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就如同在深山老林打猎。想要捕捉住猎物,首先要考虑到自己也可能被猎物吃掉。一个优秀的猎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先保护自己,找到并跟踪猎物的足迹,让自己始终处于下风口,发现猎物然后瞄准射击。 做到这点,就是个顶尖的猎手。 “骏业应策千里,胜己方行天下。”走进上海骏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骏胜资产”)总经理张星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便是这两行苍劲有力的书法。 这是张星的座右铭,也是骏胜资产的经营理念。 “我们希望立足长远,把资产管理这项事业做好。无论是什么样的交易员,战胜自己才能纵横天下,而量化恰恰提供了这样一种利器。”张星说,量化是我们过去不断探索的方式,也是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坚持。 结缘量化探索程序化 在骏胜资产的交易室,几十台电脑屏幕摆放在一起,跳动的数字显示着达到设定条件后的成交信息。“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全自动电脑下单,人基本上是不干预的。”张星告诉记者,只有出现突发事件,或根据公司风控制度的规定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出现时,他和他的团队才会介入。 作为一种客观交易方法,量化交易近几年来渐受国内投资者追捧,不少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起步产品基本都是采用量化交易的。作为我国第一代期货从业人员,张星入行没多久就开始了解并探索模型化与程序化交易。 1992年,由于偶然因素推动,张星满怀憧憬进入期货市场,随后却经历了异常苦闷的两年低潮。“基本一直在赔钱,最惨的时候月底只剩下300元钱。”回忆起那段艰辛岁月,张星说当时觉得天空都是灰暗的。 就在最悲观的时候,一个很小的事情给了他很大的启发。“那天在冲马桶的时候,忽然顿悟,就如这流水一样,市场是不能预测的,而是要顺势而为,跟踪市场即可。”开悟的张星兴奋地跑到办公室,把跟他交易品种相关的所有行情资料打印出来,研究了半天,用一些常用的技术指标进行组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模型。从此以后,他逐渐走上了程序化交易之路。 1996年,张星成立了“智猎人”工作室,用其开发设计的模型指导客户进行交易。到1998年,他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模型评估体系,并用这套系统指导客户交易。2000年4月3日,他开始在业内对国内主要期货品种进行公开动态操作演示。2003年其客户曾在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创下三个月账户增值17.46倍的纪录。 “一开始,我们还是模型发出指令,手工下单,后来一次惨痛的投资经历让我开始关注全自动交易方式。”张星说,当时由于公司事务繁忙,他经常不能全程关注交易,结果在行情发生突变的情况下无法及时执行系统,对系统产生怀疑的客户当即炒了他的“鱿鱼”。 “这是唯一一次客户炒我鱿鱼,也正是这个事情坚定了我在交易中一定要把人工操作摒弃掉的想法。”张星表示。 从个人到团队 2011年4月,张星结束了单打独斗的生涯,在志同道合的股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上海骏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骏胜资产的核心团队有三个人,我主要负责策略。”张星介绍说,公司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冯炳城是有色金属行业和宏观经济研究方面的专家,曾经以《千万不要错过2007》一文精准地预言那年的牛市,目前主要负责公司的投资组合。公司还有个技术总监主要负责把策略变成模型,监督执行。 从性格来看,投资总监激进,技术总监保守,张星则介于两者之间。这是个比较完美的互补型组合。 “从个人到团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投资理财这一行。”张星说,骏胜之所以叫资产管理公司,而不是投资公司,是想突出投资的专业化。投资公司的范畴太广泛,包括了直投、融资和咨询等各类业务,而量化投资无论是投资理念还是技术手段方面的专业性都太强。我们希望在专业理念的指导下,通过高效的平台与制度管理,来实现长期稳定盈利,从而最终完成公司的信托责任。 “资产管理对人的要求也更高,不仅要有专业驾驭能力,更要有客户沟通等能力。而这些仅靠个人很难完成,因此要实现团队化、制度化。”张星说,以前做模型的回测和检验,都是自己一个人手动进行。现在则是通过团队规范的流程,运用程序,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情况下,实盘自动检测,并由决策团队进行综合评估。 用策略组合和熔断机制控制回撤 产品化一直是骏胜追求的未来方向。“一旦产品公开发行完成,账户管理的客户压力就会大大减轻,信用也就有了保证,当然对风控要求也更高。”张星表示。 “龙骏”1号和2号是骏胜资产初次设计的两个产品,在其网站首页公开展示。这两个产品都是追求在严格控制投资风险的基础,通过组合对冲,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龙骏”1号投资标的涵盖的商品期货包括上海期货交易所橡胶、螺纹钢,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PTA,大连商品交易所塑料,以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指数期货。产品以多达19个用数学模型建立的投资策略,构成了商品和商品之间、投资策略和投资策略之间的多层次投资组合,并且用计算机技术完成整个投资运作、风险控制过程,实现全自动量化投资。“龙骏”2号的投资标的与1号相比少了股指期货,门槛略低。 数据显示,“龙骏”1号自2010年5月4日至2013年4月10日,净值期初权益为1.00,期末为2.57,最低净值为1.00,期间的最大回撤为6.77%。“龙骏”2号自2009年4月1日至2013年4月10日,净值期初权益为1.00,期末为3.56,最低净值为1.00,期间的最大回撤为10.59%。“去年10月以后市场步入宽幅振荡,这两个产品都出现了一定的回撤,但由于模型组合较多,风险较分散,产品的总体回撤不大。”张星说,回撤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有效地控制回撤的幅度,是考验资产管理人水平的关键点之一。 “只要回撤在产品设计的正常范围内,我们就不会马上去调整模型和组合,但会去反思回撤背后是否会有其他事先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张星表示,因为只要是建立在历史数据上的测试结果,就多少都会有一定程度的过度优化问题,公司在制定风险管理体系时会给模型一个衰退的预留空间和应对预案,一旦模型超出产品设计基础,才会要进行一定的调整,甚至淘汰。毕竟,历史会重复,但不会简单地重复,往往表现越好的模型越容易在未来某个阶段出问题。而在骏胜资产,无论是策略的改动还是模型的调整,都需要投资决策委员会全票通过才行,以尽量规避人为主观的草率决策。 “1号产品的实盘运行,对提高我们团队在优化、组合、资金管理等方面的认识很有帮助,对后期产品的开发非常有意义。当然,即使当初不对模型在回撤时作调整并对个别模型进行熔断,只要模型保持基本有效,后来权益还是可以创新高。但我们无法事后说行情,毕竟任何时候风控都必须是放在第一位的,即使最大风险的发生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也必须要有事先的应对预案,以便将产品的总体风险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这可能是做量化产品管理与单账户管理在风险管理上的最大区别。”张星介绍说,为更好地控制回撤,骏胜资产虽然从自主研发的70多个策略中,经过比较研究和大量的历史检验,筛选出了十几个进行组合,但对模型还是设定了在一定条件下的熔断机制。 目前,在“龙骏”1号、2号基础上进行改进的“龙骏”3号产品已经正式出炉。 策略组合中“异构”很重要 “做量化不是开发几个策略,就能马上上线帮客户赚钱的。”张星说,从一开始公司就定位在组合投资,而组合投资中异构非常重要。比如,不同类型的策略可以构成不同的策略组合,相同策略在相异的周期上也可以构成不同的策略组合,此外还有品种的异构等。 “去年一段时间期指与商品联动性强,对我们的模型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后来我们进行了模型的丰富和完善。”张星说,每个模型、每个指标都有优点和缺点,就像工具箱有很多工具,关键看你怎么用。如果用24磅的榔头去敲图钉,肯定是不合适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MACD大家公认比较好用,但其致命的缺点是比较滞后,盘整行情中容易被打耳光。”张星说,骏胜的模型很少用技术指标操作系统,即使用也是优化后的。公司用的更多的是分形理论,又叫形态结构理论。目前,该模型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中级趋势策略上,未来会引入更多的周期。 “以前认为策略好就行,有好策略、好模型就能包打天下,后来发现这种思路做基金产品有问题。”张星介绍说,基金规模要大量的投资组合,需要完善的资金分配和风险控制策略。目前,骏胜正在建立开放的策略池,除了自己开发的策略外,也引入了一些与原有策略异构的好策略。未来补充策略的方向主要是套利、高频等。 “这并不是说,量化交易模型越多越好。”张星特别提出,产品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策略优缺点的鉴别、分类、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组合搭配,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 然而,目前国内程序化交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我们所有的模型都是经过全样本的数据测试的,即便这样,股指期货运行数据也只有三年,而且目前国内资讯平台提供的分时数据更是有限,缺乏专业数据提供和处理商。”张星表示,这都对策略和模型的有效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