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于宽松的货币发行长期看始终弊大于利,尤其是对大宗商品的定价影响,使得商品名义价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维持高位,抑制企业的生产利润,经济实质性复苏受到影响 ] 从1981年到2003年,大宗商品尽管也有受到长周期商业循环的影响而大幅波动,但总的价格结构非常稳定,以反映长经济周期的金属铜为例,在1981年~2003年20多年时间里价格区间在1300~3300美元。其间,1986~1989年、1993~1995年铜价格受到经济向好的因素推动,价格涨至3300美元一线。之后,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及美元持续升值压力,到2002年铜价维持在2000美元以下的较低水平。 以上的20多年时间里,全球经济尤其是欧美所代表的发达经济体都经历了由重工业时代向轻工业及信息产业的转型,正是在这种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商业循环经历了复苏—繁荣的良好阶段,在此期间里发生过日元升值、南美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崩溃等系统性风险事件。在欧美与亚洲国家经济体的竞争中,由于对经济结构转型认识不足、金融与商业周期的配比关系没有经验,亚洲经济体在新的一轮国家竞争中彻底失败,时至今日,仍受制于欧美的金融与产业政策,在贸易规则制定、大宗商品定价权等方面丝毫没有话语权。 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在此20多年欧美经济管理还是比较受到传统古典经济学论的影响,强调以供求关系为定价核心、技术进步创造产品核心价值的商业模式。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并不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甚至宁可通过牺牲经济的增速作为代价以调节社会整体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我们看到M2的整体增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在当时商品价值的核心还是内在的创造价值,也就是说人类的劳动属性使然。 到了2002年的后期,一切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标志性的触动事件——2000年发生的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的崩溃,为了挽救新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灾难及推动经济持续性发展,以格林斯潘为主导的美联储开始了降低美元利率、让美元持续贬值的“侵略性”货币政策,凯恩斯经济管理思想逐步替代古典经济理论,大类资产的货币属性开始趋强,资产泡沫就此开始踏上“名义繁荣”的时代。深层次的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欧美制造业由于成本结构性上升,大量的制造业转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开始减速,为进一步刺激经济发展,急功近利地选择了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发展模式,并将房地产证券化、发行林林总总的各类打包资产如CDO、CDS等信用掉期违约抵押产品。另外一个让美国选择美元持续贬值的“侵略性”货币政策的重要原因是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开始以工业振兴、城镇化发展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极为强烈,以中国为例,在2008年全球的70%铁矿石、50%的原油等都输往中国。所以,贬值的美元有利于美国国家战略、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的价格高企会遏制新兴经济体的过快发展、平衡全球资源的有效使用与环境的保护。其实还有一个促使美国增发货币的原因是大量的原生产品(如矿产)的开发并以美元计价的方式进入全球贸易体系,需要大量的美元结算,所以为覆盖全球贸易体系结算的需要,美国政府也不得已采取货币扩张的方式。 随后,一切情况就像我们所看到的,全球经济在每个国家“忘我”的货币政策刺激下向断崖狂奔。第一次危机在2008年出现了——先是华尔街的金融危机、随后演变成金融危机,而且有迹象表明很可能快速蔓延到实体经济。全球每个国家都迫不及待地一致性采取历史上最大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为全球经济体系注入流动性。至此,以货币刺激经济的做法替代了以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古老定律。所有商品的定价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供求因素、金融属性、政策干预等史无前例的做法,使得商品的内在定价机制发生质变,货币的滥发使得商品名义价格远远大于其内在价值,表现出极为强烈的不稳定性,所以我们看到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变动极为频繁,对实体产业乃至社会经济都带来冲击,政府对经济的管控能力进一步弱化。 以货币刺激经济的做法替代了以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改变了大类资产的“价值基因”,使得人类历史上商品“二次价值重构”时代的来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宽松货币”恶魔的阴影始终笼罩人类经济的发展,小到对老百姓储蓄的掠夺,大到经济滞胀的危险,过于宽松的货币发行长期看始终弊大于利,尤其是对大宗商品的定价影响,使得商品名义价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维持高位,抑制企业的生产利润,经济实质性复苏受到影响。 纵观历史长河,经济的发展始终要靠技术革命、实业繁荣来推动,以货币刺激经济的做法替代以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很多国家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事实上,货币紧缩的实质性动作已经悄然开始,大宗商品的泡沫可以休矣!(当然,要弱中性地看待大宗商品的价值回归,不要指望回到90年代的名义价格,就这个意义来讲,因为过多发行货币所导致的商品“二次价值重构”时代已经来临!)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