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产业&金融精选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选载第五章16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3-05-08 12:09:53 来源:期货中国
不平衡度的考量:用现在的价格去衡量当下的供求关系,可以测量出供求是处在相对平衡、略微的不平衡中,还是严重的不平衡、超级不平衡中。

怎么测量呢?一是看现在的价格是多少,二是看影响“供”的因素和影响“求”的因素各自有多少个,每一个的分量有多重,“供”的分量和“求”相比是什么情况。

就农产品而言,种植面积、单产、天气(旱涝情况、积温情况、虫灾情况等)、农民种植积极性、品种特性、相关品种比价关系、需求方情况、加工方情况、贸易方情况、社会库存情况、国家库存情况、替代品情况、国内外经济环境、货币宽松程度、加息降息情况、行业政策(比如棉花中国政府发不发配额、大豆抛不抛储、美国大豆的出口政策等)、战争或战争预期、其他突发事件,等等因素,都是影响供求的因素。

每一个影响“供”变多变少的因素都是一个砝码,不同的砝码的大小不同、分量不同,同一砝码在不同的时刻大小、分量也不同,这些砝码加在一起共同组成“供”的分量。农产品“供”的变化相对较大,可能去年是6,今年10,明年则变成了15。

每一个影响“求”变多变少的因素也都是砝码,不同的砝码的大小不同、分量不同,同一砝码在不同的时刻大小、分量也不同,这些砝码加在一起共同组成“求”的分量。长期来看,农产品影响“求”的因素相对稳定,每个砝码在不同时间的变化也不大。当然短期内某个可能会从1变成2甚至变成3,从而导致“求”在短期内上升较多。
QQ截图20130508120817.jpg
至于每一个砝码具体有多重,这个砝码这段时间的变化具体有多少,这个砝码变化后价格支点需要移动多少才能实现新的动态平衡,相同的砝码在不同的时点对价格的影响有何不同等,这些具体的细节则需要市场参与者自己根据获得的数据、自身的考察、自己以往的经验、借鉴别人的经验或从别人身上/书本上/网络上学到的知识,还要根据自己对特定品种特性的了解、环境的了解,等等,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夏天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秋天会来,这是自然规律,但秋天什么时候来呢?秋天来的时候会有什么变化?是哪些原因导致了秋天的到来?要抓住秋天的开始,关键点是找到夏天的末端。“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不是任何一片叶子落了,秋天就到了?还是特定的叶子,在特定的环境下落了,秋天才真正到了?

今天炒一个菜看上去和昨天炒的一模一样,但昨天只放了半勺盐,今天却放了2勺盐,味道就必然变了,即使这两份菜外相一样也要加以辨别,具体的差别要细品才能感受到,盐的分量不同,味道必然不同。

一个原因只能导出一个结果,看到一个结果,也必然能找出它的唯一原因。有时候似乎有“一因多果”,那是因为一个因素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生作用的影响力是不同的,才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本质上来说在不同环境中的同一个因素,并非相同的原因,而是不同的原因。我们要明确同一个因素在不同环境中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1小勺盐炒一碗菜味道刚好,1小勺盐炒一锅菜味道肯定淡了。老农民都知道“过去的老黄历看不得”,为什么看不得,因为现在的环境和过去不同了。“天”、“地”、“人”都不一样了,“同样的因素”放进去,结果必然是不同的。

一盘水果放在十个人面前,如果十个人都饿了,那几分钟就吃完了,如果十个人都是饱的,那两个小时候后还有半盘。不能看到一盘水果(所谓的供应量)、十个人(所谓的需求量),就推导出一个固定的结果,人变化了,结果就必然会有变化。

在“正常的”价格波动范围内的行情,似乎很多人都能预判,但价格超越了历史最高价或最低价,突破了以往的框框,绝大部分人就预判不到,甚至不敢去预判了。突破历史的大行情能够发生,必然有突破历史的大原因存在,找到这些原因,分析这些原因,度量这些原因,就能预判到超越历史的大行情,也敢于预测价格将运行到哪里。2009年的大蒜行情,2010年的棉花行情,为什么能超越历史框架,就是因为供求关系的综合因素超越了以往历史的情况,其实这些因素很多人都知道,只是绝大部分人被自己“套”住了,有着自己固有的思维框框,被自己禁锢,也就不敢想象了。当然,在其他时候,如果分析的结果是综合因素还在常规的范围里,那么行情也将在常规的幅度里波动。

在结果发生后去找原因,总能想办法找到,这往往是分析师干的事情,作为交易者,必须先找到原因,先推导出结果,这样才能在投资中赚到钱,如果波澜壮阔的行情已经发生了,那么巨量的财富分配也已经结束了,我们也就分不到钱了。所有的难点在于找到原因、分析原因,并且在原因超出常规时能敢于确认、敢于预期。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