交流,更被别人认可。于是,我默默地观察、学习和模仿我所“仰慕”的大人们的言行举止。比如,我去留意他们见面第一句话怎么说的,“你们家的收成怎么样啊?今年种了几亩地啊?”,一听到这些“有用”的开场白,我就暗暗记下,并告诉自己千万别忘了,以后自己也可以用。就这样我不断学习、模仿,不断体悟、提高,到了我成家立业的年纪时,似乎自然而然都能熟练应用了,村里人也都说我为人大方、处事贴切了。

我喜欢和老年人沟通,用心向他们学习,因为很多的人生经验和生存技能是他们几十年的生活感悟和成败总结,是他们人生的精华所在。向老年人学习,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对年轻人来说都有莫大的帮助。对善于学习、善于吸取经验的人来说,向老年人学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成长速度相对快一点,错误少犯一些。

记得在七八岁时,我听到了司马光的故事,说他从小就是个有心人,擅于思考、懂得向身边的大人学习,在他小的时候有一次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水缸,大家都急得不知该怎么办,司马光却非常镇定,抱起石头砸破了水缸,救了那个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我突然有所领悟:要做成事,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做一个有心人。所谓的有心,就是指平时看到、听到一些有用的、有启发的事情,就用心去学习、领悟、总结、应用。

一个人是不是一个有心人,在七八岁的时候就会有所体现,就会在他的学习态度、处事方式上表现出来。主动地、持续地、充满热情地向生活学习、向身边的“智者”、“能人”学习,并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总结、从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中成长,这是有心人在学习进步方面的重要特征。

小时候,我从老年人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树立了较多的处事原则,很多当年学到的、总结的处事方式到如今也是适用的,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我小时候就确立直到现在也在运用的处事理念。我从小喜欢听老年人讲话,喜欢和他们聊天,反而不太喜欢和小伙伴们玩耍,直到现在我和同龄人的共同语言也比较少(反而和比我年长很多、比我年轻很多的“有缘人”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我从十几岁开始,出门从未被偷过东西。因为我听村里的老人讲过出门要怎么防备,身上带着钱,在表情上、语言上、行动上要怎么表现才能不被“贼人”关注。比如坐公交车,人多的时候别着急上车,让别人先上车,自己最后一个上,用“你挤我退”的方法,不给“贼人”动手脚的机会。多年来,我出门在外也从未中过坏人们骗人的圈套,那时骗子比较多,什么翻牌的、套圈的、撒瓜子的、丢人民币的(一捆假钱,骗你说捡到了钱一起分)、利用健力宝易拉罐中大奖的等。因为我经常听老人讲“想巧就有拙”、“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人不图三分利,没人起个早五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从北京到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从老人身上学到的智慧确定了我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标准。


在我十五六岁初中还没毕业时,我会攒钱到新华书店和书摊上买书看。那时很多同龄人喜欢看故事书、小说,我则喜欢看一些知识性的书,特别是农业方面有针对性的书。这些书有的是关于种植、养殖的,比如小麦、玉米、大豆的种植,或是养猪、养鸡、特种养殖等,也有关于天气、农谚的书。我一般一个晚上不睡觉,十来个小时就能看完一本。这些书对我以后种大蒜、养猪、做期货投资都很有帮助。

我岳父是个懂天文、历史的人,在第一次见他之前我留了个心,在几天时间内看了好几本历史方面的书,这样和他聊天才会有共同语言,才能获得他的好感。我正因为知道自己笨,才迫使自己提前准备、提前学习,从而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养成了把事物研究透彻的习惯,这对我以后的生活、性格、处事、做生意、做投资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父亲对我的影响

在我的心目中,父亲是个能人,他在村里和周边小范围地区有着很好的声望,大家都愿意和我父亲聊天,遇到事情愿意听我父亲的意见,做生意愿意和我父亲合作。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很早就开始“做生意”了,在毛主席时代,他就贩过鱼、宰过羊(我从小没少喝羊架汤),后来就去做贩卖皮毛、买卖金银器等生意。

父亲是一个非常勤劳、很能吃苦、敢于闯荡的人,在他同辈人当中,算是出去闯荡比较多的了,父亲除了把地种好,还有一定的生意头脑,很多“商机”他总能先人一步看到,并且敢想敢做。父亲也非常节俭,能花一块钱办的事情,绝不会花两块钱,能自己做的事情,绝不会花钱请人做,我们一家在父亲的“经营”下,生活水平上在村里算是比较领先的。

父亲这一代人,是伟大的。在国家苦难的时候,他们默默地自我坚强,在国家需要发展的时候,他们辛苦劳作,为国家创造财富。在他们的心目中,劳动创造是光荣的,好逸恶劳是可耻的。他们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很多,但却没有过分的要求,甚至连一些合理的要求都不会向政府提出,他们只是默默耕耘,至于回报,能有一些就满足了。他们的劳作,几乎是停不下来的,如今父亲已经70多岁了,还在干活。

父亲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我的生意思维、勇敢果断都是从父亲身上耳濡目染学到的。只是父亲的节俭我没有继承,在父亲眼中我是一个花钱大手大脚的人,为此父亲经常会“教训”我。

我感觉自己从小就有“投机”思想,能花一个小时就做好的事情,就不愿意花两个小时,能花点小钱请别人做好的事情,就不愿意自己做,能不通过劳动只通过投资买进卖出就赚到钱的事情,就不愿意用劳动去换取财富。在父亲眼中似乎我不愿意好好“干活”,有时候他会说我生性懒惰,认为我不脚踏实地。我的“投机思想”和“投机行为”,父亲是看不惯的,他经常会反对我的一些“不务实”的想法和做法。

我是一个好自己做主的人,父亲也是一个喜欢做主的人,这一点我是从父亲身上遗传的。但两个喜欢自己做主的人在一起,就难免会有点小矛盾。我做的某件事情如果他看不惯,可能会教训我。

不过,总体上父亲还是开明的。我很感谢父亲给了我自由思考的环境,让我拥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很感谢父亲给我相对自由的空间,让我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在意见不合时,父亲会和我争论,甚至明确反对我,但这些都只体现在语言上,一旦我决定要做的时候,他还是会支持的,至少不会在行动上干预我、反对我。


父亲口中的韩信 给我很多启发

父亲这个人是个朴实、沉稳的人,他只是闷头做实事,很少和我聊聊天、讲讲故事,但还是给我讲过一个关于韩信的故事。

后来我长大了,对楚汉相争时期的韩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父亲给我讲的这个故事多半是后人杜撰的,不过我没有去深究,因为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的意义在于它能给后人多少启发,而不是它的真假程度。

父亲说,韩信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他们家地有千顷、楼有百间、银子压塌了楼板、骡马成群(意思是说韩信家是大户人家,家大业大,有很多财富)。在韩信“高不过膝、粗不过掐、黄皮寡瘦、抠了着个眼”的时候(这是夸张的说法,说的是在韩信年纪很小的时候很瘦弱),就很聪明、很有智慧。

有一次丫鬟叫他吃饭,他不吃,躺在床上。丫鬟叫不起来,就去禀告他父母。父母叫他,他还是不起。父母就问他“为什么不吃饭?”他说“让我吃饭也可以,得让我当家一年”。

父母听了,心想“这小孩,又瞎闹了”,以为他在玩耍、胡闹。

可韩信说“不让我当家,我饿死不起!”,父母看他是认真的,怕他饿坏了,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也就答应他了,想着家里反正有钱,一年当家当坏了也损失不了多少,无大碍。

韩信就真的当起家来了。到了开春种地的时候,管家问。“小少爷,咱今年地里种什么呀?

韩信答,“种黍子。”

管家又问,“种多少啊?”

“所有的地全部种上!”

管家心想“这小孩当家,尽会胡闹。”(黍子这个作物单产低,只是在一些地力不好的地块稍微种一些,当做杂粮,换换口味。)

不过既然老爷已经允许他当家了,也拿他没办法,管家只好让雇工们把所有的地都种上了黍子。

黍子种上后,他不让家里的雇工们下地干活,进行田间管理,却让他们去喝茶,到树荫下休息。

浇水、除草等下地劳动的事情,韩信全部让家里的小姐、姑娘们去干,不去干活就不让吃饭,还得挨罚。小姐、姑娘们心里对他是咬牙切齿“你这小鬼,发神经,整我们干嘛!”。村里的人也都笑话韩信。这让家里的大人们哭笑不得,搞不懂他想干嘛,对他的做法都无法理解,但因为答应让他当家在先,也只好由他了。

小姐、姑娘们原本一个个不下绣楼、细皮嫩肉,哪里经得起风吹日晒,没过几天,一个个脸上都晒得崩起皮来。一两个月后,她们都变成了又黑又瘦的“丑小鸭”。

到了秋天,黍子收获的季节。朝廷发下榜文,比往年高了很多的价格大量收购黍子,民间的黍子价格涨了好几倍,韩信家由此赚了不少钱。这时人们开始对韩信有点佩服了,“这小孩真神,他怎么知道朝廷会收黍子,黍子会涨价啊?”

过了一段时间,朝廷派人来选美,到了韩信家,一看家里的小姐、姑娘们一个个又黑又瘦、都不美,一个也没被选上。

话说当时的皇帝是个昏君,喜欢在旱地上放黍子,然后在黍子上面走船玩,选美过去的女孩有的拉船,有的陪他玩,他喜怒无常,很多女孩都受罚、受罪。这下韩信家的小姐、姑娘们开心了,多亏韩信让她们躲过一劫。人们都说韩信能掐会算,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又过了一段时间,韩信当家的事情越传越远,有一天传到了朝廷,皇帝一听,这小子厉害大了,我心里想的他提前全知道了,这还了得,要是他长大了造反怎么办,我不是他的对手啊!于是派了一员大将去杀韩信。这大将就骑着大马、拿着大刀来找韩信了。

有一天,韩信起床后,走到父母身边,给父母跪下磕头,说,“我以后不能在二老身边行孝了,你们要多多保重,我要走了。”

父母追问原因,韩信摇头不语,只是说,“你们别担心我,也不要打听我的去处,我没事。”父母不知为何,也舍不得他走,但是“管不住”他,只好由他走了。

大将到韩信家,一看韩信已经逃走了,就马上去追他。韩信还小,跑不快,眼看就要被大将追上了。于是他心生一计,在一个坟头下边拉了大便,还在大便边上撒了一泡尿,然后头枕着大便,脚搭着坟头,头朝下,脚朝上,睡了。

大将追上了韩信,一看,原来是个傻子,杀他何用,传言不实。就决定不杀了,走了。

大将回朝廷复命,军师说,“你被韩信耍了,这是他的计谋,现在你赶紧去,这次一定要把他杀了。”

韩信知道大将又来追杀他了,逃到大江边的一颗大树下时又心生一计,咬破手指,在这棵大树上用血写下“某某死于此树下”,树下有很多蚂蚁,蚂蚁过来吃血,爬满了这些字。

韩信找了一条小船,过江而去。

大将到这棵树下,看到很多蚂蚁,而且这些蚂蚁刚好排成了“某某死于此树下”,心想韩信应是上天指派的人物,现在上天要我死,天命不可违,我就死吧。于是就拔剑自杀了。

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这个故事很荒诞(估计父亲也是听说书的人说的),但它却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故事中韩信的智慧如此之高、预测如此之准,真是神奇。这个故事对我人生的指导、投资的指导也有一定的意义。韩信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学习,通过这个故事,我为韩信总结八点:第一是熟悉环境,第二是了解对手,第三是用心观察,第四是准确预测,第五是巧用谋略,第六是沉着应对,第七是临危不乱,第八是进退自如。


人小胆大收黄金

我小时候不聪明,学习成绩不好,1985年八年级后(当时小学五年制、初中三年制,八年级念完即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又是在农村,也就没有再读书了。

我在念初中时,家里做买卖金银器的生意(改革开放后,银行需要金银,而百姓则有了做生意的许可和勇气,便把家里藏着的银币、银器、首饰等卖出去,获得一点收入用以改善生活或投入生产、生意),父母把银器从周边的农户手中收购起来,卖给银行。记得当时质量、含量不等的银器只有30元-100元一斤。

因为家里做金银器买卖,我从小就对金、银、铜、锡等比较懂,一般拿在手里看一看、捏一捏、掂量一下,就知道真假和大概的成色。

父母经常会出去收购金银器,很多时候,放学后就我一个人在家。父母做金银器买卖的生意在我们村和周边地区算是比较出名的,所以也有一些上门客户带着家里的金银器“慕名而来”,放学后我就在家里接待客人,有时候也就自己做主收下一些金银器。

我虽不聪明,但从小就是个有主见的孩子,也喜欢做生意,感觉在父母的熏陶下,在自己的学习、模仿和摸索中,有了点生意头脑、有生意敏感度,也由此,我对有把握的事情会充满自信,甚至过于“大胆”。

有一天,父母都出去了,我刚好放学在家(初中),李屯村来了一个卖“金克子(音)”、“银垛子(音)”的人,所谓的金克子就是一小两(十六两一斤,31.25克等于一小两)一个小金元宝,所谓的银垛子就是各种式样的银块。那个金银贩子因为知道我家是做金银器生意的,主动找上门来推销。

当时我十六七岁,一个人在家,既然这个金银贩子来了,我就招呼他。我手里拿起他想要卖给我们的金克子,看一看成色,掂一掂分量,摸一摸质感,我就知道这是真的金子。于是就和他谈价格,谈了一个比较合适的价格,我就自己做主买下了。

这个金克子,重一小两,就是31.25克,按照现在的黄金价格,要上万块钱,当时只要几百块,但即便是几百块也是一户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我一个“小孩”就做主把它买下了,还真让那个金银贩子吃了一惊。

我当时为什么敢买下这个金克子,一方面是因为家里本来就是做金银器生意的,常看常摸,也就知道真假了,之前父母在整理、处理金银器的时候我经常在一边看着或者帮忙;第二方面我还算比较好学,特别是和“做生意”有关系的事情,我很愿意学,父亲做了多年小生意,我也跟着学了不少“商业知识”、“交易逻辑”和“谈判技巧”;第三方面,我觉得可能也有一点自信的因素,甚至是自负或者说是虚荣心的影响,我想证明自己是有能力辨别真假,有能力谈价格,有能力做生意的人。

父母回家后一看买的是真的金克子,价格也合适,就没说我什么。

不过我后来想想这个事情,是稍微有点后怕的。如果当时买的是假货,会给家里造成不小的损失,估计要被父母大训一顿。


买卖银器比年长者做得好

我初中毕业的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从城市吹到农村,当时的社会,工作机会变多了,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当时正处在商品奇缺的阶段,几乎贩卖任何商品都能赚钱,如今很多的知名企业家,都是从那会儿的摆地摊、贩小货开始的。而我,一个刚刚从学校走出来的“毛头小伙”,在父亲的熏陶下,在自己“商业理想”的引领下,也成了“小贩大军”的一员,开始了我至今都历历在目的“商业旅程”。

初中毕业后,我就骑着自行车,和父亲的两个朋友,三个人一起出去做收购银器的生意。当时,父亲还不放心我一个人出去,一方面怕我涉世未深被人哄骗,另一方面也担心我的人身安全,所以和两个朋友商量了带我一起出去,这样好有个照应,也希望我多向长辈们学点东西。

但收银器的事情,虽说是两个长辈带我出去的,实际效果却是我做得更好一些。每次出去,似乎我的收获要比他们多一些,收到的银器质量也要比他们好一些。这可能是我家里原本就是做金银器生意的,我跟着父亲学习摸索,有了一点基础;第二我肯吃苦,他们跑10公里,我愿意跑20公里,他们拜访100户人家,我愿意拜访200户人家;还有我的胆子比较大,主见也比较大,自己心里确定了,就敢尽快做主把生意做成;另外就是我比较用心,和别人谈生意讲策略,人多的时候,我就先发一圈烟,然后再和卖家谈价格,这样生意容易谈成,人容易站在我这一边,帮我说好话,哪怕不说坏话也好,不然人多嘴杂,说什么的都有,一句不好的话我的生意可能就吹了。

收银器的一年时间里,我骑着自行车几乎走遍了周边的乡镇,也去过曲阜、临沂等地。刚好那个年纪是长身体的时候,经常骑自行车几个小时也算是锻炼了,这也为我虽然不算高大却比较健康的身体打下了基础。

我记得在山东曲阜收到过一个德国老怀表,这块表有个银链子,表的里外也有银,德国货的质量就是好,我估计那东西有年头了,还在正常走字,当时我一眼就看上了,摸在手上就知道是真的,就和卖家谈价钱,最后几块钱就买进了,卖出的时候赚了不少钱。

我还记得当时卖过手镯,是铜镀银的,很受农村妇人的欢迎。

关于买卖金银器,还有一件说得上危险的事情。

由于各地白银的价格不同,就产生了很大的盈利空间,记得当时在山东收银币是5元一个,而拿到福建福州去卖给当地的银贩子则是10元一个(福州的银贩子再卖出去则更贵),整整一倍的利润,这是巨大的盈利,虽然当时国家不让跨区域卖,但面对如此之大的利润诱惑,还是有人愿意冒险的。当时,有些贩卖银器的人一次性在山东收2000元,然后去福州卖,一个来回就能赚2000,我感觉这2000元(1980年前后)比现在的20万还值钱。

当时,我父亲和他的合伙人就做过把银器从山东贩卖到福州的买卖。他们把银器贴身缠好,再穿上衣服。从山东坐火车到福州下车,和那里的银贩子接头。如果成功了,就赚一大笔,如果被公安抓住了,则亏一大笔。福州的公安抓得比较严,在火车站看谁眼神不对,看谁闪躲,就查谁。据说当时福州火车站有个“杨‘鹰眼’”,一抓一个准,一般人逃不过他的眼睛。我父亲没有被抓过,可他的合伙人被抓过一次,亏了钱,所以后来他们就不敢去了。

我当时还在上学,没有参与,但听我父亲说起的时候,我就说,“既然福州下火车可能被抓,那就不要从福州下,先坐大巴到江苏徐州,转小巴到南京,再坐大巴到温州,再转车到福州周边的汽车站,然后下车骑自行车到福州,这样就不会被公安抓到了,即使公安查,拿出车票给他看,也看不出是从山东过来的。”不过我父亲因为亏了一次,就没有再参与了。


一心想着办大事、赚大钱

一个人有理想、有目标,不一定能实现,还需要不断地努力,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坚持、去克服、去创造,才可能达到目标。

至于事情做成了能赚多少钱,则要看这个人的心胸有多开阔,如果心胸不够开阔,要么赚不到大钱,要么赚到了大钱也要“吐回去”。

我似乎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很大的目标,十几岁就有了明确的创业梦想和模糊的投机思想,想着自己长大后要去做很大的事情,要去赚很多的钱。为了达成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我在后来的实践中做了很多“生意”,从很多层面去寻找做大事、赚大钱的门道,要是看准了,别人养几头猪,我就养几十头,别人种一亩大蒜,我就种五亩,只可惜自己的出身、环境和本钱都有很多限制,很多大机会要么无法参与,要么只能少量参与,根本就不可能做大(当大蒜从3毛涨到1块5的时候,我只能光看着;当大豆、绿豆、红小豆价格大涨的时候,我都无法参与)。而我后来做期货则是看中了它的杠杆,并一开始就重仓交易,我觉得期货的放大功能把我的很多制约都解决了,我只需在期货市场放手一搏就相当于把现货市场很多不能做的事情都做到了,只不过期货这个游戏赚钱的速度快、亏钱的速度更快,对人的考验程度提高了数倍甚至数十倍,所以做期货承受教训和挫折是难免的,甚至是经常的。

从小到大,我的理想是坚定的,目标是远大的,也足够努力,足够坚持,足够自信,从不放弃,但在2009年之前始终没有赚到大钱,其实,这恰恰说明了我在2009年之前的“心还不够大”。心胸的开阔,是靠磨练出来的,我一开始“心不够大”,因此做小生意、养猪、种大蒜都赚得不多,做期货更是赚不到钱,即使赚到了也还了回去,从2000到2009年初,花了9年多的时间都没有在期货市场获得成功。

到了2009年,之前无数的失败、屈辱、煎熬没有把我打倒,我的心被这些失败、屈辱和煎熬慢慢地撑大了,钱也就自然而然地来了。所谓钢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坚持就是胜利,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功力到了,方法得当,总有一天会成功。


每个人都可以打破局限

现在想来,我儿时原本是一个沉默寡言、智慧和见识都低于玩伴、不善于和别人交往的人。正是少年时有着隐约而远大的目标,并且经常用心去感悟丰富繁杂世界蕴含的简单之美,让自己从年长者的行为和交谈中观察、学习、模仿,然后逐步衍化变成自己的生活技能。而青年到现在,我竟成为村里较受欢迎的人,大家都喜欢和我交往,认为我识大体、明事理,大家对我的看法和反应又反作用于我,正向激化我,让我进一步学习更好的为人之道。

任何人的外部成长环境必然有相关局限和不利因素,只是每个人遭遇的局限和不利不尽相同而已、或多或少而已。贫困的人有物质的烦恼,富裕的人有精神的不快,农民有农民的局限性,市民有市民的冷漠感。任何人就他自己这个个体本身,也必然不是完美的,即使美,也是有缺陷的美。所以每个个体都必须用心去体悟,努力去学习,坚定去改变,积极去提高,才能适应当下环境及其环境的变化,才能实现人生的升华。

人生在世,赚大钱很难,而做好人更难,做好期货则是难上加难。做人应是人世间最难的事情了。若人没有做好,即使取得一时的小成绩,最后终究是成不了事的。只有把人做好了,事情才能做好,才华才有用武之地,财富才会来。

若我少年时不用心体悟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艺术,不用心向长者学习为人之道,那么我后来投资大蒜、棉花去陌生的地方实地调研时,恐怕也难和素未谋面的蒜农、棉农、贩子等打成一片,不打成一片,便不可能获得真实、深入的第一手信息,也就无法形成坚定的投资方向。所以,回头来看,2009年大蒜的翻身之战,2009-2010年棉花的亿万盈利,若没有少年时打下的“为人”基础,倒也是成不了的。


贩卖皮毛 辛苦不赚钱

银器生意做了一年,生意就大不如前了,当时做买卖银器生意的人应是把周边地区农户家里的金银都收得差不多了。于是我开始了五年“小生意人”的生涯,当时我买卖过皮毛、皮鞋、塑料桌布、服装,期间还养过羊。做生意去过的地方不少,比如山东郓城、巨野、菏泽、江苏徐州等。

1989年,22岁,我结婚了,第二年生下女儿。我们那个年代,在农村,一般只要到了法定年龄就会结婚生子。当时我也是等满22周岁去领结婚证,结果民政局的人一看我的户口是1966年的,比我实际出生早了一年,可能是当时登记户口的时候父亲有意多报了一年,或是农村里一般报虚岁,当年登记户口的人弄错了。也就是说,当时如果按照户口本上的出生时间,我1988年就可以结婚了,但我一直不知道这个事情,只知道自己真实出生的年份是1967年,也就只好等到1989年才去领结婚证了。

因为自己养过羊,对皮毛质量的好坏、品级的高低算是了如指掌了,因此买卖皮毛,我基本上可以做到十拿九稳。

当时,父亲和我主要是去山东郓城、江苏徐州收集买进各类皮毛,主要是狗皮、羊皮、羊毛等,然后卖给皮毛加工厂,当年山东省菏泽市鄄(juàn)城县的金堤口有一个“皮毛人发”市场,那里周边的人养羊比较多,我们主要去鄄城地区收皮毛。

去鄄城县的金堤口收羊毛,大约100公里左右的路。一开始父亲和我是骑自行车去的,一大早出来,下午才能到,晚上住店。第二天上午去市场收羊毛(有时也捎带收些狗皮),把收来的羊毛装在几个大的编织袋里,一辆自行车大概能载170-180斤。把这三大袋羊毛放上自行车,还得想办法,若是一个人,没有帮手,那就把自行车往一边倒下,在后座的一边先放上一包,捆好,再翻到另一边,放上一包,然后竖起来,后座上面再放一包,全部捆结实了,就能上路。若是装在超大的编织袋里,则只能在后座的两边各捆一包,后座上方就放不了了(两个编织袋突起很多,上方不好捆东西了)。

第二天下午3点后,骑着装满羊毛的自行车回家,回到家里凌晨一点。第二天再骑车到离家3公里左右的马桥村赵王河边上的皮毛加工厂(当年一个村支书开的厂,姓马,是当时很有名的农民企业家,改革开放涌现出来的当地名人,那里不少路是他出钱修的)。

这样,上百公里的路全靠骑自行车,来回一趟花三四天时间,骑自行车经常骑到腿很酸很酸,甚至掐一把都不知道疼(很多年都留下后遗症,这几年才慢慢好起来)。把皮毛卖掉后,一趟能挣100元左右,按照当时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有100元挣也算是不错了,但实在是太累了,比起那辛苦劲,我觉得100元还是太少了。


放在大巴上托运 赚钱不辛苦

当时我发现,当地的皮毛其实很多,我们一次只收个180斤太少了,一次收1800斤也能收到。于是我就想,收180斤能挣100元,收1800斤不就能挣1000元了吗?这里的羊毛有的是,我们不收掉就会被别人收掉,我们收得慢赚得就少,收得快赚得就多。用什么办法可以每次多收一些呢?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每次收羊毛、卖羊毛的时间缩短呢?

当时有一路大巴车,从鄄城经菏泽至济宁,正好路过金堤口皮毛人发市场。我就想到了用大巴车托运。于是和父亲商量。

“爸,我想把咱收的羊毛装到大巴车上托运。”

“找大巴车托运干啥?”父亲有些不解和愤愤,“骑自行车也一样是收!”

“骑自行车太累了,而且浪费时间。”我正要和父亲阐述用大客车托运的好处,他就劈头盖脸地来了“你这是偷懒,吃不起苦,你这是浮华自大,资本主义享乐。”

被父亲这么训,我也有点生气了,但我还是强压了火气,“爸,您也别先发火,我问过了,放在大客车上托运,从金堤口到嘉祥县新挑河,2000斤的托运费才20元,我们多收一袋羊毛就够托运费了!”

父亲不说话。

“这不是浮华自大,您想想,我们爷俩骑自行车三天一个来回才能买多少羊毛。要是用大客车托运,一天就能来回,而且一个来回就能抵我们骑自行车10个来回的量!去掉成本,我们还能多赚很多呢!”

父亲还是不说话,实际上他已经心动了,听出了里边的道道,只是不好意思向我“妥协”。(父亲还是一个讲道理的人,他只是脾气急一点,经常用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道理教育我们。)

“这样好了,托运费我来出,我们先试试,看看放在客车上托运是不是能比骑车赚更多。”

就这样,我终于把父亲说服了。

于是我们就一次收了1500斤山羊毛,第二天早上放到大客车上托运,中午卖到马桥的羊毛加工厂,下午坐车返回,当天就能来回,一次的利润比骑自行车多了好几倍。

我记得很清楚,那一个月,我赚了一万多,令同行们羡慕不已。这是我赚的第一个一万元。

能简单就不复杂,能一步走到目的地就不走十步,是我做事的方式,也是我性格特征的一部分,从少年开始,就一直指导着我。


病中生意成

后来我一个人去收狗皮、羊皮,去的是山东郓城,60公里路,也是靠骑自行车来回。

有一次,我骑车出去,本来是要去收羊皮狗皮的,但那次胃受了点凉,疼得厉害,到了红船镇,看了医生,买了药,只好在店(旅馆)里养病,不能下乡去吆喝,生意做不成了,过了三天才基本恢复。有点力气了,我就骑车转回郓城,晚上住在郓城东关坝头的“杨家老店”,我记得当时的住宿费是一块钱一天,好几个人睡一个房间。

我是下午下店的(下店即住进去的意思),心里还着急,这病什么时候好呢?等身体好点,得马上去收狗皮羊皮,不然这一趟就白跑了,还费了路钱。

说来也巧,到了傍晚的时候,来了两个也是收狗皮的人,他俩的自行车上都装满了狗皮。我正寻思着能不能把他们的狗皮买下来。

他俩看到我,主动过来和我打招呼,“老傅,你也住店啊?”(我在金堤口收羊毛的时候有点小名气,他们认识我,而我对他们的印象不深。)

“是啊,我在金堤口收了一车狗皮,明天回去叫车,把狗皮拉回家。”(我假装成有实力的收狗皮的老板,抬高架势,意想他们把狗皮卖给我)

两人一听我收了这么多狗皮,愣了一下,没说话。

我和他们寒暄几句,就各自回房休息了。只字未提要买他们狗皮的事。(我心里想买,但不能主动表现出来,我要等他们先开口,以便争取主动权。)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我还没起床,他们先起来了,过来找我。

“老傅,你看看我们的狗皮怎么样,你要是把这狗皮收下,我们就继续下乡收狗皮,不用回去了。”

我心想,这事要成了,有门。

于是我就抓紧起床,去验收他们的狗皮。

我们仨把狗皮一张一张过价。

他俩先一人拿出一张“上色”的狗皮(狗皮分为上色和下色,青色和黄色的狗皮为上色,黑色和白色的狗皮为下色,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质量、尺寸差不多的上色狗皮是下色狗皮价格的四倍)。他们是想试我给的价格合不合适,我一眼就看穿了他们心里的想法,就知道他们这两张狗皮上过价(上过价是指让其他买家给过价格)。

按照当时的市场价,他们这两张上色狗皮卖到皮厂最多也就20元一张,我想他们上过的价格不会超过18元(其他人不赚他们2元不会要的)。

于是我出价“19块5”(根本不会有人出这样的高价)

“行!”他们看我给的价格很好,有点心喜,看我爽快,笑了(认为卖到根上了)。

他们又拿出第二张狗皮,和第一张差不多。我就出价19块2,他们也没怎么犹豫,给我了。再拿一张出来,我就出价19块、18块8……这样慢慢地压价。

他们越卖越多,越剩越少。虽然后来我给的价格越来越低,但由于一开始给他们的出价高,他们以为我出的价格都是比较合适的,都顺利成交。

我一看狗皮已经有一半多卖给我了,就试着给他们收狗皮的成本价,他们虽然心里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价格,但已经卖出大半了,剩下的总要卖完,也就答应了。

最后,他们拿出一张超大的狗皮,青色的,成色特别好,铺开接近有一张床那么大,这是他们的压仓货(也就是在郓城巨野才有这么好的狗皮),估计原本是舍不得卖给我的。

我摸了摸这张狗皮,摇摇头,“这张不好,我不要。”

“这可是好货,你别不识货!”对方紧张了。

“你们看这狗皮,毛这么粗,没有绒,不好,没人要,我要下了可能卖不出去。”(其实没有粗毛还不行了,那是一张好皮必备的要素之一,粗毛是毛针,有粗毛在外面,里面的绒毛才不会黏在一起。)

对方有点懵了,估计他们以前没收过这样的狗皮,心里觉得好,但也不确定到底能值多少钱,“你看我们的狗皮都给你了,就差这最后一张,你也收走吧,刚好我们可以出发再去收一次。”

我装着勉为其难的样子,“那好吧,帮忙帮到底,我买下了。”

就这样,我收了他们所有的狗皮,最后一张还是以好低的价格收的(估计最后一张他们是赔钱的),当然,总的加起来,他们还是有利润的,做买卖要有技巧,但也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我几天没出去收,结果得到的狗皮还更多了,卖给工厂后,比自己出去收一次还赚得多。


欲擒故纵买狗皮

有一次,我出去收狗皮(在郓城县南边的一个村),自行车快装满了,钱也快花完了,我想着走过这个村就回去了。

我在吆喝着,路过一户人家。

出来一个中年男子,拿出来四张黑狗皮(按照当年的品级划分,黄色的狗皮最好、青色的次之、黑色的最差)。

“收狗皮的,给个价吧。”

我一看这狗皮,卖给皮厂每张最多值5块钱,我给他出价“3块钱一张”

“不卖,价格太低了。”

我给3块5,他还不肯卖。又给4块,还是不卖。我心想着这个家伙可能是个行家,搞不好是个狗皮专业户,他只不过是拿四张劣等的狗皮来试试我,于是我给出最后一个价格“4块5”,他还是不卖。

我扭头就走,走得斩钉截铁。(我出4块5,一是因为快收满了,临走能捎一张算一张,二是一般没人会出这个价,他再不卖很难遇到比这更好的价了。)

“好了,好了,卖给你。”(出乎我意外,我以为他这个价也不会卖)。

哦,原来他也不一定知道这狗皮值多少钱,只是和我讨价还价,试我的心理,看我愿意最高能出多少钱。在我们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他一直在仔细观察我的表情,我估计他是在揣摩我心里的想法(他的心眼也多着呢)。看我真的不要了,他就以为我给到了最高价,就卖给我了。于是,在现场我就闪出一个想法,“下次看我怎么低价买你的狗皮。”

一个多月后,我估摸着他家里应该存了一些狗皮了,专门到他家门口高声吆喝。

他果然出来了(不过好像没有认出我),领我进门。

我一看,在一个棚子底下存了一大堆狗皮,这家伙居然攒了这么多。不过他似乎有点愁眉苦脸(狗皮攒太多了,没出手)。

“哎呀!瞎事了!差大钱了!”我装作很可惜的样子,“现在狗皮的行情不好,我给不了你好价钱。你的货又这么多,怎么不早卖掉啊,现在已经过了季节了,狗皮掉价掉得不像样子了,我没办法出价。”(当时快到麦收季节,天逐渐热起来了,皮子不易保存,说掉价也有客观理由存在。)

注:“瞎事了”就是“坏事了”的意思,“差大钱了”就是“不妙了、掉价了”的意思。

他有点愣。

“这样吧,”我很真诚的样子,“你把这些狗皮整理一下,我领着你去济宁卖,试试看能不能卖掉。我要不了你的货,我领你去卖,不收你钱,连饭钱路费都不要你的。”这怜惜的劲,都写在了我脸上。

他想了一会儿,“老弟,要不你还是把这狗皮收走吧,济宁我就不去了,我家里还有事呢。你就给个价吧!”

“我没办法给你出价,唉!现在狗皮价掉成了这样,我收走了也是亏钱。”

他和我磨了很长一段时间(一个小时以上),最后,他还是要求我把狗皮收走。于是,我勉强答应了,“那我就给你目前最好的价格,我收走你的狗皮,最好是不赔钱,赔的话,能少赔点就好。你这么多狗皮太可惜了,这一次就当我帮你一个忙吧,下次再有好狗皮给我留着!”

就这样,我以低于市场价较多的价格把他的狗皮全部收走了。

“低买高卖”和“认清对手”这是商业法则中很关键的两条。想赚钱,必须买得便宜。如果买不出利来,也就卖不出利。期货的建仓、平仓也是如此,建仓的价位很重要,如果建仓价位不好,就坚持不了头寸,很容易被洗出来,赚不了钱,更不用说赚大钱了。

春秋的大商人、巨富范蠡认为“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他把买进卖出的正确方法和心态说明白了:在价格便宜的时候,要像珍惜珠玉一样把货物买进来,在价格贵的时候,要像对待粪土一样把货物抛出去。商品价格,总是在“贵-贱-贵-贱”之中波动。任何商品都是有生产成本的,虽然该成本也是动态的,但终归是可以评估出来的,低于市场价,甚至低于成本价,乃至低于成本价很多的时候,若外围环境配合,便是极佳的“贱取”之时。

范蠡在2000多年前就建议政府“宏观调控”,在商品便宜的时候政府买入,在商品昂贵的时候政府卖出,以此平抑物价,并增加政府的收入。有人说“冬天买草帽、夏天买棉袄”,这也是符合范蠡的买卖思想的。

范蠡还主张“无息市”,就是钱不能闲置,要让资金流动周转起来。十年“贱取贵出”一次,和一年“贱取贵出”一次,还是一个月“贱取贵出”一次,最终的财富效应是不一样的。钱滚钱,财富效应将几何级增长。


选人流必经处卖塑料桌布

那几年我还卖过塑料桌布,做贩卖塑料桌布生意的时候,我们是三个人合伙做,两个“大人”,一个“小孩”,我年纪比较小,另外两个合伙人是我父亲的朋友。他们两个没有本钱,我父亲出本钱,让我跟着他们学习,一开始他们以为小孩不会做生意。

我们三个人一起去山东淄博市,住在张店区,每天早晨每人备上两大包塑料桌布,坐客车到周边各地区赶集卖,往往是年纪最小的我卖得最好。

当时我们各自骑上自行车,运上塑料桌布,去赶集,到一个一个集市销售塑料桌布。他们两个到了集市就摆个摊开卖,而我却不同。我多用了一点心,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我到了集市,不急着摆摊,而是先在整个集市上转三圈,“考察”地形。我主要是看看哪个地段最好,哪里是绝大部分来赶集和赶集回去的人的必经之地。我就在这样的必经之地设点摆摊,再加上一定的销售技巧(主要是察言观色,看每一个顾客不同的需求,揣摩他们内心的想法,有时候也需要用欲擒故纵的小技巧),于是我卖出去的货总会比另外两个合伙人多一些。

当时我只是隐约觉得到了集市不急着卖,花点时间看看环境,找个合适的地段再卖,应该会比随便找个地方卖效果要好很多,我想花时间找个好的地段肯定有助于销售,这点时间花下去肯定是值得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后来我进一步思考,做任何生意、做任何事情,想要做得更好,选时选点的功夫必须要花下去,这往往是决定生意成败的关键因素。期货更是如此。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