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金融精选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选载第五章12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3-04-24 11:38:12 来源:期货中国
农产品期货的七条规律

做期货多年后,我发现了农产品期货的一些现象:

1、在大行情中,农产品期货的涨跌幅往往没有现货大。不少人认为期货的价格带动现货价格,期货的涨跌先于现货的涨跌,期货的涨跌幅也大于现货,或许在震荡行情中,这是对的。但在单边大行情中,往往是现货引领期货,现货的涨跌幅度大于期货。甚至,现货的一波行情要比期货剧烈得多,涨跌幅度远大于期货。因此做期货的根本还是现货、是现货的供求关系。预期有大行情的时候,更要关注现货市场的变化,多去了解现货产业各个链条的情况。以前的红小豆、绿豆,后来的大蒜、棉花,在大行情来临时都是现货领涨,现货涨幅大于期货(或电子盘)。

有人说期货的价格是胡来的,这说明他还不懂期货。在某个商品价格大涨或大跌时,往往是现货的涨幅更厉害。2003年国庆,原价2000出头的豆粕,现货在几天时间里提价650元一吨,当时期货的涨停板只有3%,都够10个涨停板了,但期货连续三个涨停就会协议平仓。一些期货品种,经常短时间内大涨大跌,其实那不是期货的问题,而是现货的问题,更本质的说法则是这个品种特性使然。像绿豆、红小豆、白糖这种农产品,本身就不是主要粮食,是小商品、小品种,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老百姓对价格的敏感度不高,国家的调控力度也不大,种植面积受农民积极性高低的影响很大,所以价格容易大涨大跌。当绿豆从2块钱一斤涨到5块再跌到1块5,当红小豆从3块钱一斤跌到1块再涨到3块,当白糖从9毛钱一斤涨到1块8,对应期货的涨跌实际上都没有现货那么厉害。其实,这些商品在涨价的时候,涨很多才是对的,在跌价的时候,跌很多才是对的,涨多了才能抑制需求、激发种植积极性,跌多了才能激发需求、抑制种植积极性。在供不应求的时候,如果供应缺口很大,不涨是不正常的,小涨也是不正常的,大涨以后,新的价格才能实现新的平衡,否则就永远处在不平衡中了。2010年的棉花就是如此,即便是抛储不让涨也不行,天道如此,市场规律不可逆,任何人只能影响一时、左右一时,影响不了一世,最终,最强大的力量必然是供求关系。

期货是从现货来的,是现货引导期货而不是期货引导现货。期货合约对应的始终是现实存在的商品,现实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了现货价格的走势,也决定了期货价格的走势。说到底,期货涨跌的决定因素是现货的供求,期货的涨跌是现货因素引导的。棉花现货涨了,不是因为棉花期货涨,而是因为现货的供应不足,现货本来就是要涨的,并不会因为期货的涨跌而改变自己的方向。说期货市场的投机导致棉花价格的暴涨,说期货市场的投机对稳定物价起了负面作用,这绝对是冤枉期货甚至是污蔑期货。什么是期货?期货是从现货市场衍生而来的,炒期货说白了炒的就是现货的涨跌预期,是现货的供求因素决定了期货的走势。而且在大蒜、棉花的大行情中,都是现货的涨幅领先期货,反过来应该说期货有利于压制现货的价格,有利于平抑物价,那才对呢!

2、农产品的价格长时间低于成本,一旦供求失衡,往往会爆发成倍上涨的大行情。一个品种的价格若低于成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然会下降,若长时间低于成本,越来越多的农民会放弃这个品种,改种其他品种,该品种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必然下降。如果再发生点天灾,进一步导致产量下降,或是大环境处在通胀中,那么供应和需求的不平衡将激烈爆发,价格就会有大幅度的上涨。因此一旦发现一个农产品的价格长时间(一年、两年)低于成本时,就应该去实地考察,获取最直接、最真实的第一手信息,体验买方和卖方的能量对比,感受一下让价格喷发而上的力量是否已经形成,这是捕捉历史性大行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品种价格跌破成本的幅度越大,价格低于成本的时间越长,价值越被低估,之前跌得越狠,就越具备投资价值,找到爆发点之后,盈利的空间越大。

3、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如果供求缺口很大,外围环境、其他要素也配合的话,行情就会上涨。严重供不应求导致的上涨行情,如果一开始不涨或小涨,那么后续补涨会很厉害,一开始不涨或小涨是因为人们对供求缺口的预期不到位(或有力量刻意压制),后来确认了供不应求,而且还超预期,甚至严重超预期,那就会狠狠地补涨;而如果一开始就涨了,那么后续一般就涨不动了,因为人们一开始就知道供需有缺口,推动了上涨,后来确认供不应求,但在预期之内,那只是预期的兑现而已,没有新的力量推动,行情就不会涨甚至还会回来一点。2010年的棉花行情,为什么在9月10月11月初大涨,两个月时间价格就翻番,就是因为棉花收获时大家发现产量严重下降,比预期的供不应求要严重很多。2010年的棉花,从2月开始到5月中旬,涨了一波,从1万5涨到1万8,而从5月中旬开始一直横盘。如果2月到5月这一波涨得多了或是2月到8月连续上涨了,那么后续9月10月的上涨就不会出现或大大减弱;如果2月到5月这一波也没涨,那么9月10月的上涨还要更加凶猛。

4、农产品历史性的大行情,往往发生在收获季节。因为在收获之前人们对减产的预期往往不够充分,也没有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和“突发事件”。往往是预期一亩减产100斤,结果收获了才确认减产150斤,甚至减产200斤以上。大部分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在大幅减产的信息确认之前,总有着各种“希望”和“奢想”,总觉得现在虽然有点供不应求,但等新的供应上来了就会缓解供求关系,非要等到收获了,确认大幅减产了,才发现供不应求没有缓解反而还加剧了,才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当大幅减产的信息把他一切的幻想都打破的时候,他可能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样,在牛市行情中,收获季节的涨幅往往就是最大的。很多事情,看上去不合理,为什么不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涨幅大,而是在“收获”的时候涨幅大呢?其实,事实只是按照自然的规律在发展,出问题的只是人们的预期总喜欢一厢情愿。所以在做农产品期货的时候,在通过实地调研或确切的信息认定要大幅减产,并且外部因素也配合的情况下,完全是可以提前大胆预期的,也可以在交易上进行一定的埋伏(如果不打埋伏,不打提前量,等大家都知道大幅减产了,低价买进也就不可能了)。
5、供不应求时价格到底能涨多高?一个价格涨了,比以前高了,就能够抑制一部分需求,这个价格是否足够高了,要看它抑制了多少需求,如果它抑制的需求刚好和供应缺口能匹配,那么价格也就涨不动了;而如果它抑制的需求还不够,需要买的量还是大于想要卖的量,那么价格还是会上涨,价格一直涨到买方和卖方能达到“共识”了,才会停止。而一旦停止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盘整,也就是实现了一个新的价格区间的动态平衡,另一种则是快速下跌,因为那个价格的临时性“共识”是建立在卖方惜售和投机买家大量跟进的情况下的,有效供应实际上没有那么少,有效需求实际上也没那么多,价格会在下跌后寻找新的“共识”点。

6、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不同,用供求关系分析农产品的价格走势比工业品更有效。农产品的消费基本稳定,经济环境好,人们要吃饭,经济环境不好,人们也要吃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多,全世界对农产品的需求基本上是逐步增长的;而工业品的需求则不稳定,经济环境好,人们的消费多,需求就上升,经济环境差,人们的消费少,需求就下降,如果遇到经济危机,需求则会急剧下降。另外,农产品的供应有“靠天吃饭”的因素,农作物都是从地里面长出来的,气候条件好,则丰收,气候条件差,则减产,如果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则会急剧减产(还有遇到天年也可能导致大幅增产或减产);而工业品供应的可调节性就比较高,供应跟不上需求了,就迅速扩大产能(工业品生产可以加班加点、昼夜不停,农产品种植面积无法迅速扩大),供应太多了,则可以闲置一部分产能(土地则一般不会闲置)。所以做农产品应更加关注供应,供应环节出了问题、有了大的变化,才会有大行情;而做工业品则要更加关注需求,需求环节出了问题、有了大的变化,就会有大行情。农产品和工业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影响农产品供应的因素,比如土地(土地是有限的),气候、种植面积、单产、农民和经营者的积极性等,还有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比如人口、消费频率、替代品等,可研究性强,可确定性高;而影响工业品供应的因素,比如产能、技术革新、矿产量等,影响工业品需求的因素,比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等,可研究性差,可确定性低。说白了就是“天定的东西容易分析、预测、找规律,人定的东西不容易分析、预测、找规律”,而农产品更多是天定的,工业品则更多是人定的。就是说农产品的需求影响小,供应影响大,天气是影响供应的核心因素,如果多方条件配合,核心因素发力,就容易形成大行情,这类大行情比较好判断、好捕捉。

7、不同的农产品价格涨跌的特性有所不同。比如蔬菜类的生姜、白菜、大蒜等,因为不易储存,卖家必须在一定时间内销完,否则会烂掉,供大于求时,卖家一旦急于出售,价格就很可能会跌破成本价,供不应求时又因为库存不多,想买却很难买到而使价格短期猛涨;而大米、小麦等粮食类农产品则有所不同,它们易储存,可调节性强,价格波动幅度就比蔬菜小很多。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由傅海棠口述、沈良主编,2013年5月上市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