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是美国股市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开盘后不久,标普500指数便超越其在2007年10月11日创下的1576.09点历史最高盘中点位。美国经济还在复苏过程当中,美股却意气风发跑在了前面,到底哪些因素制造了这么大的差异? 美国经济复苏支撑 “美国及世界经济正在复苏,这是美股创新高的主要原因。”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员威利斯如是说。 股市反映的不是现在和过去,而是对未来的预期,美国市场也是如此。美国经济虽不在鼎盛状态,但复苏态势已得到了市场认同。其实,美国经济复苏在过去4年中并不是一帆风顺,加之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经济曾经数次有重回衰退的危险。随后,美国国会数次大规模减税,美联储也一轮接一轮量化宽松,加上美国高科技创业蓬勃发展以及房地产市场回暖,终于使美国经济走出了衰退的阴霾。 美国联信银行首席分析师首席经济学家戴伊也表示,尽管美国经济仍存在许多问题,但值得高兴的是,美国大部分州都处于复苏轨道,这反映了经济的全方位改善。有分析人士表示,在危机期间美国政府也曾大幅增加支出,但这里的增加支出并不是大型项目建设,而是用于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这些措施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增加民众的收入,支撑住消费,拉动需求。此外,美联储大幅降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有效降低银行坏账,页岩气革命等带来新技术发展预期,这些因素都成为美国经济推高股市的基石。 从股票市场来看,美国消费类、房地产以及科技股成为最亮眼的板块,美国最大住宅建筑商之一的普尔特集团股价在一年多时间内翻两倍,苹果和谷歌股价你追我赶,消费服务板块在近4年里的涨幅更超过200%。 资金流入助股市上涨 有市场人士担心,美股的强势上涨与美联储持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人为推高资产价格有很大关系。一旦美联储减弱或提前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股市可能会出现剧烈反应。 不过,美联储在10日公布了最新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纪要,纪要显示美联储内部对量化宽松应持续的时间存在明显分歧,资产购买或于2013年结束,但却丝毫没有影响股市继续走高。由此可见,美联储放水并非推动股市上涨的唯一原因,美股的“金源”还有哪些? 早在去年年底,美银美林就在其市场展望中表示,美股在2013年创出历史新高并不是空想。美银美林预计股市将上涨的核心逻辑在于:资金流向将出现从固定收益资产流向股市的大转变。由于固定收益的回报已经逐步减小,债券市场早已出现转折点,股票市场就会突破长期的交易区间。数据显示,目前美国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跌至4个月以来的新低,但美国股票基金在3月份净增130亿美元,一二月份分别净增260亿美元和90亿美元。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与美国不同,中国内地最近几年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和固定收益市场对股票市场的资金和投资热情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 高分红股票成焦点 在美国,投资者进入股市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分红,股票投资俨然成为民众另外一种形式的储蓄。根据标普-道琼斯指数提供的数据,美国上市公司今年第一季度普通股分红金额净增145亿美元,增幅达到12%。与此同时,第一季度共有994家企业提高了分红,同比增长39%,去年同期只有677家企业提高分红。 事实上,美股市场上的高分红股也延续火爆行情,仅在去年第四季度,包括零售商沃尔玛等过百家美国上市公司宣布在年底派发特别股息,这些股票也立即得到投资者的热捧。今年以来,股息率超过4%的辉瑞制药累计大涨近17%,电信运营商AT&T股价累计上涨13%,沃尔玛也上涨15%。 去年3月,苹果公司宣布斥资450亿美元用于分红和回购股票,这是该公司自1995年以来首次分红。有分析人士表示,美国上市公司之所以愿意分红,是因为分红的环境已经形成。大方的分红能让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现金流与未来的经营水平抱以更大的信心。 成分股定位准确 道指作为美国最古老的股票价格指数,既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又是世界股市的风向标。 从最初的12只成分股,经1916年和1928年两度增加成分股。目前,道指30只成分股横跨食品、金融、航天、机械、化工、电子、汽车制造、石油、制药、软件等全行业组合,尽管被市场诟病价格加权平均数算法不够平衡,但总体来说,道指30只成分股的变迁发展精准展示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此外,道指创新高只是体现出一个方向,而不是所有股票都在创新高,相反一些股票因不符合上市条件与规则而退市,一些股票价格依然处在历史低位,这种优胜劣汰机制的市场化运作也成为美股创新高的原因之一。 短期震荡在所难免 虽然道指和标普指数再创新高,但绝不是可以高枕无忧、欢呼胜利的时候。 根据巴克莱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美股平均65亿股的日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此外,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大跌显示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增长不是很有信心。 对于美股未来的走势,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美股财报季将成为近期股市走势的风向标。由于累计涨幅过大,美股短期内或出现适当回调。不过,即便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国股市会下跌,但决不会崩盘。 责任编辑:李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